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贺成  魏苏  李庆凤 《安徽医学》2014,(9):1238-1240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DPN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方面健康知识教育,对患者饮食和运动给予指导,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制剂控制血糖稳定。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观察组应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连续应用2周,根据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2.
薛秀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351-2353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1:弥可保500μg静注、联合前列腺素E1 100μ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2:弥可保500μg静注、联合α-硫辛酸300μg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联合给予上述3种药物,连续2周观察疗效。结果:症状改善率3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善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α-硫酸锌联合前列腺素E1、甲钴胺可以明显提高DPN患者的MCV,改善症状。疗效优于仅使用甲钴胺和前列腺素E1或甲钴胺和α-硫辛酸。临床上可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DPN。  相似文献   

3.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治疗组)和单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甲钴胺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组(n=30)和甲钴胺对照组(n=30),联合治疗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甲钴胺片0.5 mg;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 mg;均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腓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3.3%,治疗组在改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甲钴胺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硫辛酸胶囊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72例DPN患者,按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硫辛酸胶囊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胶囊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患者疗效更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增加神经传导速度,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相对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DNP 6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0).其中试验组使用α-硫辛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3.37%,对照组为60.00%,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中神经,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方面,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为(7.81±3.97)m/s,对照组为(4.15±3.92)m/s,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α-硫辛酸相对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DPN 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NCV明显加快(P<0.01或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甲钴胺与天麻素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NCV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8.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月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45-45,50
目的评价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是否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甲钴胺(弥可保:生产批号2006-01—19)500μg加入0.9%生理盐水10mL,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α-硫辛酸(唐可停:生产批号06011921,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60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连续2周观察疗效。结果症状改善率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善率两组比较,P〈0.05。结论α-硫辛酸可以明显提高DPN患者NCV,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临床值得推广,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秦晓丹  屈丹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0):50-52+5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注射液和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80例DPN患者,将所有病例按就诊先后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都在降血糖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甲钻胺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硫辛酸注射液600 mg,避光静脉滴注,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SS评分和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运动传导速度(MCV)均加快(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注射液和甲钴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付梦丽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47-1348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DPN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64)、对照组(n=64)。在常规降糖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评价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上述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9%,较对照组的79.69%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N)以及动力传导速度(MNCV)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神经传导速度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SOD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可以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增强神经的传导速度,减缓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α-硫辛酸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DNP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联合用药组给予甲钴胺和α-硫辛酸;(2)单药组单用甲钴胺,其他治疗方案相同,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联合用药组为2.8±0.3,单药组为3.8±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2)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方法将DPN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α-硫辛酸600mg加入25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弥可保500μg加入1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前列地尔20μg加入40毫升中静脉注射。B组:弥可保500μg加入1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前列地尔20μg加入40毫升中静脉注射,连续三周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及神经传导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但应用α-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DPN可以更加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及体征,更明显增加神经病变组织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α-硫辛酸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甲钴胺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并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的S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比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DPN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SCV。  相似文献   

14.
满安  钟立新 《医学综述》2013,19(13):2481-2483
目的比较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由江滨医院收治的DPN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钴胺组(25例)和硫酸锌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甲钴胺组加用甲钴胺1000μg/d;硫酸锌组加用硫酸锌600 mg/d。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总体症状评分(TSS)、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评分、阳性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阴性症状临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SS、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阳性症状VAS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硫辛酸组烧灼VAS评分优于甲钴胺组(P<0.05)。甲钴胺组在痛觉异常点个数、压力觉异常点个数、震动感觉阈值上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硫辛酸组在痛觉异常点个数,震动感觉阈值上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甲钴胺和硫辛酸均可短时间内改善DPN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部分阴性症状,但改善程度有所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5.
鲍哲 《中国现代医生》2012,(30):68-69,71
目的观察和分析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确诊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α-硫辛酸250 mL静脉滴注,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甲钴胺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27/30),对照组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21/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4例,α-硫辛酸组使用α-硫辛酸600mg(静滴,1次/天),依帕司他组使用依帕司他50mg(口服,3次/天),联合用药组联合使用α-硫辛酸600mg(静滴,1次/天)及依帕司他50mg(口服,3次/天),疗程3周。治疗前后对各组患者进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总症状评分系统(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结果治疗3周后三组TCSS、T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较单用药组评分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NCV较单用药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依帕司他和α-硫辛酸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身痛逐瘀汤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味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份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身痛逐瘀汤化裁,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36例单用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V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身痛逐瘀汤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马晓燕  马铼枫  魏军平 《吉林医学》2012,33(35):7625-7626
目的:观察血塞通与甲钴胺联用和单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90例DPN患者进行随机阳性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治疗组48例联合应用血塞通与甲钴胺,血塞通注射液30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3次/周,4周后改口服血塞通片100 mg,3次/d,同时口服甲钴胺片500μg,服用8周。对照组42例单用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3次/周,4周后改口服,500μg,3次/d,服用8周。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CV的改变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与血塞通联合应用是治疗DPN的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黄连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其对血Hcy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在健康宣教、控制饮食、控制血糖、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观察组同时给予甲钴胺片和黄连素片口服,均连续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otal tymptoms tcore,TSS)评分,应用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61.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感觉异常均明显改善,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T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Hcy、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cy水平虽较观察组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连素和甲钴胺是治疗DPN有效、可行的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DPN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维生素D、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n=21)给予甲钴胺治疗,B组(n=21)给予甲钴胺联合维生素D治疗,C组(n=22)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维生素D、甲钴胺治疗。治疗4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SS评分下降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程度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维生素D、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