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85-686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围术期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臀肌挛缩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并长期随访观察。结果其中30例经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训练1~3年,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术后及时正确的护理、康复指导及坚持长期不懈的训练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125例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对125例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患儿术前术后护理疗效的观察,探讨改良微创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特殊护理方式,提出臀肌挛缩症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臀肌筋膜挛缩症患儿进行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对生命体征、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管的严密观察,做好改良微创术式的特殊体位护理,加强康复功能训练等护理措施。结果 获得随访125例,效果评价为优116例,占92.8%;良7例,占5.6%;差2例,占1.6%。结论 改良微创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综合征的护理有其特殊性,体位护理最为重要,适当的体位可有效防止切断的挛缩组织再粘连,科学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康复指导,是使患儿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臀肌挛缩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共39例双侧臀肌挛缩症患者,手术前予以心理支持,常规准备,术后予以科学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9例患者,随访6~8个月,髋关节功能均得以恢复。结论:围手术期科学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功能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臀肌挛缩症微创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华  谢慧  仲冬蓉  尹敏  叶斌 《淮海医药》2006,24(3):225-226
目的总结30例臀肌挛缩症微创 功能锻炼法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术后病情观察、功能锻炼等各项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0位臀肌挛缩症患者成功康复,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 功能锻炼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微创剥离刀,使手术创口只有3 mm,通过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正确的康复锻炼指导提高了该手术的成功率,杜绝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臀肌挛缩症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共12例双侧臀肌挛缩症患者,手术前予以心理支持,常规准备,术后予以严格的锻炼和合理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随访6~12个月,髋关节功能均得以恢复。结论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方法和严格的功能锻炼在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功能康复的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臀肌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臀肌松解术治疗64例臀肌挛缩症患儿,术中单纯切断加部分切除纤维挛缩组织,术后早期进行并膝屈髋功能锻炼,防止粘连。结果:本组术后获随访5个月-10年,优良率98%。无复发病例。结论:本术式治疗臀肌挛缩症有明显优点: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小儿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钊  刘燕京 《河北医药》1998,20(5):259-260
探讨手术结合康复医疗治疗小儿臀肌挛缩症及疗效评定。方法;采用手术松解或切除挛缩增厚的臀肌纤维组织。术后坚持恰当有效的功能锻炼。随访1-5年。结果;所有患儿双下肢,髋部功能及行走步态恢复正常。无复发病例。结论;本病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蔡笑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43-34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50例患儿行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全部康复,全部没有出现并发症。出院后对患儿进行随访3~6个月,功能恢复达到满意效果,髋关节无出现弹响。结论对患儿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与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它不但能减少并发症,而且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度(Ⅲ度)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治疗,对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症状进行分析,评估重度臀肌挛缩症手术松解的疗效.结果 本组85例患者平均年龄(13.6±8.3)岁(4~24岁),12例在髋关节囊后外侧切开松解后Ober's征阴性,73例患者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术后效果良好.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年(6个月至6年),随访结果总体优良率为94.12%(80/85).结论 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是治疗重度(Ⅲ度)臀肌挛缩症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臀肌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治疗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该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16例,均行臀肌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通过对患者术后的跟踪随访,评价该术式对重度臀肌挛缩症的疗效。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1~3年,平均2.5年。疗效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为93.75%。结论应用臀肌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治疗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可使臀肌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同时重建臀部肌力,是青少年重度臀肌挛缩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患者在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射频消融松解挛缩组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27例(47髋)臀肌挛缩症患者。所有患者臀肌挛缩的严重程度参照贺西京等级评定标准:II级(中度)40髋,III级(重度)7髋。均应用关节镜监视下射频消融松解挛缩组织。松解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以及对运动的影响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45.5 min。术后1例出现伤口渗血(无感染),1例切口积血,经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根据臀肌挛缩功能综合评价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20例(37髋),良5例(6髋),可2例(4髋),47髋优良率91.4%。结论 在关节镜系统监视下射频消融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疗效佳、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334例663侧臀,术后早期集体功能锻炼。结果:全组患儿术后均获得4年以上随访,髋关节活动正常,下蹲划圈试验阴性,步态正常。结论: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术式简单、安全,创伤小,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黄伟  张新涛  张文涛  辛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07-180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对我院臀肌挛缩症76例146髋,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26个月,平均16个月.优65例,良11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夏斌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213-1213
目的 探讨一种更适合于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54例臀肌挛缩症选择大粗隆后上方斜弧型切口。结果 通过对术后并发症的调查结合32例随访进行分析,大粗隆后上方斜弧型切口未见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大粗隆后上方斜弧型切口能满足各种程度的臀肌挛缩松解术,且直视下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32例臀肌挛缩症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5个月)。结果 32例患者术后以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对运动的影响为评价标准,其中优30例,良2例。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能满意地完成臀肌挛缩症的治疗,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臂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处理。方法:通过对845例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随访835例术后病例,优685例(82%);良119例(14.2%);可29例(3.4%);差2例(0.2%)。结论: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疗效满意,反复的苯甲醇注射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手术切口、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术中坐骨神经的保护在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治疗中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臀肌挛缩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臀肌挛缩症施行大切口及纤维挛缩带切除.120例臀肌挛缩症施行小切口纤维束状带切断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大切口优90例,良13例,差0例。小切口优105例,良15例,差0例。结论小切口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是由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引起的臀部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位的临床综合症.本科自2000年4月至2005年4月收治45例臀肌挛缩症,术后随访1~2年,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独创的微创术式治疗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并探讨此术式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臀肌挛缩症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有臀部肌肉反复多次注射药物的病史,并具有外“八”字步态、膝呈蛙式蹲位、跑跳受限、划圈征及交腿试验阳性、Obet’s征阳性等典型的臀肌挛缩症的临床表现。根据臀肌挛缩症的分级标准,将39名分级为Ⅰ、Ⅱ、Ⅲ度的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屈髋屈膝功能锻炼,防止粘连。结果Ⅰ度患者9人,Ⅱ度患者25人,Ⅲ度患者5人全部行微创手术治疗,有效率100%,优良率97.4%。结论应用该术式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臀肌挛缩松解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海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06-2206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松解术的护理。方法:分析5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术前护理主要包括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保持正确的体位、并膝、屈髋、屈膝。密切观察病情,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防褥疮护理。术后功能锻炼包括步态训练、并膝下蹲训练、交腿训练,并坚持巩固训练等。结论:合理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早期恰当的术后功能锻炼。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永久性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