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腹腔镜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生殖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张震宇  李淑红  史秀婷 《北京医学》2007,29(10):604-60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宫内妊娠率和再次异位妊娠的风险差别.方法 回顾分析118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且希望保留生育能力并有随诊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A组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同时加患侧输卵管近端注射甲氨蝶呤(MTX)30 mg的保留输卵管手术,共62例:B组在无法保留患侧输卵管或已有一子女,对侧卵管外观正常时行输卵管切除术,共56例.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生殖状态.结果 术后1~3年宫内妊娠率:A组[19例(30.6%)]与B组[16例(28.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发生率:A组[11例(17.7%)]与B组[3例(5.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保留患侧输卵管手术应慎用,宫内妊娠率虽然略高于切除者,但可增加再次宫外孕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B组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异位妊娠再发率及宫内妊娠成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89%(3/38)、13.15%(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异位妊娠再发率分别为10.53%(4/38)、5.26%(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宫内妊娠成功率分别为52.63%(20/38)、28.95%(11/38),A组宫内妊娠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异位妊娠疗效相当,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中出血量更小,患者术后宫内妊娠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保守手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有无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病情分为A组(51例)与B组(39例)两组,A组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以及随访妊娠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B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A组宫内妊娠率为43.14%,B组为20.5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未孕率为41.18%,B组为66.67%,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再次妊娠率及宫内妊娠率高;但对于患侧严重输卵管损坏而对侧输卵管正常以及严重盆腔粘连者则建议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以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冯琳  潘永苗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26-102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A组)和甲氨喋呤(MTX)保守治疗(B组),对两组住院天数、出院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再次宫内妊娠及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住院天数为(5.88±2.11)d,明显短于B组的(28.30±4.70)d(〈0.01);A组出院前血-HCG(280±240)U/L,明显低于B组的(516±382)U/L(〈0.01);A组术后腹痛发生率(8.09%)明显低于B组(50%)(〈0.01);A组再次宫内妊娠发生率(54.14%)明显高于B组(32.35%)(〈0.05);A组与B组同侧异位妊娠发生率分别为11.43%和3.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MTX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再次宫内妊娠机会高,但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的预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与重复妊娠的关系(附8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丽兰 《海南医学》2004,15(5):26-27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及不同手术方式的近期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 88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中 2 8例行剖腹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42例行腹腔镜下开窗术 ,18例行输卵管造伞术 ,绒毛种植部位注射甲氨蝶呤 (MTX) 2 0 -2 5mg。结果 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 ,宫内妊娠率 46.0 %,重复异位妊娠率 16.2 %,腹腔镜开窗术组的宫内妊娠率 61.8%。结论 绒毛种植部位注射甲氨蝶呤可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率 ,腹腔镜开窗术组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病人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2005年间本院住院手术病人中行输卵管开窗术或者切除术有意愿再次妊娠患者并术中行卵管通液术证实对测卵管通畅135例进行3~4年随访。其中A组62例,行开窗术。B组73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结果比较术后3~4年内妊娠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宫内妊娠率:A组25例宫内妊娠。B组16例宫内妊娠,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异位妊娠率:A组15例,B组8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采取输卵管开窗术应推荐。因为保留输卵管增加了总的妊娠率,增加了宫内妊娠率。尤其要求再生育者,保留输卵管应建议。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患侧卵管,因为保留卵管同时增加了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病人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2005年间本院住院手术病人中行输卵管开窗术或者切除术有意愿再次妊娠患者并术中行卵管通液术证实对测卵管通畅135例进行3~4年随访.其中A组62例,行开窗术.B组73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结果 比较术后3~4年内妊娠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宫内妊娠率:A组25例宫内妊娠.B组16例宫内妊娠,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异位妊娠率:A组15例,B组8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采取输卵管开窗术应推荐.因为保留输卵管增加了总的妊娠率,增加了宫内妊娠率.尤其要求再生育者,保留输卵管应建议.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患侧卵管,因为保留卵管同时增加了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再次妊娠结局(宫内妊娠或重复异位妊娠),为评估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力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按就诊顺序分层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B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结果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本研究中将保守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列为满意,部分通畅及阻塞列为不满意,A组满意率为60%,B组满意率为47%,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1年内宫内妊娠率为56%,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B组宫内妊娠率为47%,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最终生殖目的为获得宫内妊娠,保留患侧输卵管,可获一定术后满意生殖力。  相似文献   

9.
黄宇萍 《吉林医学》2011,(11):2186-2188
目的:探索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扶绥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收治的138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1.45%,患侧输卵管通畅62.32%,术后1年获得再次妊娠率为51.45%,其中获得宫内妊娠率为49.28%,再次异位妊娠率2.17%。结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保留了患侧输卵管,可获得一定术后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欧阳冰清  唐桂娥 《海南医学》2014,(12):1747-1749
目的:探讨保留输卵管是否对腹腔镜辅助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育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8例被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各74例,保留组行输卵管保留手术,切除组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不孕、再次异位妊娠、宫内妊娠、术后第一年生育等妊娠情况及术后1年、术后2年累积不孕率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宫内妊娠组、再次异位妊娠组及继发不孕组三组,每组例数分别为81例、19例和48例,主要观察不同妊娠结局的临床特点。结果保留组和切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不孕、再次异位妊娠、宫内妊娠、术后第一年生育等妊娠情况及术后1年、术后2年累积不孕率等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妊娠组、再次异位妊娠组及继发不孕组患者的输卵管形态异常率分别为13.58%、84.21%、87.5%;盆腔粘连分别为23.46%、73.68%、64.58%;输卵管通畅分别为93.83%、47.37%、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输卵管能否有效提高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的生育能力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对于健侧输卵管异常、盆腔粘连比较严重或者已有一侧输卵管切除术病史且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患者,建议选择腹腔镜输卵管保留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许盛芳  谭鑫 《四川医学》2012,33(5):810-81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两种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再妊娠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105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为保守性手术组(A组)74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手术组(B组)31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粘连等因素对A组术后生育情况的影响。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次宫内妊娠率为45%,B组为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A组术后宫内妊娠率与盆腔粘连情况、对侧输卵管闭锁与否有关,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再次宫内妊娠率不高于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盆腔粘连情况、对侧输卵管闭锁与否是术后宮内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与手术保留功能性治疗异位妊娠3年内再次妊娠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02例(A组)有指征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212例(B组)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析治疗方案的最佳选择。结果:A组治疗后随访3年:6个月~1年内再次异位妊娠2例、宫内妊娠3例,1—2年内再次异位妊娠2例、宫内妊娠15例,2—3年内再次异位妊娠1例、宫内妊娠19例;B组治疗后随访3年:6个月~1年内再次异位妊娠3例、宫内妊娠13例,1—2年内再次异位妊娠10例、宫内妊娠35例,2~3年内再次异位妊娠5例、宫内妊娠36例。结论: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治疗异位妊娠均有良好疗效而且最常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较手术保留功能性治疗异位妊娠时间长,患侧再次异位妊娠的概率与手术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无显著性差异,宫内受孕成功率无著性差异,但创伤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和术后12~24个月随访资料,分析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总妊娠率为36.3%(58/160),其中3例流产;正常宫内妊娠30%(48/160),已足月分娩46例,早产2例,7例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发生率为4.4%(7/160).术前输卵管病变程度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是治疗轻到中度输卵管粘连与堵塞的有效方法,能恢复输卵管正常的解剖关系,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年龄〈35岁,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再予MTX 20mg输卵管局部注射(腹腔镜联合药物组,G1);69例行单纯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腹腔镜组,G2);77例行药物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药物组.G3)。观察3组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及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3组2年内宫内妊娠、重复异位妊娠、继发不孕情况以及宫内妊娠后早期流产发生率。结果3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高为G3组(28.9%),G2组次之(8.7%),G1组无1例发生,但两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提示两手术组通畅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2年3组的宫内妊娠率、重复异位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手术组的宫内妊娠率高于G3组,重复异位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低于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内妊娠后的自然流产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对术后生育能力的保护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腹腔镜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和甲氨蝶呤(MTX)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寻找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腹腔镜手术治疗(A组)46例,MTX药物治疗(B组)40例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住院时间、出院时血hCG值、术后腹痛、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 A组较B组住院时间短、血hCG下降快、术后腹痛发生率低、再次宫内妊娠率高.结论 相对MTX药物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疗效快、住院时间短、再次宫内妊娠率高的优势,是异位妊娠治疗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茜 《中外医疗》2014,(17):63-6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保留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妊娠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输卵管保留术,对照组行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再次妊娠、输卵管妊娠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1%与100%,两组手术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孕12例(34.3%),对照组宫内孕5例(14.3%),两组宫内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输卵管妊娠复发各1例(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保留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复发率无差异,但输卵管保留术后患者再次妊娠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行宫腔镜治疗的妊娠结局(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不孕)。方法选择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有输卵管妊娠手术史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输卵管妊娠术后1~6个月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50例为治疗组,未行宫腔镜治疗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后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不孕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内妊娠率治疗组为52.0%,对照组为29.2%,两组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再次异位妊娠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25.0%,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术后,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可提高宫内妊娠率,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疗效及生殖状态的影响.方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23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腹腔镜手术组109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54例(开腹组),药物保守治疗组75例(药物组),比较3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宫内妊娠及再次异位妊娠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开腹组和药物组(P<0.05),而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开腹组(P<0.05),3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综合治疗适合于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19.
陶萍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29-1729,174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围手术及再次妊娠情况。方法对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4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Ⅰ组:保守性手术28例;Ⅱ组:输卵管切除术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结局、术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再次宫内妊娠及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难度、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及再次妊娠率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但再次妊娠与对侧输卵管及盆腔病变情况有关,在对侧输卵管正常,而患侧输卵管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则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粘连分离和成行及造口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在我科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粘连分离和成行及造口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术后12-24月随访资料,分析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数。结果术后总妊娠率48.5%(85/175),其中5例流产;正常宫内妊娠率46.2%(81/175),已足月分娩72例,早产1例,3例正处于妊娠期;4例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2%(4/175)。术前输卵管病变程度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数。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粘连分离和成行及造口术是治疗轻-中度输卵管病变的有效方法,能恢复输卵管正常的解剖关系,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