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在婴幼儿脑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3例脑瘫婴幼儿作为脑瘫组,33例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行DTI检查。观察神经纤维束的改变,研究DTI成像特点及其与脑瘫的相关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脑瘫组和对照组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FA)值。结果 33例脑瘫患儿中,23例伴有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神经纤维束稀疏、中断及走行异常,10例患儿神经纤维束改变不明显;脑瘫组患儿感兴趣区的FA值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DTI异常表现与脑性瘫痪具有相关性,DTI检查有助于对婴幼儿脑瘫做出早期诊断,为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方法: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2周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测试对照分析。结果:脑瘫患儿康复治疗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智力发育指数(MD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可以作为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评估的一种方法,但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9,(4):600-60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查入组帕金森研究组27例,其中震颤型12例,强直型15例,筛查对照组22例,均排除抑郁、焦虑及痴呆。分别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强直型组与对照组、震颤型组与对照组及强直型组与震颤型组进行感兴趣区DTI对比,感兴趣区为内侧苍白球、外侧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底核、黑质、红核、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蚓部、小脑齿状核、小脑扁桃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灶侧壳核、尾状核、黑质、小脑扁桃体、小脑齿状核FA较对照组低,ADC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强直型组尾状核FA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震颤型组壳核及小脑齿状核FA值下降,ADC值升高。与震颤型组比较,强直组小脑上脚FA值高。结论 DTI技术对PD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壳核、尾状核、黑质参与传统STC通路(纹状体-丘脑-皮层通路),小脑齿状核参与了CTC通路(小脑-丘脑-皮质通路),尤其在震颤型患者中作用更大,尾状核在强直型患者中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梗死以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判断患者疾病分期的有效性。方法:以本院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9例脑梗死者为研究组,对比组为随机抽取60例同期入院行健康检查者,将研究组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发病至检查时间在6小时以内)以及急性组(时间为7~24小时),组人数分别为25例、34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比较正常者与疾病者病灶以及健侧对应区域FA值得差异,观察不同发病时期研究组患者梗死区域FA以及ADC值情况。结果:脑梗死者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脑梗死区FA值均较正常者低,且急性组梗死区FA、ADC值均低于健侧,而超早期仅ADC值梗死区低于健侧(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有效诊断脑梗死,判断患者脑内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MR检查未见异常的足月婴幼儿按照年龄段分为6组(0~28天组6例、29天~3个月组6例、4~6个月组5例、7~12个月组13例、13~18个月组9例、19~24个月组9例),分别行DTI检查,测定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平均弥散系数.感兴趣区(ROI)包括周围白质(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和深部灰质(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分析DTI参数值在婴幼儿脑髓鞘发育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豆状核及尾状核除外,脑其余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增高;脑所有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0.74,P<0.001),且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样降低.各年龄段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是不完全相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365、96.413,均P<0.001).结论 DTI可以评估24个月内正常婴幼儿的脑髓鞘发育状况,其中各向异性指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反映了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段脑髓鞘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改变,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7例AD病人及17例对照组被试进行DTI检查。测量默认模式网络各种子点的FA值及脑白质纤维束感兴趣区的FA值。结果 AD组默认网络各脑区FA值较对照组均减低;联络系(双侧扣带束前、后部)、连合系(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投射系(内囊前、后肢)的感兴趣区FA值较对照组均减低。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老龄化组相比,弥散张量成像存在着特殊改变,能够为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有效的功能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穴位药物注射配合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优化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物理治疗方法,对照组36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各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肯定了局部穴位药物注射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中的临床疗效,尤以局部穴位注射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局部穴位注射能显著增加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功能的部分代偿或完全代偿,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早期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智力、语言及运动发育,减轻残障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循经针灸推拿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以及血清IL-6与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 0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6.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0. 5±0. 3)分与(0. 7±0. 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运动发育评分(3. 6±3. 1)分与(4. 7±5. 0)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评分以及运动发育评分,且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IL-6与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Gesell发育量表在婴幼儿脑瘫治疗前后评估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该院诊治的婴幼儿脑瘫患儿100例,从运动、语言、认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康复治疗及早期干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患儿治疗前后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等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分级。结果偏瘫型患儿大运动、应物、言语及应人评分显著高于痉挛型双瘫型、不随意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P<0.05);痉挛型双瘫型患儿细动作评分显著高于偏瘫型、不随意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P<0.05);脑瘫患儿治疗后大运动、细动作、应物、言语及应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脑瘫患儿治疗后发育月龄水平(DA)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患儿治疗后发育商水平(DQ)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中患儿等级越高,DA及DQ水平越低(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瘫患儿功能障碍分布存在差异,患儿经系统治疗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能了解其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25-62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物理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E区(走跑跳)评分,以及被动踝背伸角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MFM-88之D区、E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被动踝背伸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实施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认知、言语、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