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构建专科病证中医护理特色方案并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13个常见专科病证中医护理特色方案,由多部门协作将此方案应用于中医护理门诊。结果 方案应用后,中医护理门诊就诊量、各项中医护理技术实施量较方案应用前有明显增长,常见病证中医特色护理实施效果优于方案应用前,患者对中医护理门诊的满意度评分高于方案应用前。结论 专科病证中医护理特色方案的构建及临床应用增加了中医护理门诊就诊量,提升了中医护理实施效果,提高了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与发展提供策略。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矩阵分析。结果 "中医护理方案"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护理操作梳理和整合;国家政策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中医护理方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遇。结论 "中医护理方案"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中医护理方案"得到良好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媛  王莉 《上海护理》2020,20(10):52-54
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包括:成立中医护理质控小组,选派专人负责中医护理工作及分层对工作人员培训中医知识等。通过实施以上措施,《52个疾病中医护理方案》正式实施48个;自拟并实施中医护理方案6个,临床实际执行中医护理方案54个;护理操作中医适宜技术由2013年的20种增加到2018年的34种;单个中医适宜技术的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等。可见,相关措施不仅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而且促进了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包括中医护理管理组织建立、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制定与培训、中医护理查房与会诊落实、中医单病种护理、中医诊疗仪器的规范使用与培训考核、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临床实践、中医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举措创新等。结果:从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中医护理质量均分由21.63分上升至94.50分;撰写中医护理论文20余篇,立项省厅、局级中医护理课题15项,成功举办省级和国家级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4次;患者满意度由80.50%上升至96.52%。结论:加强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实践,能有效提升中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医政司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在梳理、验证和优化各地有效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13个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1],已由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是其中之一。我科于2013年6月开始将胸  相似文献   

6.
梁清芳  张先庚 《护理研究》2013,27(8):767-768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社区养老院实施的疗效,寻求老年人最佳养老护理措施,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方法]从生活起居、情志、饮食、运动养生、中医特色护理技能5个方面进行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老年人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前后SF-36总分及6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社区养老院老年人中的应用疗效确切,且具有简、便、廉等优点,能较好地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皋忠岚 《全科护理》2013,(24):2275-2276
[目的]介绍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发扬中医护理特色的体会。[方法]应用前先予以理论、操作培训,制定相应操作常规、流程等准备工作;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施分为未病防病、辨病施护、既病防变3个方面;建立中医护理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结果]护士认真运用中医护理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护理技术操作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互补,使医、护沟通更通畅,医、护、患交流无障碍。[结论]护理部在应用推广中医护理技术中充分发挥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使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得到传承和发展,符合中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方法我院中医科现有护理单元2个,开放床位80张,护理人员32名。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中医护理技术推广计划,建立规范化中医护理培训体系,量化考核方案,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例数、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中医护理工作中,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可有效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并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建立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标准,每月采取不定时检查和集中考核方式,通过对护士进行提问、查阅相关资料、测评患者满意度等方法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后,医院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质量检查分数及护士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较前明显提高,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护士能够充分运用丰富的中医护理知识及熟练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服务,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促进了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李红  李涛  任玉珍 《全科护理》2014,(15):1404-1404
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在综合医院的应用。通过在相关科室实施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经过系统化培训学习,我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认识有所提升。中医护理方案在综合医院的临床应用需要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的培训,从而加大中医知识的传承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人文素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方法将学生在校期间分为3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特点,制订护理实践和中医人文培养目标,建立融合中医人文特色的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制订管理方案、加深课程内涵、改进教学方法及保障教学质量。结果课程体系实施后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得分高于实施前(P<0.01),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中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就业率保持在75%以上。结论融合中医人文特色的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总体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中医人文教育素质,有利于促进校内护理实践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黄裕 《当代临床医刊》2016,(1):1881-1882
目的探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下发的《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针灸、推拿、脊柱骨科2014年8~11月收治的29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中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结果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既能提高患者常见症状的施护效果,也能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好,对临床积极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涛  毕怀梅  陈祖琨 《全科护理》2016,(18):1851-1853
对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做梳理探讨,剖析其特色内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参考,从而完善中医护理方案,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其实践成效。方法?我院于2020年6月开始在优质护理服务基础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模式,2020年1~5月为实施前,2020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常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在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两组各选取80名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2.5%提高到了97.5%;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实施前,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将中医特色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相融合应用后,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改善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与优质护理相结合开展,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疾病状态,有力推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关键词】中医护理;特色;优质护理;实践与成效。将中医特色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相融合开展的护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扬中医传统文化资源,彰显病区中医护理地位,创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临床护士针对性培训特色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开展中医个案护理查房和疑难病例护理会诊,建立特色中医专科护理质量监控体系,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为准绳,从患者的入院一直贯穿到出院,不断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成效来改进创新护理模式[14],实现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有序融合应用,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15]: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工作,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发扬中医文化,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积极开展应用将是未来医疗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梅花  张雅丽 《护理研究》2015,(2):231-23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我院实施的13个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和培训需求情况。[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8个科室15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于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得分为(4.21±2.7)分,但对于13个疾病的知晓率不高。护士对常见证候要点、特色技术的培训需求较高,得分分别为3.69分±2.3分、3.47分±1.7分;护士对常见疾病施护和健康指导的需求相对较低,得分分别为2.89分±2.6分、2.86分±3.4分。[结论]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程度较高,但是对相关中医知识认知不高,需加强中医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验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我院骨伤科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案,验证其普适性和实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11月在我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的护理均严格按照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实施落实。负责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护士,均接受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症状、实施主要的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对患者腰腿疼痛、肢体麻木和下肢活动这三大主要症状,辨证施护落实100%,8种中医护理技术得到应用,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和肢体麻木情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能积极推动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开展,能有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老年失眠症患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方案,旨在改善老年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促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使用。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老年失眠症患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45。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基础护理、情感支持、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干预计划、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效果评价)、18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老年失眠症患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方案科学性高、可操作性强,可为临床开展老年失眠症患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从中医辩证施护及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医护理评估、中医护理诊断、中医护理计划以及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在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中,应该充分运用中医辩证施护,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并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保持和发扬中医医院中医护理特色,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方法对临床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专项推广计划,开展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设定推广项目,建立量化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效果与2008年比较,2009年中医护理技术项目由原来的9项增至13项,临床使用适应证明显拓宽,年度工作量增长230.85%,年度经济效益增长153.50%,病人满意度为99.14%,撰写中医护理论文由8篇增至31篇,申报中医护理新技术由0项增至4项、中医护理科研课题由1项增至5项。结论护理部在推广中医传统护理技术中有明显的优势,量化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对护士起着正面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促进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正确性、内涵性。方法 分析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结果 为梳理、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结论 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充分发挥自身护理优势,在中医护理方案地实施上扬长避短,做出特色,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