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诊治的重要于段之一,静脉输液方法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包括外周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以及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在恶性肿瘤病人内科治疗中,因可避免化疗药物的强刺激性和反复穿刺而造成的外周浅静脉严重损伤甚至不可逆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肿瘤治疗能顺利进行。通过实践和观察,证明锁骨下静脉置管可以为肿瘤化疗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和控制肿瘤生长。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化疗药物外漏致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我们采用了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通过对126例肿瘤病人化疗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英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38-1139
静脉输注药物已成为目前最普遍的给药途径,据吴勤统计,70%以上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注射治疗。静脉输液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包括外周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以及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在肿瘤护理工作中,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机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笔者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妇科恶性肿瘤常需要进行多疗程化疗,在临床上,给患者实施静脉化疗时,尽量选择远离关节,局部平坦,回流畅、管径粗的静脉进行穿刺,以确保化疗药物不外渗,化疗顺利完成。然后,临床实践中,常常会遇到静脉不显露,肥胖、水肿或经多疗程化疗,手背静脉破坏严重的患者,我科2006年4月~2008年4月将穿刺困难的患者在手指静脉穿刺,经妥善固定行化疗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四种静脉穿刺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静脉输液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为减少肿瘤患者长期化疗输液、反复穿刺、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对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不同要求分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外周浅静脉套管针留置及外周浅静脉钢针一次性输液,进行跟踪观察,在置管成功率、技术要求、液体流速、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有了一定的认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dpherally lnsen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技术。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逐渐在肿瘤化疗、静脉营养治疗等患者中广泛应用此项穿刺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有效的中心静脉输液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从手术到化疗,静脉是给药、补充营养及液体的必经通路,然而化疗药物对局部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使静脉硬化,萎陷变细,甚至静脉阻塞。故在化疗期间正确选择血管,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做好针对性护理,即做好手背静脉网及指背静脉的交替使用和保护,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讨论化疗期间指背静脉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从手术到化疗,静脉是给药、补充营养及液体的必经通路,然而化疗药物对局部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使静脉硬化,萎陷变细,甚至静脉阻塞。故在化疗期间正确选择血管,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做好针对性护理,即做好手背静脉网及指背静脉的交替使用和保护,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着重讨论化疗期间指背静脉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吕夏丽  马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03-30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向心静脉穿刺,但是,对于一些长期输液、化疗以及老年体弱或幼儿患者很难一次穿刺成功,近半年来我们通过在25例患者的手足背端静脉进行反向穿刺从而大大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液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包括外周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以及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在白血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机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治疗不能顺利进行。我科2004年4月-2006年5月共置管22例,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化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手背逆向静脉穿刺在化疗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比较逆向静脉穿刺和顺向静脉穿刺的各项指标。结果,与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和输液速度达标率,且未发现输液肢体肿胀等情况。结论化疗患者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内科病人经常需要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晚期瘤病人常有营养不良,需输注营养液和液体,多次静脉穿刺后,使末梢静脉穿刺越来越不易操作,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给病人造成痛苦,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办法,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的操作,不发生静脉炎,患肢体可以自由活动,并可下床,减少了  相似文献   

13.
PICC在肿瘤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50例肿瘤患者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导管末端46例位于上腔静脉内,2例插入右心房,2例住于颈内静脉;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毒性作用,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静脉给药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但在治疗中常因化疗药物刺激使静脉发红、疼痛、硬化甚至闭塞,导致静脉管道建立困难,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我们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对正常静脉管道难以建立的患者,给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为长期禁食患者进行肠外营养;为癌症患者进行化疗不仅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还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腋静脉置管穿刺点在锁骨内2/3与外1/3交点下方4—5cm处,向胸锁乳突肌下端外侧缘方向。结果本组35例除1例不成功后改为颈内静脉置管。34例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达97%。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导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论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固定,易护理,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好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施建云 《当代医学》2008,14(22):143-143
目的 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比较逆向静脉穿刺和顺向静脉穿刺的各项指标.结果 与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和输液速度达标率,且未发现输液肢体肿胀等情况.结论 化疗患者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肿瘤患者从手术到化疗,静脉是给药物、营养及液体补充的必经通路。然而化疗药物对局部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使静脉硬化、萎陷变细Ⅲ;加之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及渗漏性损伤。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为此,加强对化疗患者静脉的保护措施,增加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在卵巢癌术后腹腔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卿 《上海医学》2000,23(8):489-490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手术后进行腹腔化疗的给药装置。方法 卵巢癌患者进行术后腹腔化疗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给药。结果 45例卵巢癌患者术后280次腹腔化疗。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具有手术简便、易操作,无需术前麻醉,安全性好,病人满意,成功率高(一次穿刺成功275次,成功率达98.2药换位穿刺后全部成功)的优点。结论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对卵巢癌患者术后进行腹腔化疗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2年来对周围静脉不明显,不易穿刺并需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以及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的病人选择性的采用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射入硅胶管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本文对这一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作以下介绍。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朋例,女22例,年龄17岁~60岁。均为右颈穿刺。其中因硅胶管脱出或需再次置管而同侧同点穿刺者5例。同侧同点反复穿刺二次者2例,反复穿刺三次者2例,同侧同点反复穿刺四次者1例。本组50例中穿刺射管成功47例,成功率为94%。硅胶管保留时间最长者45天,因停止输液而拔管。时间最短者2天,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 采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对148例不同血管条件的输液患者进行浅静脉穿刺操作。结果 根据浅静脉的穿刺部位、静脉条件、年龄特点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穿刺时采取不同的送管方式均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正确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各种药物及时、安全、可靠地应用,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