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及其康复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探讨出院后访视护理和康复指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时进行家访和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结果:出院第1、3、6个月时患者ADL水平较出院时明显提高(P〈0.01),出院第3、6个月时患者ADL水平较出院第1个月时明显提高(P〈0.05),患者访视满意度达90%。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科学评估,并据此实施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是解决院外护理持续不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延续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74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传统出院指导和日常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出院指导和日常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信群及远程视频,通过视频方式让主治医生与护士和患者进行互动并给与专业督导,通过在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对肌力(MMC)进行测评,对相关变量进行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出院指导性的康复指导功能锻炼,网络互动式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对创伤骨科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解决患者出院后存在的一些康复问题,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由于康复阶段处理不当而影响功能恢复,甚至致残.方法 对180例创伤骨科出院患者按出院先后分成对照组(90例)和试验组(9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常规行出院指导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开始进行电话回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每周1~2次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并督促患者按出院医嘱规定的时间及时到医院复查.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指导;伤口护理;患肢血运观察;功能锻炼等,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出院后对功能锻炼、休息及饮食知识的掌握、及时返院复查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开展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将健康教育延伸到出院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了由于康复阶段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患者功能恢复不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玲 《吉林医学》2005,26(5):472-47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对112例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出院后给予分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结果:对本组病例复查及随访,98%患者6个月后均可弃拐行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对出院后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详细的家庭康复指导,能有效地促进肢体活动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8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入院初期、术前准备期、术后康复期及出院前期,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健康需要,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按一般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增强了对骨折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强化了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对患者的追踪和提供连续性的服务,保留就医人群.结论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与传统健康教育对左右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入院治疗及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探讨适合左右侧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研究对比采用“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左、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入组1d、入组后至出院前10 d、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MBI(改良巴氏指数评分表)、FCA(功能综合评定表)、QOL-BREF(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ZUNG焦虑自我评价表、抑郁自我评价表得分,分析2组之间及同组内患者左右基底节区脑梗死、脑出血的疗效.结果:右侧脑卒中病灶患者出院3个月后,“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康复效果开始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康复模式,而左侧则要晚于右侧.脑卒中患者出院6个月后“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的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结论:“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具有明显的康复优势,值得在社区内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642-643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100例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教育,其中疾病知识知晓度掌握76例占76%,基本了解24例占24%,满意度99%。100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科学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指导,以功能锻炼、心理康复等为重点,提高骨折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帮助患者掌握骨折康复的知识和技巧,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出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康复组进行远程家庭康复指导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按照出院时的口头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出院时、出院3个月末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3个月末康复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提高(P<0.05),但康复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642-643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100例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教育,其中疾病知识知晓度掌握76例占76%.基本了解24例占24%,满意度99%。100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科学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指导,以功能锻炼、心理康复等为重点,提高骨折患者参与康复的积极性,帮助患者掌握骨折康复的知识和技巧,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95例股骨骨折患者在人院初期、术前准备期、术后康复期及出院前期,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健康需要,采取阶段性强、目的性明确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并向出院后延续。结果增加了患者对骨折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强化了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对患者的追踪和提供连续性的服务,保留就医人群。结论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