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贲门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贲门癌在超声图像上均表现为管径增大、管蹙不规则增厚,超声检查诊断率较高,并能了解胃壁浸润情况,亦可以显示周围脏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结论超声存贲门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卢虹  梁均强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81-1281,127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食管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食管贲门癌组及同期健康对照组。分别行超声、X线钡检及内镜检查。结果癌灶组B型超声显示为管径增大、管壁不规则增厚以及胃部延展病灶,远隔脏器的转移和淋巴结肿大等声像图改变。其对于X线钡检、内镜检发现的中晚期腹段食管及贲门癌超声的发现率可达97%,而且对病灶的管壁外侵范围,远处转移病灶的检出优于X线钡检。结论对于腹段食管及贲门癌的诊断,X线、内镜、超声各有所长,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检查与高频超声诊断膝关节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病变声像图表现与X线进行对比。结果:常规X线对膝关节骨组织的病变诊断明确,而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却无法明确诊,而高频超声简便、快捷,能清晰显示膝关节病变。结论:常规X线检查及高频超声探头因可清晰地显示膝关节和周围组织病变,且可互补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晴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423-2423
近年来,胃肠疾病的超声检测已得到了临床的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贲门位于胃的入口处,由于贲门位置恒定,形态典型与毗邻关系易于识别,故超声检查贲门癌较对胃其他部位的肿瘤更易诊断。我院自1998年3月以来,运用B型超声结合、X线钡餐造影和/或胃镜检查,诊断贲门癌4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肠套叠超声与X线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婴幼儿肠套叠的二维超声与X线检查的有关问题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取一连续时间段,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婴幼儿再行空气灌肠X线检查,对X线检查也确诊为肠套叠者即行空气灌肠复位,未能复位的则行外科手术处理。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叠者而X线检查不支持其诊断的,由临床继续观察,对仍不能排除肠套叠者施行剖腹探查。结果:根据超声图像作出肠套叠诊断者125例,此125例再经空气灌肠X线检查,发现套叠块119例,未发现套叠块6例,在X线未发现套叠块的6例中,有4例临床症状继续存在,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肠套叠,且均为小肠套叠。超声误诊2例,X线误诊4例,结论:本组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超声检查对于各种类型的套叠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而空气灌肠X线检查对于单纯小肠套叠及发生于小肠内的其它罕见套叠则较难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5例患者分别进行彩色超声、X线平片及核磁共振(MRI )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超声在滑膜厚度、滑膜形态、膝关节腔积液、膝关节软骨病变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彩色超声与X线平片对照有显着性差异,彩色超声与MRI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肿痛患者的B超与X线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丽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4):104-105
目的 探讨超声对膝关节肿痛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84例膝关节肿痛患者的216个膝关节进行检查,其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对膝关节髌上囊积液诊断率高达100%,对软组织、半月板、关节软骨、滑膜病变的诊断明显优于X线检查。结论 超声在膝关节肿痛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胃底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我院资料完整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底贲门癌患者36例,就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检查全部发现病变征象并经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注重分析胃底贲门癌X线特征表现可明显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超声诊断为胃癌后经胃镜检查或手术后取活检确诊为胃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仪器为东芝SSA-680、飞利浦-IU22,探头频率2.5-5.0 Hz(凸阵)。结果:46例患者中不同类型胃癌的表现如下:以病变的部位划分,贲门癌9例,胃体部癌3例,胃底癌8例,胃角部癌7例,幽门管癌15例,全胃癌4例。 T1期2例,T2期20例;T3期14例,T4期9例。结论:超声弥补了X射线和胃镜的不足,为胃癌正确诊断、有效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影响早期贲门癌X线诊断率的因素(附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癌由于局部解剖等多方面的原因,X线检查常常造成漏诊和误诊,早期贲门癌就更是如此,扬中是全国贲门癌高发区之一^[1],本文收集了经X线检查,胃镜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贲门 58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早期贲门癌X线诊断的几个因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超声检查,X线摄片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超声对寒性脓肿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摄片;在发现寒性脓肿的基础上探查相应的椎体,除T1-T10准以扫查外,声像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征象。结论:X线摄片结合超声检查,对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钡灌肠是诊断大肠病变的最基本检查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钡灌肠X线检查结肠癌的价值。方法:对8例钡灌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诊断大肠癌的可靠征象,分析钡灌肠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钡灌肠8例,结肠癌3例并与CT诊断、电子肠镜检查、手术所见对照。结论:钡灌肠对诊断大肠病变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在胃肠道穿孔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超声诊断和X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分析胃肠道穿孔患者诊断中引起急腹症的胆囊、胰腺、胃、肠道等有无病变及肠间有无积液及腹腔有无游离气体等。结果超声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者26例(86.7%),胃肠道穿孔患者经过X线平片诊断出20例(66.7%),超声诊断检出率高于X线片平面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穿孔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诊断价值相对较高,还能实现定位诊断,是常规检查有效的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贲门癌术前超声检查意义(附60例分析)兴化市人民医院B超室陆爱华本文总结了60例经胃镜、X线钡餐和超声检查诊断为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并根据超声所探测肿块大小,病变范围,胃壁浸润程度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融合情况等,对能否进行贲门癌根治术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法对进展期胃癌的超声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口服50%葡萄糖溶液20ml,待3—5分钟。加饮水300—500ml,充盈胃腔,施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112例进展期胃癌,均短X线钡餐,胃镜检查及手术病理所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92.85%(104/112),其中误诊5例,为胃腺瘤3例,占2.67%(3/112)。胃肉瘤2例,占1.78%(2/112)。结论:口服葡萄糖法能消除胃内气体及粘液的干扰,能清晰显示胃壁、粘膜、肌层、浆膜层及胃周围组织结构。这种新技术,方法简便,无创伤、无痛苦,且可重复,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超声和X线影像学特征及二者在早期银屑病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经临床及实验病理检查确诊为银屑病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对病变关节主要超声表现和x线检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对关节病变的检出率为8.5%,X线对关节病变的检出率为2.9%。在56例患者中,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中超声阳性为35例,x线阳性15例,超声联合X线40例。超声组与x线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x线组与超声联合x线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超声与超声联合X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结论超声结合X线检查能提高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检出率,超声检查是银屑病关节病变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可作为银屑病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400例胸膜病的B超检查结果,并与X线检查进行对照,重点讨论超声在胸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结合临床穿刺检查及治疗观察,进一步表明B超与X线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胸膜病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阑尾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9例可疑阑尾炎进行超声检查,将其结果与手术结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5.5%。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既要重视超声诊断的直接征象,也要重视间接征象及临床病史等,以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评价超声在原发性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疾病中的显像特征、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70条经临床和X线造影确诊的下肢静脉血管进行探测,对其不同病因所致的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与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各自具备不同的超声特征,其2DE、彩色多普勒显像及频谱波形与测值亦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准确诊断,并能术前定位、术后复查,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可靠等优点,应作为下肢静脉血管病变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3例女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及乳腺X线影像学资料,分析二者诊断乳腺病变的影像特点。结果:153例中良性63例,恶性90例。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敏感性为97.8%,特异性90.5%,准确性为94.8%,高于单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结论: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在乳腺肿块诊断中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