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唾液尿素酶检测法HPS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版"(HPS),在2008年6月至9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保健院35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初诊患儿进行唾液检测,其中27例同时接受13C-UBT试检;同时对100例体检的小学生进行HPS检测。结果35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儿HPS阳性率为88.57%,其中27例接受13CUBT试验阳性率为25.92%;100名体捡儿童HPS阳性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显着(X2=24.57,p<0.01)。结论唾液中存在高幽门螺杆菌检出现象,说明在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常见,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尤为严重。患病儿童个体发育不良和同年龄的儿童相比,体重身高都要差一些。亚洲儿童个体发育和欧洲儿童相比,身高、体重都比较小一些。经过长时期临床的观察发现这些症状和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法(HPS)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唾液螺杆菌抗原检测法(HPS)在口腔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法HPS,对2008年6月~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6个单位共288例进行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第1组129例,为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经根除治疗后4周以上,接受13C或14CUBT复查者;第28组126例,为初诊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同时,进行WS银染、RUT或14CUBT检查;第3组33例,为无消化道症状的对照组,均接受14C-UBT检查。结果288例中HPS阳性217例,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97%、73.02%和81.82%。288例中13C和14CUBT、RUT、WS银染阳性共118例,其中93例HPS阳性,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8.64%、70.15%和100%。结论唾液中存在高幽门螺杆菌检出现象,口腔可能为幽门螺杆菌除胃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定植地,口腔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炎症密切相关。口腔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有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的初诊患者(A组)80例、确诊为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根治1个月后复查的患者(B组)60例和同期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C组)40例作为观察对象。三组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A组、B组、C组三组HPS阳性率及14C-UB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两两组间比较,HPS阳性率及14C-UB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C-UBT阳性患者中,A组(56例)、B组(31例)、C组(4例)HPS阳性率分别为85.71%(48例)、90.32%(28例)、100.00%(4例),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
邝炎波  周才  王淑珍 《广东医学》2008,29(1):118-12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消化道症状及呼吸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70例有消化道症状或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抗原),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0例儿童粪便Hp抗原阳性47例,阳性率为17.41%;腹痛患儿Hp抗原阳性率为19.15%,胃炎患儿Hp抗原阳性率为22.90%,呼吸道感染患儿Hp抗原阳性率为15.31%;儿童Hp抗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结论腹痛、胃炎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Hp感染率较高,呼吸道感染可能与Hp感染有关,儿童Hp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方法 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875例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并分析结果.结果 875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6.9%,男童感染率38.9%,女童感染率34%,学龄前感染率19.0%,学龄期感染率30.4%,青春期感染率51.1%,父母幽门螺杆菌阳性而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76.5%;标本收集不规范阴性者79例,在间隔1 W后二次复查阳性者12例.结论 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递增,男女感染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父母幽门螺杆菌阳性儿童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尚勤  孟丽秋 《医学综述》2005,11(10):952-953
目的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组为41.1(106/258),对照组为41.8%(97/23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且各不同症状组与对照组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亦无明显不同。反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与阴性者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52.2%(106/203)、53.0%(152/287),相对危险度为0.986,二者无相关联系。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消化不良之间无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7.
陆雷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06-1907,1923
目的:为了分析饮食从业人员感染和传播胃幽门螺杆菌的风险。方法:利用PCR技术对从事饮食行业的人员255例(包括炊事员、饭店服务员)唾液中胃幽门螺杆菌特异性Cag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胃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3.1%(161/255);男性中胃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46.2%(61/132),女性中胃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81.3%(100/12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35岁以上者胃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50.0%(50/100),35岁以下者胃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1.6%(111/1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饮食行业的人员中存在较高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性及其传染性,尤其是女性和年纪较轻的饮食行业的人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50例反复腹痛或伴有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同时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作对照,对HpSA酶联免疫法与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的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0例患儿中,HpSA酶联免疫法阳性率30%,对照法阳性率为29.33%,两法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SA酶联免疫法与对照法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09%和92.45%。结论:HpSA酶联免疫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普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层析金标法,分别对诊断明确的104例ITP患儿和30名健康体检儿童进行Hp抗体检测,所有Hp感染的ITP患儿均接受抗Hp三联治疗2周。结果:104例ITP患儿Hp抗体检测阳性54例,阳性率51.92%;30名健康体检儿童Hp抗体检测阳性8例,阳性率26.67%;ITP患儿Hp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54例Hp阳性的ITP患儿经抗Hp三联治疗后,完全反应3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4%。结论:Hp感染与儿童ITP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检测、明确腹痛儿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中的应用。方法:对702例在我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腹痛患儿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2例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40.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男女性别之间无差异,且随着年龄增加Hp感染率递增。结论: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可作为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30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结果,了解和掌握本幽门螺杆菌(Hp)感染特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本院健康体检者130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口服深圳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4C标记尿素胶囊之后对集气装置吹气,快速检测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130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41.5%(54/130),其中男性体检者和女性体检者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5.8%(43/77)和20.8%(11/53),男性和女性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体检者分为低年龄组(20-35岁)、中年龄组(35~55岁)和高年龄组(55-65岁)3个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3个年龄组逐渐增加,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8%(1/17)、32.5%(14/43)和55.7%(39/70),Hp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与年龄呈正相关,而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以便给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454例患儿,采用13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这些患儿均有一定的消化道症状。结果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有消化道症状的表现,也可伴随胃肠外的临床症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结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且可以引起胃肠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对根除胃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50例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初诊患者设为A组,选择50例胃HP感染根治术治疗4周后复查患者设为B组,选择4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口腔HP感染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采取HPS检测口腔HP阳性结果为:A组38例,阳性率为76.0%;B组37例,阳性率为74.0%;对照组为40例,阳性率为80.0%。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两两对比无差异,P>0.05。采取14C-UBT检测胃HP阳性结果为:A组阳性率为54.0%;B组阳性率为34.0%,对照组阳性率为20.0%。采取14C-UBT检测时,A组患者胃HP阳性率与B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采取14C-UBT检测胃HP阳性患者中,HPS口腔检测阳性为:A组阳性率为88.9%;B组阳性率为94.1%;对照组阳性率为100.0%。三组患者14C-UBT检测胃HP阳性患者中,HPS检测阳性率状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人群中口腔HP检测水平均较高,其可能是引起胃部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西宁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14C呼气卡检测仪对西宁地区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区健康的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268例,及来院就诊具有反复腹痛、恶心呕吐、纳差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268例,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结果: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无症状的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较低,随年龄增加阳性率也随着增加,与年龄呈正相关, 西宁地区有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55.2%,而西宁地区无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35.8%,两者均较内地城市高,且西宁4区无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者为城中区为36.4%,相对较高者为城东区为58.5%.结论:人与人之间及家庭内的交叉传染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逐龄增高的重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环境、卫生状况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唾液幽门螺杆菌(HpS)测试板检测Hp感染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儿同时行HpS检测和胃镜下胃黏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50例患儿中HPS检出阳性65例(43.33%),胃镜RUT检出阳性41例(27.33%),阳性符合率(敏感性)为85.37%,阴性符合率(特异性)为72.48%;阳性预测值为53.85%,阴性预测值为92.94%。结论 HP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创、准确等优点,是临床筛查Hp感染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7,(20):55-58
目的:探究顺德均安地区2010-2016年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横断面分析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1000例接受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其性别、年龄等资料,根据14C呼气试验对其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情况。结果:30~40岁组(53.75%)、40~50岁组(57.64%)、50~60岁组(56.14%)、>60岁组(46.65%)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与<20岁组(13.33%)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50~60岁组男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43.27%)与女性感染率(12.87%)相比明显较高,且总例数中男性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不同,胃幽门螺杆菌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中感染存在差异,需根据不同人群的自身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措施,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儿童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组和65例非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组同时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Hp抗体来判断Hp感染情况,所有患儿均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组和非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59.18%、1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取中老年体检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对中老年群体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进行预估。方法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对765例中老年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情况进行检测,采用计算机迭代学习统计方法预估群体阳性率。结果随着体检者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有增长趋势,男性感染者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结论迭代学习统计方法可以对中老年群体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进行预估,为群体性感染的估计和预防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9.
符岱佳 《海南医学》2006,17(2):21-22
目的通过对反复发作性腹痛儿童作13C-尿素呼吸试验(13C-UBT)检测以诊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对象及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门诊就诊的1166例反复发作性腹痛儿童进行13C-UBT测试,对试验阳性患儿行抗幽门螺旋菌(HP)治疗.结果1166例被测试反复发作性腹痛患儿13C-UBT测试阳性率为52.06%,经抗HP治疗,总有效率为96.5%.结论对反复发作性腹痛患儿行13C-UBT测试可判断有无HP感染,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福银 《微创医学》2002,21(3):287-288
目的探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诊断慢性反复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116例反复腹痛患儿均作13碳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116例儿童HP感染阳性率37.9%,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P感染率递增.结论 13C-UBT试验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