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本院内镜中心进行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678例患者进行,术前给患者心理指导,并准备各种治疗器械和进行肠道准备,术中配合术者操作,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成功率为99.7%,术中少量出血25例,无一例出现大出血或及无一穿孔。结论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配合治疗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对手术成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对386例共625颗大肠息肉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讲解术中配合要点,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结果: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成功率为100%,7例出血,无一例穿孔。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殷芳芳  殷立新 《江西医药》2006,41(12):972-973
目的 总结高频电切除大肠息内的体会。方法 对158例260枚息内应用高电频圈套器和热活检钳子,在结肠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结果 156例手术顺利,2例术后当晚解鲜血便,经处理治愈。结论 高频电切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成熟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的治疗效果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8例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8例大肠巨大息肉全部使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再用氩气喷洒止血。全部病例2例小量出血、1例迟发性出血,出血率为1.7%,经内镜下再次止血而痊愈,未发生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术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加用氩气喷洒止血可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对大肠镜检查发现的38例大肠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术。结果一次完全切除息肉35例,三次完全切除息肉3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其方法安全、有效、简便、适应范围广,对阻断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息内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的健康宣教的模式,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方法:对胃肠息内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于术前后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并于术前后发放调查表调查宣教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宣教的方式和内容。结果:患者能积极配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胃肠息内高频电凝切除术无论术前,术后还是出院都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及时有效的宣教及追踪,对患者手术成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62-2363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107例,共切除息内126枚.应用整体护理的思路优化护理程序,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角度对内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息肉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切除息肉,无肠穿孔情况发生.出院随访,患者均对治疗过程给予较好的评价.结论 整体护理重视术前沟通、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既体现了护士既是照顾者,也是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工作要求,同时也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施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3,(5):179-180,182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肠镜电凝电切摘除术的方法,评价内镜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2年9月结肠息肉肠镜电凝电切摘除术71例治疗的疗效。结果摘除息肉共81枚。1例分2次切除,1例最多摘除3枚息肉,1例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癌变行外科手术治疗,除1例3d后迟发性出血经去甲肾上腺素灌肠内科保守治疗痊愈外所有病例未见并发症表现。结论结肠息肉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可避免开腹手术,成为大肠息肉患者和医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需要进行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在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共有106枚息肉,都得到了有效治愈,没有出现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大肠癌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63例内镜下胃息肉切除的患者进行手术配合并在手术前后进行相关护理及指导。结果 263例胃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内镜下通过高频电凝电切手术胃息肉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体现了手术治疗过程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满足了患者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和疑虑,术中医护间默契的配合,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正确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高频电切摘除大肠息肉样病变(腺瘤及腺瘤癌变等)是结肠息肉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可发生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将直接影响着治疗结果,因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本文总结我院1998-10~2003-10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48例结肠息肉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00例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凝电切息肉切除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中共切除息肉478枚,全部患者术中经过顺利.术后4周复查,6例电切部位形成浅表溃疡,表面附有白苔.其余电切部位肠黏膜光滑,无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对消化道息肉治疗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在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98枚大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摘除的情况.结果 798枚大肠息肉成功切除.5例术中出现即刻出血,2例术后24~48 h出现迟发性出血,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术(APC)止血成功,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樊梅芳 《北方药学》2012,(4):115-116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结肠巨大息肉的护理干预和术中配合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来我院行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结肠巨大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一般护理,试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与配合。观察两组患者的进镜时间、术中和术后的腹痛、腹胀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进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39,P〈0.01)。术中及术后1h的腹痛、腹胀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且疗效高、创伤小。  相似文献   

15.
李永华 《首都医药》2014,(20):81-81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金属钛夹防止大肠息肉高频电切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102例大肠息肉患者在内镜直视下采用金属钛夹配合高频电凝法切除息肉,并施以护理。结果102例大肠息肉患者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熟练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结肠镜下分块分期高频电凝电切巨大肠息肉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分块分期高频电凝电切巨大肠息肉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术中配合的有关问题.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对74例巨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分块分期高频电凝电切术.护士在术前做好病人和物品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及术后的护理.结果74例巨大肠息肉患者中71例分块一次成功切除,3例分期切除,全部病例无出现大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最好方法,也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手段.采用肠镜下切除巨大肠息肉具有效果好、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使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高频电凝切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接受高频电凝切治疗的36例大肠巨大息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对切除的息肉进行病理检查,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巨大息肉直径均>3.0cm,平均直径(3.5±0.5)cm,14例有蒂和6例亚蒂息肉采取电圈套器切除,16例宽基息肉采取黏膜分块切除,息肉切除率高达94.5%,术后未发生出血和穿孔等不良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例息肉为绒毛状腺瘤,其中2例息肉伴有低级内瘤变,2例息肉伴有高级内瘤变,其中一例息肉基底高级内瘤变残留,追加开腹手术,7例为绒毛管状腺瘤,其中2例息肉伴有低级内瘤变,其中1例息肉伴有高级内瘤变并累及基底,追加开腹手术治疗,22例为管状腺瘤,其中5例发生低级内瘤变;随访调查1年内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有效微创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结肠息肉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医院诊治的72例结肠息肉患者,均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同时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护理后,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手术顺利进行,仅出现1例迟发性出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过程中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与医师密切配合,术后给予细致的护理能够保障手术疗效,避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6,(8):628-629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除1.5~3 cm结肠息肉的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1.5~3 cm)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配合干预。结果:观察组进镜时间及腹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的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两组均未见穿孔发生。结论: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1.5~3 cm)过程中,做好术前准备,强化术中配合可以促进手术效果提升,降低出血发生率,避免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无痛肠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在无痛肠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发生术后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和麻醉意外。结论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治疗肠息肉无痛苦,创伤小,治疗全面彻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