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为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后所产生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精致处理而得.其分子量为40 000 KD.本品由于扩充血容量引起静脉血回流及心搏出量增加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黏滞性,具有抗血栓及渗透性利尿作用.骨科常用于肢体再植和血管外科手术,可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并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再植成功率.本品不良反应及注意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性疾病病人忌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少数病人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色丘疹等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极少见.我科发生1例低子右旋糖酐治疗右手拇指离断再植术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种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影响凝血机制,利尿消肿的药理作用。本品在临床上多用于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防治缺血性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心绞痛等,还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亦有人报道此药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以及腹部手术后炎症和肠粘连。自1947年Rosenqvit将右旋糖酐作为血浆代用品用手临床后,1957年至1989年2月,综合部分文献报道,国人共发生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反应24例,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对断指再植病人心理状态和再植指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3例断指再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护理.随访6个月,对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和干预后再植指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再植指功能状况优于对照组. [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可改善断指再植病人心理状态,有利于再植指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右旋糖酐为血浆代用品,本品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内外的水分而扩充血容量,对持续出血病人,使已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粘滞性,从而改善微循环,防止休克后期血管内凝血。低分子右旋糖酐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曾有报道,但本例引起颜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极为少见,作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腹痛、腹胀的观察与护理13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断肢再植及游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行吻合血管术后的患者,我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低右)静脉滴注来改善微循环和扩充血容量。在应用低右过程中,出现腹痛、腹胀、皮肤斑丘疹、恶心、呕吐、鼻出血等副作用。现将腹痛、腹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男,20岁。因眩晕、恶心、呕吐伴平衡失调3 d于2008-06入院,诊断为迷路炎,既往无高血压史,无药物过敏史。在首次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约5 m in后,患者突感胸闷、憋气、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120次/m in),BP为0,烦躁不安。立即停止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卧,给予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 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 g,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 g,静脉滴注100 g/L葡萄糖500 m l+地塞米松10 m g,10m in后,BP为90/60 mm Hg,抢救30 m in后,症状缓解,BP稳定(130/70 mm Hg)继续住院治疗,病情痊愈出院。2讨论低分子右旋糖酐系蔗糖,经肠膜状串珠菌L,M-12226发酵后,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因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黏滞性,从而改善微循环。近年来用于治疗眩晕,收到较好的疗效。因此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满意。使用本品时少数患者用药可出现皮肤瘙痒、荨麻诊、红色丘疹等皮肤过敏反应,极少发生像这位患者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致...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男 ,2 0岁。右手食指掌指关节处被机器压断 ,经断指再植后成活 ,后因食指瘢痕粘连畸形入院。查体 :右食指明显萎缩 ,食指掌指关节与第 2指间关节瘢痕粘连 ,第 1指间关节屈曲呈6 0°,指间关节不能活动 ,患者要求使手术伸直而要求入院治疗。因漏诊了断指再植病史 ,入院后按常规瘢痕松解行右食指瘢痕松解植皮及第 1指间关节融合术 ,术毕食指可伸直 ,但食指中末节即出现冰凉、苍白等缺血症状 ,予以保暖、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局部血循环等措施 ,但食指末节最终坏死截除。2 讨论烧伤科常遇到瘢痕粘连畸形患者 ,常规手术为瘢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断指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动力型指数(TPI)、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四川现代医院收治的195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98例。两组均接受断指再植术,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检测两组术后1、7 d时再植部位超声检查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TPI、D-二聚体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1、3、5、7 d时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再植部位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平均血流速(Vm)、血管管径明显高于术后1 d,血流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术后1 d,观察组术后7 d Vm、血管管径为(7.42±0.52) cm/s、(1.05±0.03) mm,明显高于对照组[(5.32±0.47)cm/s、(0.77±0.02) mm],RI、PI分别为0.67±0.04、1.75±0...  相似文献   

9.
贾建宁 《护理研究》2011,25(29):2693
血管危象是造成再植断指坏死的重要原因,准确观察、正确判断、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可提高再植成活率。自2008年1月—2010年4月我科共收治158例(196指)断指病人,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3例(19指),发生率为8.2%,经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3.2%。现将观察要点及处理报  相似文献   

10.
断肢再植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断肢再植病人入院、围术期、出院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断肢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按调查内容拟定无记名问卷调查表对67例断肢再植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67例病人中,刚入院时有92.54%的病人迫切希望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围术期90%以上的病人自己决定手术,并希望了解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注意事项;100%的病人在出院时希望了解总的费用情况及各项收费标准。结论:通过对病人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分析指导,以提高断肢再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再植指康复治疗护理3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植指康复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39例断指再植成活病人综合运用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护理。结果根据Swanson手失能评定标准及我国《手功能评定标准的改进》,病人经3个月以上功能康复治疗后,手功能完全恢复8例,失能<10例,失能<20例。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能提高再植指的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病人便秘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便秘对再植指成活率的影响,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科2005年7月-2007年6月230例(288指)断指再植病人中便秘与无便秘病人的年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再植指的成活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目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植指的成活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再植指病人术后便秘将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再植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右旋糖酐(dextran),又称葡聚糖,为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临床广泛应用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D40).右旋糖酐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喘息、关节痛、出血等,极个别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胸闷,罕见过敏性休克.过敏常发生在首次使用时,滴人数滴或数毫升即出现胸闷、面色苍白乃至休克,及时处理可恢复[1].我科发生1例因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患者已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便秘对再植指成活率的影响,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科2005年7月-2007年6月230例(288指)断指再植病人中便秘与无便秘病人的年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再植指的成活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植指的成活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再植指病人术后便秘将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再植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影响断指再植病人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断指再植病人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断指再植病人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方法 .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依从性的评价表,对49例断指再植病人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病人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不好占38%;依从性不好的病人中以<40岁、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多见;依从性差的原因是怕痛或再损伤、缺乏康复知识、缺乏社会支持等.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需要对病人加强康复知识宣教,尤其是青壮年病人和文化程度低的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16.
右旋糖酐是葡萄糖的脱水聚合物,低分子右旋糖酐是6%的等渗盐溶液,分子量为4万。有降低血液粘稠度,利于血液流通,改善微循环及有轻度抗凝作用。可防止微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根据药物学资料介绍,应用右旋糖酐偶有过敏反应,现将2例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急剧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经过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28岁,职业农民,住院号:234897。因“慢性胃炎”、“眩晕查因”收治内科。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住院第2天1时55分护士执行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30滴/分,过程顺利。14.05时巡视病人诉胸闷、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呼吸困难,面色指甲紫绀,肢端湿冷。护士即判断这是严重药物过敏反应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低张胶体液对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效果。方法建立腹腔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42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5%葡萄糖治疗组(B组)、045%氯化钠治疗组(C组)、09%氯化钠治疗组(D组)、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救治组(E组)及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救治组(F组),观察每一组腹腔海水浸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尿量、血浆渗透压及脑肺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两种低张胶体液均可显著改善MAP及CO,增加尿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预防脑肺水肿发生。伤后24h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改善MAP及CO作用优于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P<005)。结论失血并腹腔海水浸泡伤后早期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与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有类似救治效果,伤后24h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优于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1987年至1991年底.用等容性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脑栓塞患者80例;并与用常规药物治疗97例时照比较.用血液流变学有关项目的检测观察其疗效。 两组病人(血稀组和对照组)按随机分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病程时间均有可比性血稀组患者按血库采血的方法进行操作,按予计的放血量在肘静脉放血,快速静滴等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平衡盐液250ml.以后每日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同时常规给口服药物配合治厅。对照组用扩血管药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烟酸肌醇脂等I治疗.疗程同血稀组。经M个疗刊后复查血液流变学结果和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  相似文献   

19.
病例介绍例1 王某,27岁。停经30周,因头痛头晕两天于1990年2月28日入院。病人在入院前曾在本厂职工医院治疗过。自述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后头痛头晕加重,且眼睛不能视物,但此现象持续多长时间已记不清。入院后查体;血压23.9/17.3 kPa,红细胞压积43%,尿蛋白( ),诊断为先兆子痫。按医嘱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当药液输入200ml时病人主诉心慌、憋气、视物不清。医生检查后认为是高血压所致,医嘱给予冬眠1号半量(度冷丁50m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方法本科200例断指再植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间断肌肉注射杜冷丁,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评估再植指血运情况,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和再植指的血运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A可有效的改善再植指的血循,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