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士与病人及其亲属、陪人之间的沟通。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护理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也是病人。因此,护士必须加强与患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了解患的心身状况,向患提供正确的信启。实现护士为患服务,降低患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理状态.促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使病人更好地协同我们共同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有效的护患沟通,可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护患沟通的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学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为探讨护患沟通的技巧,对我院20位糖尿病患者充分实施护患沟通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加强护患沟通 预防护理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预防护理纠纷。方法 通过了解在进行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微笑服务,改进沟通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消除陌生感,缩短护患间的距离,取得与病人家属的信任。结果 进行微笑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预防纠纷的首要因素。结论 针对病人的需求,对病人做到微笑、热情和周到的服务,理解病人,与病人沟通,达到减少摩擦,预防纠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病人的语言交流,提出非语言交流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一是规范仪表,沟通的前提。二是面部表情,沟通的前提,三是适当触摸,密切护患关系。四是体语言语,保持一致。结果:在护患沟通中,形体语言通常发生在言语交流的同时,是人们内心感情的流露,易被患者所理解,能增强护患沟通效果。结论: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有着重要作用,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有效地使用自身形体语言,并掌握它的技巧和方法,就能更好的和病人交流,给病人带来美好的心态,帮助病人战胜自我,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6.
礼仪服务及文明用语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114-116
回顾总结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礼仪服务和文明用语进行护患沟通的经验和技巧。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礼仪服务和文明用语进行护患沟通,建立新型、和谐的护患关系。应用文明用语和礼仪服务进行护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适应于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可增强护患之间的亲和力,避免护患间潜在的冲突,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护患沟通 减少急诊科护患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急诊科护患沟通,预防护理活动中护息纠纷发生的措施。方法采取“三强化教育”,规范服务行为,做好急诊住院病人回访。结果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只有加强护患沟通,才能及时化解护理工作中的矛盾,减少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翠梅 《山西医学教育》2006,(1):64-64,F0003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了密切护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我认为。做为一名护师应该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护患沟通。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从以下几点予以简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介绍预防护患纠纷的方法。方法采用统计学对我院50例病人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医疗收费、服务态度、业务素质、法律知识、沟通障碍。结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法律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可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其中加强护患沟通是预防护患纠纷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展护患沟通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蓉华 《西部医学》2008,20(6):1317-1318
目的了解和探讨开展护患沟通实践的效果。方法通过制度规范,培训提高和考评考核,把护患沟通列入护理工作常规认真贯彻执行。结果医院的服务形象和声誉得到提升,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和医疗投诉大大减少,医院门诊与住院人次分别提高了66.7%与114.3%。结论实施护患沟通,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建立了互信,患者充分配合治疗,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小丽  李侠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37-738
护患关系是护理实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而护患沟通则是构筑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卫生服务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升华,加强护患沟通,正确处理护患关系越来越成为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护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护士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实习期间加强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正确的护患沟通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生 《右江医学》2003,31(5):497-498
护理职业的重大课题之一是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而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沟通 ,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住院病人进行调查 ,根据病人的需求 ,探讨与病人沟通的一些技巧与方法 ,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从而提高护患沟通水平 ,不断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满足病人高层次的需要是促进整体护理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输液病人是个临时的群体,也是医院的一个窗口,由于护患关系陌生,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护士如何处理好与门诊输液病人的关系是门诊护士的必修课。笔者根据十几年门诊工作的经验,认为要提高门诊输液病人对护士服务满意度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郑月玲  赵秀花 《新疆医学》2005,35(4):131-13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当前,护患关系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人们就医时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病人不但可以选择医院,而且可以选医生、选护士。在整个治疗期间病人有了更多的知情权,拒绝或接受某种治疗或护理的特权等,同时由于病人法律意识迅速增强,越来越多的病人认为医疗护理不当应诉诸法律,致使护理纠纷逐年增多。据调查,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护患沟通不当而致使护患关系紧张所致。因此,沟通则成为护患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浅谈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病人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患者实施护患沟通,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改善输液环境,规范护理服务沟通流程。  相似文献   

16.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没有护患沟通就不能建立良好的扩患关系,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沟通的意识:现代护理观念是以病人为中心。护患关系的形式从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参与型,这种新型护患关系形式把护士与病人置于平等地位,要求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必须尊重病人,平等相待,互相信任,只有确认这样的服务角色,才能架起护患之间的沟通桥梁。2沟通的方式2.1非语言的沟通:是指人的仪表、体态、行为语言,是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患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作为现代护理人员如何通过与患者良好沟通,实现整体护理的目标,是现代护士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就护患关系概念、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的形式、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粗浅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每个护理人员对沟通的意义和概念有所认识,在护理工作中与病人沟通时,根据沟通原则,有意识运用一些沟通技巧,搞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等新的护理理念的涌现,护患沟通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护患沟通是促进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途经,其效果受到诊疗过程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主要分析护士因素对护患沟通效果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护士相对于病房护上与病人接触少,而对于需要乎术的病人最关键的治疗在手术率进行。目前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涉及到多科护理业务,包括手术窜。随着病人对怯疗护理服务期望值的提高,护理职责范围相应的扩展,越来越多的护患沟通技巧应用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因而,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体现出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患沟通的方法 ,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患者实施护患沟通,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改善输液环境,规范护理服务沟通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