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白血病比较少见,据国内文献统计到目前红血病与红白血病有67例。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们在毕业实践中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红血病通过白红血病转变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本院曾收治一例急性红血病,经5个疗程化疗,转为急性红单核细胞白血病,现报道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农民。1986年下半年起间歇性齿龈出血,未检查,仍劳动。1987年9月起鼻塞、咳、伴乏力头昏,日益加重,低热  相似文献   

3.
红血病常通过红白血病转变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本院新近收治1例急性红血病,经化疗5个疗程后,转变为急性红单细胞性白血病,现报道如下: 沈某某女性,40岁,务农。1986年下半年起间歇性齿龈出血,未进行任何检查,能胜任一般劳动。87年9月起鼻塞、偶咳,乏力头昏日益加重,伴低热37.8℃~38.2℃。于11月19日入院。查白细胞1.4×10~9/L,幼稚细胞8%,明显贫血,无出血征,左  相似文献   

4.
红白血病又称Di Gugoielmo氏综合征,属于白血病的范畴,是白血病中一个少见的类型,系红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系统同时呈恶性增生的疾病。在日本不同地区此病占各类型白血病的0.8%至0.1%。在我国,自60年代以来,相继有一些病例报告,但主要为成人病例,其中有郁氏的5例,杨氏的13例,曹氏的1例。1965年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综合的67例(包括郁氏和杨氏所报告的病例),其中有少数小儿的病例。我国成年人红白血  相似文献   

5.
红血病是一种单纯红细胞系恶性增生性疾患。本病颇为少见,1923年意大利血液学家DiGuglielmo首次报告了本病,命名为红血性骨髓增生症,认为是一种与白血病相对应的独立疾病。为了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区别,而改名为红血病。国内已有零星报告,新近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张××、女、34岁,农民。二月前不明原因高烧,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伴左上肢疼痛。经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二周后体温降为正常。但贫血、乏力、四肢骨痛日渐加  相似文献   

6.
红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一种少见的恶性增生性疾患,我院1972年3月~1974年10月先后发现6例。现报告如下: 6例红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关资料见(表1)。红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系统同时增生的混合类型的恶性疾患。1917年Di Guglielms首先报告1例。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到1965年止共报告67例。我院1972年3月~1974年8月在二年半时间内先后收治了6例,占本院收治的各型白血病的12.0%,占同  相似文献   

7.
红血病和红白血病均属白血病范畴,1959年以来,国内屡有报导,但以成人病例为多,儿童病例较少。我院儿科自1967~1980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342例,其中红白血病13例,占同期急性白血病的3.8%,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者9个月,最大者11岁,其中9月至3岁者6例,8至11岁者7例,以婴幼儿和年长儿多见。二、发病情况:多数发病较急,根据病史于3个月以内就诊者6例,4~6月者4例,7~12月者  相似文献   

8.
红白血病是白血病中一种少见类型,多表现为粒红两系增生,而表现为红细胞系统和单核细胞系统增生(红-单型)者较罕见.我院近10年来,在30例红白血病中仅见两例为红-单型,占6.6%.现报告如下:例1.男,62岁.因乏力、头晕2个月于81年3月2日住院.体检:T 37.8℃,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肤无出血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胸骨压痛(+).红细胞225万,血红蛋白7.58g,白细胞2200,血小板7.5万.骨髓象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红+早幼红细胞占30%,核染色质疏松,部分有巨幼样变,并  相似文献   

9.
红白血病是较为少见的以红细胞系列和粒细胞系列同时增生的白血病。自从19(?)7年意大利Di Gugliclmo报道1例以来,国外陆续有百余例的报告。国内截至1965年有89例,以后有为数不多的报道。本文就我院从1980年7月~1983年12月收治9例红白血病患者,其中1例红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红单白血病、1例红白血病并发血红蛋白H病,现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红血病1例报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罗小文,李翠贞,毛平红血病发病率占白血病的百万分之一[1,2],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红血病报道如下。患者男,42岁。面色苍白,反复牙龈出血2月余入院。体查: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均正常,重度贫血貌,全身浅...  相似文献   

11.
红白血病45例骨髓涂片的观察:对亚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45例红白血病骨髓涂片的观察结果,38例符合红细胞病的诊断标准。有7例不符合M6的诊断,其中2例为DiGuglielmo综合征,5例为急性红血病。并对这些亚型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4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和血液学表现,其中13例经近3年发展成急性白血病。讨论了MDS 的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改变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提出了难治性贫血与红血病相鉴别的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13.
紅血病     
红血病为血液系统中较为罕见之症,近年来已被确定为具有独立的临床特点的疾病,主要病变是骨髓中造红血细胞组织发生病理性增生。本病的临床特点,首先由意大利作者DiGuglielmo氏于1923年描述过。在国内自1962年亦有少数报导,我院内  相似文献   

14.
急性红血病     
红血病是一种骨髓内有核红细胞象白血病一样异常增生的恶性疾患。自从Di Guglielmo(1923)把它当作独立的疾病提出之后,阿根廷、比利时、英、法、德、日、瑞典及美国等相继发现本病。近年来我国亦陆续有些病例报告。但由于本病临床表现酷似白血病,且大多数病例嗣后终于转变为红白血病,甚至发展为真正的白血病,所以“红血病”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国内外学者意见颇有分歧。因此积累更多的病例并作深入的观察研究,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兹将作者所见两倒,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0月作者已对432例白血病与血型的关系进行过探讨,结果已于1984年中华血液学杂志5卷2期发表,现又积累了360例报道如下: 资料及来源此次病例资料分别来自我院、内医附院、包头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内蒙医院和内蒙253医院。 360例中,有急粒112例、慢粒26例、急淋155例、慢淋3例、急单53例、红白血病8例、红血病和浆细胞白血病各1例。年令:1岁以下者1例、1~10岁81例、11~20岁89例、21~30岁59例、31  相似文献   

16.
急性红血病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白血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是以原始粒(单)细胞和/或原始红细胞的异常增殖与成熟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1例急性红血病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1963~1973年我院住院的白血病共273例,总结分析如下。发病情况我院11年住院的白血病患者中,急性占221例,慢性占52例,急性与慢性的比例为4.5:1。本组273例中,急粒148例(占54.2%),急淋51例(占18.6%)急单13例(占4.7%),急性未定型4例(占1.4%),红白血病5例(占1.8%);慢粒51例(占18.6%)慢淋1例(占0.3%)。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我院1969年9月—1979年4月收治70例再障病人的79例次骨髓象分析。其结果,在慢性型再障中,增生良好者44例次,占55.6%,增生低下者31例次,占44.4%。在急性型再障全部增生低下。本组多数病例有红细胞系统减少(平均值为13.9%),但有18例再障表现为红系统增生,粒系统减少(平均值38.9%),巨核细胞减少,有49例次找不到巨核细胞。首次骨髓穿刺,可以表现为正常或因为在普遍性的造血障碍的骨髓中有灶性增生而表现为细胞增多,但细胞成分常表现为单核淋巴样细胞、装细胞、网状细胞以及组织嗜矸细胞增多。为了对骨髓的形态以及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必要时应进行不同部位的骨髓穿刺。  相似文献   

19.
血细胞形态学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但近年来,临床上常发现一些以贫血为主,或伴有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而骨髓增生活跃,红系统增生,并有细胞形态异常改变,用常规抗贫血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对于这一类血细胞形态学多相性异常的骨髓病,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新名称,如白血病前期,冒烟型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低原始细胞性白血病等。  相似文献   

20.
全髓白血病一例瑞安市人民医院内科(325200)林峰全髓白血病是指骨髓中红、白、巨核三系细胞同时增生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亦称红白巨核血病,外周血以出现幼红、幼粒和/或幼稚巨核细胞三系列同时异常增生为特征。本病颇为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