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春艳 《山东医药》2008,48(13):56-57
选择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73例,其中冠心病3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35例.另择33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 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Hcy水平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呈直线相关关系(P<0.05).认为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6 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 73例 ,其中冠心病 38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35例。 33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病史询问及全面体检 ,空腹取血检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Hcy、叶酸和维生素B12 。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Hcy平均含量为 (17.6 6± 5 .88) μmol/L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 (16 .89±9.2 1) μmol/L ,均较对照组的 (14.36± 5 .87) μmol/L高 ,血清Hcy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老年慢性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较正常老年人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雌激素对大鼠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心肌雌激素受体(ER)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蛋氨酸饮食喂养去势雌性Wistar大鼠构建高Hcy血症动物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皮下注射雌激素干预的为预防组,造模后再给予皮下注射雌激素干预的为治疗组.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半定量检测心肌ER 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蛋氨酸饮食喂养90 d后,造模组大鼠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ERα和ERβ基因转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血浆Hcy水平低于造模组,心肌ERα mRNA水平高于造模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心肌ERβ mRNA水平和造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应用雌激素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升高心肌ERα mRNA水平,但对其心肌ERβmRNA水平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汁酸(TBA)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检测65例冠心病患者、44例脑梗死患者及11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cy、hs-CRP、TBA水平。Hcy和TBA检测方法均为循环酶法,hs-CRP检测方法为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结果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血清Hcy和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冠心病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血清Hcy和TB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冠心病组与脑梗死组比较及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cy、hs-CRP、TBA含量检测对冠心病及脑梗死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C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AMI患者151例,入院立即静脉采血检测Hcy、CysC、Fbg;按诊断标准将其分为MIRI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Hcy、CysC及Fbg水平与MIRI发生的相关性;根据统计学方法计算三项指标的临界值,比较高水平Hcy、CysC及Fbg及三者联合诊断MIRI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MIRI组Hcy、CysC及F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Hcy、高CysC及高Fbg水平对预测MIRI的发生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高Hcy、高CysC及高Fbg水平对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MIRI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Hcy通过多种机制及途径促进大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高Hcy血症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血浆Hcy水平,有效阻断其致病途径,能延缓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进而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分子机制还未完全明确。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循环中的中间产物。Hcy在人体内含量极微,当蛋氨酸代谢途径发生障碍时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增高。早在1 969年McCully通过对先天代谢缺陷引起的高Hcy血症患者的尸检发现其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AS) ,从而首次提出了升高Hcy水平可能引起AS性血管病变的观点〔1〕。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而证明了McCully的观点,显示升高的血浆Hcy水平是心、脑血管以及周围血管AS性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2〕。然而,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T2DM)伴发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对60名T2DM患者进行24h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并根据其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和DN组,另选择健康对照组20名。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B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Hcy。结果DM患者血浆Hcy水平〔(15.01±5.99)μmol/L〕较健康对照组〔(12.00±1.96)μmol/L〕有明显升高(P<0.001)。将Hcy≥15.80μmol/L作为高Hcy血症的诊断标准,将T2DM分为高Hcy组和无高Hcy组,高Hcy组DN发生率比无高Hcy组明显升高(50%vs26.8%)(P<0.05)。各危险因素与DN多元回归分析表明,Hcy与DN的发生有关。结论Hcy血症是T2DM、DN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cy为DN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作为心脑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一样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当合并高血压时,两者共同作用,对脑卒中的影响明显。但对于Hcy干预的切点,是选择10还是15μmol/L,目前尚存分歧,哪个更为合理?或者两者都存局限?如何看待Hcy干预切点的设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预防脑卒中能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而对已明确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脂质失调、糖尿病和吸烟等都与脑卒中的发生及再发有关,但这些并不能完全解释脑卒中事件的所有原因[1]。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Hcy升高与脑卒中再发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证明体内高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因此,测定总高半胱氨酸对心脑血管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我们通过荧光高效液相(HPLC)检测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中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参考值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1643例中老年人(45~98岁)采集空腹全血,酶联免疫法测定Hcy。结果635例无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血浆Hcy水平为11.00±4.73μmol/L,95%上限为20.20μmol/L。血浆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呈负相关,与服用维生素的年数呈负相关。服用多种维生素者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未服用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组,单独存在或合并其他任一种疾病时,其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值,P<0.01;冠心病与脑卒中组,在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在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时,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存在时,P<0.01。糖尿病组,单独存在时,血浆Hcy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或高血压时,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及正常组,P<0.01。结论Hcy是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服用多种维生素可降低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青中年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二级预防。方法选取某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青中年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其血浆Hcy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降低;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对于青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能降低患者Hcy水平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尿酸(UA)水平的调查,评估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血脂异常等)的高危因素,为慢性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06-2016-03重庆市涪陵区健康体检人群11 166例,其中男6 995例,女4 171例。取禁食12h以上静脉血,检测血浆Hcy、UA、血糖、肝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等。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Hcy与UA水平与变化趋势,以及Hcy与UA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段男性Hcy与UA水平均高于女性。男性Hcy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U"型曲线变化;女性Hcy水平从40~49岁年龄段开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男性UA水平随年龄增长呈"杓"形曲线变化,19~29岁年龄段UA水平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60~69岁UA水平最低,70岁以上年龄段UA水平再次逐渐升高;女性UA整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高Hcy组人群UA水平较正常Hcy组明显增高。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血Hcy、UA水平男性高于女性。高Hcy者血UA水平较Hcy正常者明显升高。不同年龄段Hcy与UA水平分布不同。应结合高发年龄段给予其重点指导干预,以达到节约成本、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CHD)是由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传统危险因素(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在CHD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完全解释CHD的发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CHD的发生,甚至有人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CHD的新危险因素,并且Hcy水平还可能与CHD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补充B族维生素可以有效降低血浆Hcy水平,然而当前人们对降低Hcy水平能否预防CHD及心血管事件存在不同看法。部分研究结果提示,降低Hcy水平可预防CHD及心血管事件,然而更多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本文就Hcy与CHD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和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34例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叶酸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叶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叶酸片10mg,1次/d。2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6,12个月冠心病临床事件(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脑卒中临床事件(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或可逆性缺血性损伤、脑出血)发病情况,研究其与血浆Hcy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叶酸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个月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叶酸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临床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92%和11.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脑卒中临床事件发生与糖尿病、高Hcy血症相关(P〈0.05,P〈0.01);高Hcy血症是冠心病、脑卒中临床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Hcy血症与冠心病、脑卒中临床事件发生明显相关;口服叶酸片能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减少冠心病、脑卒中临床事件发生率,在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7,(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RP(Hs-CRP)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Hcy,根据Hcy是否15μmol/L将患者分为高Hcy血症组和血Hcy正常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Hs-CRP,根据Hs-CRP是否10μg/m L将患者分为高Hs-CRP血症组和血Hs-CRP正常组。检测比较高Hcy血症组与血Hcy正常组、高Hs-CRP血症组与血Hs-CRP正常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一氧化氮(NO)、内皮型NO合成酶(e NOS)水平以及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并对腹膜透析患者FMD与Hcy、Hs-CRP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Hcy血症组、高Hs-CRP血症组患者IMT厚于血Hcy正常组及血Hs-CRP正常组;高Hcy血症组、高Hs-CRP血症组FMD及NO、e NOS水平低于血Hcy正常组、血Hs-CRP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FMD与Hcy、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腹膜透析高Hcy血症、高Hs-CRP血症患者IMT明显增厚,NO、e NOS、FMD水平显著降低,Hcy和Hs-CRP水平可能是影响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6例,均行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依据CTA检查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78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08例。其中多支血管狭窄≥50%患者98例,单支血管狭窄≥50%患者57例,高Hcy(Hcy>15μmol/L)患者204例,非高Hcy患者182例。比较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Hcy水平明显增高,HDL水平明显减低(P<0.01),高Hcy水平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非高Hcy水平患者明显升高(67.6%vs 38.5%,P<0.05)。多支血管狭窄≥50%患者Hcy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狭窄≥50%患者(P<0.01)。高Hcy水平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5,95%CI:1.143~4.427,P=0.012)。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之间的关系及强化控制对血Hcy和IMT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2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Hcy水平,对糖尿病组给予降糖、降压及调脂治疗随访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IMT、Hcy,分析血浆Hcy水平与IMT之间的关系及强化控制后二者的变化。结果(1)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1.9±6.5)μmol/Lvs(9.0±4.9)μmol/L,P<0.01];糖尿病组高Hcy血症(Hcy>15μmol/L)的患病率为36.0%,对照组高Hcy血症的患病率为9.4%(P<0.01)。(2)糖尿病组中的高Hcy组随访12个月后其IMT为(1.01±0.32)mm,而正常Hcy组IMT为(0.83±0.19)mm(P<0.01)。(3)COX回归分析显示,高Hcy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1,OR=1.079,95%CI为1.033~1.127)。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1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病人血浆Hcy水平与其余3种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种证型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病人血浆Hcy水平与1级高血压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病人血浆Hcy水平与2级高血压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高血压组与合并心脑血管病组病人的血浆Hcy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人血浆Hcy水平较高,男性高血压病人较女性血浆Hcy水平高,血压分级较高的高血压病人血浆Hcy水平较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