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6月采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3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12例。采用腹腔镜肝左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探查肝外胆管和右肝管,取出肝外胆管结石,缝合左肝断面胆管,不放置T管。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24例,左半肝切除12例,联合胆囊切除12例。手术时间130~180 min,平均148 min;术中出血量90~350 ml,平均190 ml。术后住院6~14 d,平均9 d。术后1例胆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后,胆总管内放置胆道支架减压引流,带引流管出院,术后28 d拔除引流管治愈。36例随访6~42个月,平均22个月,优30例,良6例,未见结石残留、复发。结论腹腔镜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2014-12-2017-04间郸城县人民医院采取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43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56. 32±25. 31) min,术中出血量(251. 63±28. 74) m L,住院时间(13. 55±3. 12) d,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4. 3±1. 1) d。切口感染和胆漏各1例,经更换敷料和充分引流后3~5 d痊愈。术后(21. 6±2. 4) d经T管造影未发现结石残留,顺利拔出T管。术后随访1~2 a,无结石复发患者。结论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少、残石率及复发率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左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1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为左肝内广泛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行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用时(182.6±36.3)min,术中出血(213.5±65.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5±8.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3±3.1)d。术后发生肝断面出血1例,胆瘘1例,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平均23个月,未发现胆道结石残留或再生。 结论:对于肝左叶广泛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技术与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67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全部67例患者合并左半肝或左外叶肝萎缩,腔镜手术方式包括左外叶肝切除48例、左半肝切除19例。其他腹腔镜下联合术式包括:胆囊切除术52例、胆总管探查术43例、T管引流术39例,胆总管一期修补术4例。手术切口长度(4.67±1.26)cm。术后发生胆漏3例,均经引流观察后自愈;1例因术后腹腔大出血合并胆瘘再手术治愈;肝脓肿1例,膈下脓肿1例,均经穿刺引流治愈。 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靠,术中应尽量取净其他胆道残余结石并连续紧密缝合左肝管残端。如结石已被取净胆总管的探查和T管引流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免切开胆总管治疗左肝内及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手术疗效.方法 对7例胆总管免切开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伴肝叶纤维化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断面胆管行胆道镜探查取石,手术时间145~295 min,术中出血240~750 m L,无输血.术后3~5 d左肝断面引流管均顺利拔除,无胆漏及腹腔内出血.1例胆总管有残余小结石,予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成功取出结石.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5~9 d,2个月后复查未见明显残余结石.1例因胆总管结石较多不易取出及结石有嵌顿导致手术失败,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论 胆总管免切开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及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23例难取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3例术中均碎石成功,其中22例一次性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5.7%;1例因结石数量较多,术后6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术。无胆道穿孔、大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4 d拔除腹腔引流管,5~7 d出院。术后4周常规行T管造影,夹管3 d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下结合胆道镜液电碎石术可显著提高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胆管结石患者49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左肝内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结果 29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解剖性左肝外叶切除(ⅡⅢ段),2例行左肝内叶切除(Ⅳ段),18例行左半肝切除(ⅡⅢⅣ段).所有患者均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11例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平均手术时间为226 min,联合LC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43 min.术中平均出血378 ml.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3 d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进食,7~12d 痊愈出院.患者术后复查MRI、MRCP未发现结石残留.随访47例,平均1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现结石再发.结论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左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临床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可行的新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及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30例腹腔镜胆道手术中经胆囊管残端、胆总管切开及术后经"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液电脉冲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346例一次性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占47.4%;31例一次性取净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占19.5%。术后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液电碎石治疗后全部治愈。术后胆漏3例,出血17例,无死亡病例及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符合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原则,腹腔镜下纤维胆道镜操作技术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对6例符合手术指征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行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并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肝外胆管探查。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17.5±89.4)min,术中出血(108.3±102.1)m L。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住院时间(12.7±4.8)d,残石率0(0/6)。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微创。  相似文献   

10.
免T管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6例。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8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95ml。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10d,平均7d。11例随访2~16个月,平均7.6月,优10例,良1例,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先行鞘内或鞘外半肝血流阻断后再切除左半肝,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右肝管结石一同处理,根据胆管情况选择放置T管或腹腔镜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后1个月均返院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者T管造影检查,此后每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必要时增加CT或MRI检查,了解有无结石残留等并发症.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7月.结果 5例患者中转开腹,25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全部采用阻断左半肝入肝血流后行肝切除术,其中鞘外阻断11例,鞘内阻断14例.手术时间为(158±85) min,术中出血量为(405±215) mL,术中输血2例.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未发现结石残留,其中5例行胆道一期缝合,3例放置T管.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发生胆汁漏,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引流后痊愈;术后1例患者出现膈下积液,B超定位下行穿刺引流;术后1例患者出血,出血量约500 mL,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5 ±2.3)d.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 ~12个月,无胆汁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查腹腔镜切除肝左外叶联合术中胆道镜免T管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合并(或不合并)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肝左外叶胆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合并肝外胆管5例,合并胆囊结石6例。采用腹腔镜切除肝左外叶及胆囊,选择左肝管残端为胆道镜进入通道,探查右肝管及肝外胆管,取出肝外胆管结石,缝合左肝断面胆管。结果全部病例得以成功实施,平均手术时间133.6min(110.0~18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9.7ml(85.0~355.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1 d(5.0~9.0)d,术后1例病人出现左肝断面感染,并轻度胆汁漏,带引流管出院,术后28天拔除引流管治愈,平均术后随访时间28.1 m(9.0~48.0)m,未见结石残留、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腹腔镜切除肝左外叶联合术中胆道镜免T管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合并(或不合并)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应用胆道镜在治疗肝左外叶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对23例肝左外叶为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检查及取石,其中9例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1例,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7例,合并肝左内叶结石3例。结果 23例病人均成功行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并通过肝断面胆管经胆道镜对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检查、取石,9例病人通过胆道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11例病人联合胆囊切除,3例病人通过胆道镜取出肝左内叶结石。所有病人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142~188 min,平均(157±27)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50 ml,平均(240±52)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3 d,平均(1.7±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13 d,平均(9.0±2.2)d。术后1例病人发生肝断面渗血,2例病人发生胆漏,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病人3~24个月,均未见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左外叶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疼痛轻、恢复快、残石率低的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老年性肝内外胆管结石 2 0例 ,显露肝门 ,切开胆总管 ,取石 ,胆总管均放置T形管引流。结果 :2 0例手术均获成功 ,1例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 ,术后 6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治愈。 1例 16d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 ,开腹引流治愈。结论 :老年性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手术 ,患者创伤小 ,安全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38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8.6±12.4)min,术中出血量(155.6±13.4)m L,住院时间(12.3±1.2)d。切口感染2例,经更换敷料后7d愈合。胆漏1例,经充分引流后5 d痊愈。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4.3±1.1)d。1例结石残留患者于术后2个月用胆道镜经T管瘘管取出。T管拔出时间(21.6±2.4)d。随访1~2 a,无1例结石复发。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并发症少、残石率及复发率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区域性控制左半肝入肝血流情况下,运用多种器械对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255min(平均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0mL(平均225mL),术后第1天自行下地活动,术后1~2d拔除胃肠减压管、进食,术后1周左右(平均7.1d)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和可行的,同时具有微创的优势,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161例胆管结石。结果 16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3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4~6 d痊愈。术后住院7~12 d,平均9 d。术后6~8周拔除T管,4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二期胆道镜取石成功。161随访1~17个月,平均6个月,B超或MRCP复查未发现肝外胆管狭窄,无黄疸、结石复发、胰腺炎等。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应用腔镜技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合理应用. 方法应用腹腔镜结合十二指肠镜和纤维胆道镜治疗9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6例,左肝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主要术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EST(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54例)、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术(5例). 结果 96例中,93例术后复查无残留结石.4例出现少量胆漏,平均10天内自愈,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2例由于存在高位胆管狭窄,1例由于肝门部严重粘连水肿. 结论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可行,合理应用多种腔镜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可以达到安全、有效和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15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再切开胆总管,用特制的腹腔镜胆总管取石钳取石,胆道镜主要观察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残余及是否通畅,必要时经胆道镜取石。结果:术后拔T管时出现胆漏3例,1例术后10d T管自胆总管脱出至腹腔,1例术后24h胆漏达400ml,6例中转开腹,余均痊愈出院,无残石及术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吻合后立即经胆囊管插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2年10月92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吻合术,吻合后行胆道造影,术中发现胆道损伤、结石残留及时处理。结果术中造影显示74例吻合满意,吻合口漏6例,胆总管下段穿孔5例,右肝管漏2例,结石残留5例。吻合口漏及右肝管漏镜下补漏成功;胆总管下段穿孔5例开腹修补漏口;5例结石残留开腹直视下取净结石。92例术后均无胆漏、腹腔感染。78例随访1~72个月,平均20.6月,无胆管狭窄,2例术后30个月结石复发,1例术后12个月结石复发,EST取石。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吻合术中可及时发现胆漏、结石残留,避免术后胆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