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南区2 505名小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龋坏、窝沟封闭等的现状.方法 随机选取青岛市市南区两所小学合计2 505名小学生,制定统一查体标准,调查第一恒磨牙萌出、龋坏、窝沟封闭等资料.结果 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在7~12岁阶段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较男性高,下颌较上颌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χ2=3.96~7.51,P〈0.05);同颌左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一恒磨牙8岁组萌出率为82.9%;窝沟封闭率随年龄增长有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结论 了解小学生第一恒磨牙的现况对临床预防和治疗第一恒磨牙龋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6~10岁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和萌出情况,探讨防治第一恒磨牙龋病的相关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所小学6~10岁1183名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观察不同民族、性别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及萌出情况,分析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危险因素。结果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3名儿童患龋率13.52%,维族(17.25%)高于汉族(11.41%),女生(15.84%)高于男生(11.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刷牙年龄早、刷牙时间长、睡前喝牛奶是第一恒磨牙的保护因素(OR〈1,P〈0.05);常吃甜食、喝甜饮以及开始刷牙年龄大是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6~10岁儿童,尤其是维族、女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3.
日照市东港区中小学生龋齿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东港区中小学生龋齿状况,探讨预防和治疗中小学生龋齿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乳牙总患龋率为25.77%,恒牙总忠龋率为9.95%。恒牙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05)。结论:应进一步采取龋齿综合防治策略,特别是加强对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指导,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小学生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今后开展龋病防治,制定我市学生口腔保健规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抽取青岛市市南区2所小学6~12岁共3 362名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总患龋率为39.6%,龋均为1.22.各年龄组中,以8~9岁组患龋率较高,11岁组窝沟封闭率最高,12岁组口腔卫生状况最差.结论 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的患龋率较高,而窝沟封闭率较低,今后仍需继续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降低龋齿患病率,并应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口腔科4200名就诊儿童龋齿发病情况。方法:将2006年度前来口腔科就诊的4200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进行汇总并分类统计采用X^2检验。结果:龋齿总数19320颗,龋均数4.60颗。乳牙位置不同,患龋几率亦不同(P〈0.01)。2-6岁间的儿童随年龄增长,患龋率逐年上升(P〈0.01),6~7岁由于乳恒牙正常更替,患龋率下降。结论:乳牙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乳牙龋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机体都有不良影响。加强家长的重视程度及提高儿童自我保健能力是控制和降低龋齿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化泡沫对儿童防龋的效果。方法抽取421名4—6岁就诊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18名和对照组284名。实验组儿童每半年用一次氟化泡沫,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龋率情况。结果实验组龋齿降低38.8%,新生龋面均为26.2%,新增龋面均为23.1%;对照组患龋率73.6%,明显高于实验组的53.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化泡沫能有效防龋。  相似文献   

7.
儿童乳牙龋病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龋病的发病情况,便于护理干预及预防保健。方法对本院辖区3所幼儿园340名儿童的龋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逐年上升。两组是否坚持早晚刷牙患龋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是否采用正确方法刷牙患龋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无夜间进食甜食生活习惯的患龋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夜间进食甜食的生活习惯与儿童乳牙患龋率的关系非常密切。预防乳牙龋齿必须采用有效的刷牙方法。  相似文献   

8.
苏发君  张彦  傅桂英  刘红  郑雪梅 《护理研究》2010,24(6):1453-1454
[目的]比较对婴幼儿口腔保健进行早期干预后在2岁时乳牙的患龋率及龋齿均数、错颌畸形率。[方法]在我院参加儿童保健系列的幼儿为观察组,在我院进行入托体检的幼儿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各120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1.67%、7.50%,龋齿均数分别为2.50、2.56,不同程度的错颌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3.33%、15.83%。[结论]口腔保健早期干预应该重视婴幼儿乳牙龋的早期干预,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的意识,减少婴幼儿奶瓶龋和儿童早期错颌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小学生口腔疾病综合有效干预防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罗湖区小学生1991名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并以广东省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患病因素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龋患率68.21%,龋齿平均2.86颗从,其中恒牙龋患率为17.43%,龋齿平均0.45颗从;乳牙龋患率51.33%,龋齿平均2.43颗/人。牙结石患病率为10.8%,牙龈炎患病率22.1%。65.00%的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52.99%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结论深圳市罗湖区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率高,状况令人担忧。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等是预防小学生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邯郸市区内1990名7-9岁小学生牙齿疾患及口腔卫生习惯等状况的调查,为小学保健医师开展龋齿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线资料。 方法:实验于2004~09112随机抽取邯郸市区6所小学的l~3年级健康的学龄儿童l990名,年龄7-9岁,男975名,女l015名。调查包括口腔检查、问卷调查两部分。口腔检查于2004—09/12在一所市级医院口腔科进行,按卫生部龋病全国统一标准,由口腔科医师进行调查。采用自然光结合人工照明,使用平面口镜、双弯牙科探针、镊子等,依象限顺序逐牙视诊和探诊。记录受检者各乳、恒牙位龋、失、补情况,以及其他各牙病情况。问卷调查在各班教室进行,当场发放问卷1990份,当场全部回收。内容包括:①学生来源:城市或乡村。②刷牙习惯:每天刷牙的时间:只在早晨刷牙、只在晚上刷牙、早晨晚上各刷牙一次、不刷牙;刷牙方法是否为竖刷法;是否每3个月换牙刷。③个人卫生习惯:是否经常(2次以上/d)吃零食、是否经常(2次以上/d)喝饮料(包括糖水)、是否经常(2次以上/d)喝白开水。每张问卷不计总分,对每项问题的答案“是”或“否”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参与问卷调查的l990名学龄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年龄组的龋患率与龋均情况:在各年龄组中,龋患率、乳牙龋患率以8岁组最高,分别为86.26%和82.99%,组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27.86~17.91,P〈0.005);恒牙龋患率以9岁组最高(4.52%),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χ^2=17.31,P〈0.005)。②性别与龋患率及龋均的关系:龋患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39,P〉0.1)。③患齿病种及构成比情况:受检者所患牙病中,除龋齿外,以牙颌畸形(构成比39.3%)、牙髓炎(构成比19.65%)检出率高。④龋齿率及填充率与学生来源的关系:城市与乡村比较,龋患率、龋齿填充率均明显增高(χ^2=127.08,54.94,P〈0.005)。⑤刷牙习惯与学生来源的关系:早晨晚上刷牙率、正确的刷牙方法一竖刷法的采用率城乡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χ^2=5.7,P〈0.025;χ^2=117.38,P〈0.005),以城市学生较高。早晨或晚上刷牙率、不刷牙率、3个月换牙刷率等指标城乡之间基本相近(χ^2分别为3.49,0.52,1.06,0.15,P均〉0.05)。⑥生活习惯与龋齿的关系:经统计分析,经常喝饮料、经常喝白开水、经常吃零食这三项指标在是否患有龋齿上差异显著(χ^2=-77.36,77.21,50.99,P均〈0.005)。 结论:调查发现,邯郸市7-9岁小学生总龋患率80.05%,龋均2.66颗,龋患率高低与性别无明显关系,龋齿、牙颌畸形、牙髓炎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牙病,龋患率因学生来源、刷牙习惯及个人卫生习惯等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苏州市姑苏区7~9岁小学生第一恒磨牙健康状况,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窝沟封闭,以降低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苏州市姑苏区6所小学3 741例7~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率、患龋人数、龋均、窝沟封闭人数、龋失补牙数,比较不同区域、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 3 741例学生中,第一颗恒磨牙萌出人数3 724例(99.55%),患龋646例(17.27%),龋均0.32,窝沟封闭人数1 891例(50.55%)。郊区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中心区,女生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4例患龋学生中,龋失补牙1 344颗,其中第一恒磨牙1 075颗(80.03%),缺失78颗(5.79%),充填191颗(14.18%)。郊区学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中心区、城乡结合部,女生患龋牙数明显多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牙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患龋牙数发生率较高,且与区域、性别、年龄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氟保护漆预防儿童乳牙龋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氟保护漆对儿童乳牙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实验组(316例)实行定期涂氟,每0.5 a 1次,连续2 a;对照组(302例)只做早晚刷牙等常规口腔护理。结果:涂氟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龋率和龋均数据大致相同,涂氟后实验组的患龋率和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保护漆防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岛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普查与龋患情况,为龋患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南区3所小学1~6年级学生的患龋情况进行健康普查与龋患治疗情况调查,市南区3所小学共2869名小学生,其中男生1972人,女生897人。结果实验小学2年级的患龋率12.51%,基隆路小学1年级的患龋率6.38%,燕儿岛路小学1、2年级的患龋率分别为6.75%、10.93%。结论青岛市小学生患龋率较高,加强口腔卫生的宣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对婴幼儿口腔保健进行早期干预后在2岁时乳牙的患龋率及龋齿均数、错颌畸形率.[方法]在我院参加儿童保健系列的幼儿为观察组,在我院进行入托体检的幼儿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各120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1.67%、7.50%,龋齿均数分别为2.50、2.56,不同程度的错颌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3.33%、15.83%.[结论]口腔保健早期干预应该重视婴幼儿乳牙龋的早期干预,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的意识,减少婴幼儿奶瓶龋和儿童早期错颌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价玉洁纯牙膏预防乳牙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幼儿园4.0~4.5岁幼儿。每位受试者经过3个月洗脱期后,实验组应用玉洁纯牙膏,对照组幼儿应用不含玉洁纯的空白牙膏,并分别对实验前、实验后6个月、1年、1.5年的龋面均的变化作一对比研究,以评价玉洁纯牙膏的防龋效果。结果实验前本研究中幼儿的患龋率为54.14%,在基线检查中,两组的龋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玉洁纯牙膏6个月两组龋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而1年、1.5年后,实验组新增龋面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新增龋面均的下降趋势越明显。结论玉洁纯牙膏能降低乳牙龋病的龋面均.对患病卒高的幼儿乳牙.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和普通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7~9岁儿童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并以其左侧第一恒磨牙采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作为观察组,右侧第一恒磨牙采用普通窝沟封闭术作为对照组,术后5a对2组窝沟封闭剂保留及龋损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2.3%,对照组6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方法,可使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增高,龋齿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什邡市六所小学7~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概率与患龋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什邡市六所小学2324名7~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概率、患龋例数、龋均发生概率,分析其牙齿健康状况。结果调查共计8400颗牙齿。男、女第一恒磨牙齿萌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岁学生牙齿数未萌出概率与部分萌出概率为3.50%,高于8岁与9岁的学生(2.19%与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龋总人数1007例(53.35%),龋均为1.32[1.06,1.62],龋面均为1.95[1.72,2.21]。不同的性别与年龄中,第一恒磨牙萌出率及患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31.14%患龋学生接受治疗。结论什邡市六所小学7~9岁学生第一恒磨牙第一恒磨牙患龋概率、患龋牙数发生率较高,且和性别、年龄有关,需要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化泡沫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方法对安阳市幼儿园、托儿所3—6岁的在园儿童2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前和观察2年后在自然光线下,用口镜、探针对两组儿童牙齿作探诊检查并记录,由同一专职医生龋齿诊断。结果防龋前两组的龋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龋后观察组龋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要减少幼儿患龋率,应全面提高预防意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注意饮食结构,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和早晚刷牙的习惯,结合定期的口腔含氟,降低幼儿龋齿发病率,保证幼儿牙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台州市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许一 《疾病监测》2006,21(3):157-161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口腔保健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台州市2所中小学2502名学生,其中男生1501名,女生1001名;年龄7~17岁。口腔检查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进行;龋齿诊断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龋病诊断标准。结果中小学生总患龋率为37.41%,初中生(25.51%)低于小学生(53.63%)和高中生 (31.01%),P<0.05。患龋率最高的是9岁年龄组,达68.18%,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14岁以后略有回升。受检者龋均为0.86颗,患者龋均2.29颗。男女生息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总充填率为22.70%,小学生(7.00%)<初中生(37.31%)<高中生(48.00%),P<0.05;女生 (26.23%)明显高于男生(20.30%),P<0.01。结论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防治措施的落实需大力加强。应在学生中定期开展龋齿普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儿童刷牙早晚与乳牙龋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儿童刷牙早晚与乳牙龋齿的关系.方法 选取3岁以前刷牙的,及6岁一直没有刷牙或很少刷牙,80名6岁儿童,观察其乳牙龋齿的情况.结果 3岁以前刷牙的乳牙患龋率为50.25%,平均龋齿数1.5个.一直没有刷牙患龋率为81.25%,平均龋齿数3.3个.结论 及早科学的刷牙能大大降低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齿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