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维生素A(VitA)、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IL-10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136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疾病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普通MPP)组(69例)和RMPP组(67例)。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热程以及肺部啰音、胸腔积液、肺外并发症和坏死性肺炎发生情况。测定并比较疾病组与对照组、普通MPP组与RMPP组血清VitA、IL-10、IFN-γ、IL-6水平。分析不同水平VitA与RMPP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MPP患儿临床维生素A缺乏(CVAD)与IL-6、IFN-γ、IL-10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血清VitA、IL-6、IL-10、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血清VitA水平明显低于普通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血清IL-6、IL-10、IFN-γ水平明显高于普通MPP组(P<0.05)。VitA水平与性别、年龄和热程无关(P>0.05);低VitA水平与RMPP患儿的肺部啰音、胸腔积液、肺外并发症和坏死性肺炎有关(P<0.05)。MPP患儿CVAD与IL-6、IL-10和IFN-γ呈正相关(r=0.381、0.413、0.393,P<0.05)。结论临床应提高早期识别RMPP的能力,患儿若存在CVAD,血清IL-6、IL-10、IFN-γ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存在发生RMPP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 y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pneumonia,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RMPP组(n=52)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ener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GMPP)组(n=98),比较2组一般基础资料、胸部CT影像学资料及治疗前的血清指标[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IL-6、IL-18]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MPP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IL-6、IL-18诊断RMPP的临床价值。结果:RMPP组患儿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比例及血清D-二聚体、CRP、PCT、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GMPP组(P<0.05),2组一般基础资料、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实变、胸腔积液、肺不张及血清D-二聚体、CRP、PCT、IL-6、IL-18表达升高是预测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D-二聚体、IL-6、IL-18预测RMP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825、0.860,截断值分别为0.56 mg/L、24.96 pg/mL、393.51 pg/mL。结论:血清D-二聚体、IL-6、IL-18可作为儿童RMPP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1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MPP患儿包括: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78例,RMPP组37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RMPP组患儿年龄大于GMPP组,发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GMPP组; RMPP组患儿更容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增高,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6、IFN-γ明显高于GMPP组,IL-10低于G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7d后,RMPP组患儿影像学均提示炎症范围较前扩大。结论年长儿更容易发生RMPP;病程中对CRP、PCT、LDH、IL-6、IFN-γ、IL-10水平的监测,可用于识别有更高RMPP风险的儿童,及时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解除气道内粘液栓,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oxin, CARDS Tx)表达变化,探讨其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发生的关系。方法 1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给予规范治疗,治疗后进展至RMPP者59例为RMPP组,余12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等CT影像特征及入院次日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脱氢酶等生化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入院次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ARDS Tx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展至RMPP的影响因素;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CARDS Tx表达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展至RMPP的关系。结果 RMPP组肺部病变影≥2/3肺(44.07%)、中大量胸腔积液比率(22.03%)均高于对照组(24.41%、9.45%)(χ2=7.325,P=0.007;...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5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和37例RMPP患儿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GMPP组比较,RMPP组年龄偏大,肥胖儿、特应性体质居多,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RMPP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CD19^+、CD8^+等指标高于GMPP组(P<0.05),RMPP组人类白细胞DR抗原、CD4^+、CD4^+/CD8^+等指标低于GMP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外并发症、hs-CRP明显升高、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P<0.05)。结论hs-CRP明显升高、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越明显、合并肺外并发症对早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386例MMP患儿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合并胸腔积液)168例和对照组(无胸腔积液)218例。分析MPP合并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观察2组间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年龄高于对照组,热程、住院时间、大环内酯类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糖皮质激素使用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均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PCT及TP水平是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MPP合并胸腔积液具有多种相关影响因素,年龄增加、ESR和PCT升高、TP降低提示患儿胸腔积液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胡剑  苏凡  包丽丽  吴萍 《系统医学》2024,(1):145-148
目的 探索细胞因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组(n=26)和非RMPP组(n=17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方法配对出25对患儿,校正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发热、喘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等特征(大叶性/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 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结果RMPP组的IL-6[18.220(7.088, 40.412)pg/mL]、IL-10[7.3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儿童肺炎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25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毒性肺炎组82例,支原体肺炎组66例,细菌性肺炎组108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CRP水平较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CRP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及细菌性肺炎组CRP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CRP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RP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检测对儿童肺炎诊断具有鉴别意义,其动态观察可指导临床诊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早期辨别特点,为患儿的提前干预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56例,其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2例为观察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34例为对照组。对患者入院后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影像学的分析诊断:观察组患儿以肺大叶实变为主,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胸腔积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病变部位以肺右侧为主,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激素使用和学龄期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患儿的炎性指标对比,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数量减少,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水平和肌酐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较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大,以肺大叶实变为主,胸腔积液患儿比例较大,病变部位主要在右肺,病程长,激素使用较多,WBC降低,CRP、中性粒细胞及肌酐水平升高,伴有这些现象的患儿应注意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变。  相似文献   

10.
陈朝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922-292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对34例支原体肺炎(A组)、7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B组)和50例健康儿童(C组)的血清CRP进行对比。结果 A组CRP阳性10例,阳性率为29.4%;B组中CRP阳性72例,阳性率为94.7%;C组中CRP阳性1例,阳性率为2.0%。A、B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般支原体肺炎患儿CRP阳性率增高,但无细菌性肺炎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蛋白质及其与血清总蛋白(TP)比值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全自动干生化分析仪分别对细胞学确诊癌性胸腔积液和良性胸腔积液各40例进行分析,检测其胸腔积液LDH、蛋白质及其血清TP含量,并计算出胸腔积液蛋白/血清TP比值。结果癌性胸腔积液LDH、蛋白质及胸腔积液蛋白/血清TP比值依次为(1 535.1±1 519.8)U/L、(44.5±11.4)g/L和(0.69±0.17),良性胸腔积液LDH、蛋白质及胸腔积液蛋白/血清TP比值依次为(958.9±978.8)U/L、(38.4±12.8)g/L和(0.59±0.19)。癌症组胸腔积液LDH、蛋白质和胸腔积液蛋白/血清TP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与对照组血清TP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蛋白定量及其与血清TP比值是良、恶性肿瘤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将其纳入观察组,按照病原体差异,分为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同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液中EOS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5,IL-6,IL-8,ECP,VEGF,VEGF-R1和VEGF-R2的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IgE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液中TNF-α,IL-5,IL-6,IL-8,ECP,VEGF,VEGF-R1,VEGF-R2,EOS及IgE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5~3.593,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中的TNF-α,IL-5,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的VEGF,VEGF-R1和VEGF-R2水平则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水平及外周血中EOS数量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NF-α,IL-5,IL-6和IL-8可作为细菌感染性肺炎与病毒感染性肺炎及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 127例细菌性肺炎患儿(A组)CRP>8mg/L,阳性率为88.2%;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阳性率为80.0%;4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C组)CRP阳性率为11.9%;40 例健康儿童(D组)CRP阳性率为 2.5%。A、B组与 D组相比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与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前后检测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毒性肺炎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 CRP阳性率总体不高。结论 CRP的监测可作为肺炎病原体的辅助诊断,并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82例,分为病毒性肺炎组(32例)、支原体肺炎组(20例)、细菌性肺炎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G-CSF、sIL-2R水平。结果各肺炎组患儿血清sIL-2R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病毒性肺炎组血清sIL-2R水平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最高,其次为支原体肺炎组,各肺炎组血清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94.74%)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肺炎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72.41%)高于非发热肺炎患儿(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检测G-CSF、sIL-2R、CRP水平对诊断小儿肺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液联合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RMPP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治疗7d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和中性粒细胞(NP)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儿童RMPP的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CT对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由单一病原体感染的肺炎患者120例,根据病原体种类分成支原体肺炎组和链球菌肺炎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胸部CT扫描诊断,对比患者扫描后临床指标情况,临床影像表现,肺叶受累占比以及肺内部病变部位影像情况。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患者检查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结影厚度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等均低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检查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影及支气管壁增厚比例高于链球菌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实变比例低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者检查肺叶受累为一叶以上占比显著高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上叶,中叶,下叶等受累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者检查无规律肺内实变影比例低于链球菌肺炎组,扇形薄片影比例高于链球菌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胸部CT对支原体肺炎及链球菌肺炎患者进行诊断,支原体肺炎CT图像特征较为明显,临床结合白细胞计数水平能够提高准确度,同时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影及支气管壁增厚症状较为明显,可有效区分支原体肺炎和链球菌肺炎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常规细胞学形态学检测、肺炎支原体-DNA(MP-DNA)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的患儿87例,行BAL当天对患儿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重症组27例,轻症组60例;根据BALF免疫荧光定量MP-DNA结果,分为支原体感染73例:中拷贝组32例、高拷贝组41例,无支原体感染14例;ELISA法检测BALF中IL-17水平,对BALF中细胞HE染色后放大100倍计数,比较各组间常规细胞学计数百分比差异。结果 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与血清中NE%和LY%无相关性(P0.05);轻症组患儿BALF中柱状上皮细胞计数百分比高于重症组,并且重症组患儿BALF中巨噬细胞百分比高于轻症组(P0.05);高拷贝组NE%高于中拷贝组(P0.05),且NE%与BALF中IL-17水平及MP-DNA拷贝均呈正相关(r1=0.49,P=0.000,r2=0.48,P=0.000)。结论大叶性肺炎肺泡灌洗液中成分更能反应大叶性肺炎局部炎症情况;大叶性肺炎发生时柱状上皮细胞受损脱落,同时巨噬细胞趋化聚集参与炎症反应;肺炎支原体感染时,IL-17通过中性粒细胞募集作用发挥抗感染能力,BALF中NE%可间接反映患儿局部感染支原体拷贝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91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29例,支原体肺炎32例,病毒性肺炎30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患者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组、病毒性肺炎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CRP、WBC及NC水平;比较三患者组PCT、CRP、WBC及NC阳性率。结果 1细菌性肺炎患者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组、病毒性肺炎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CRP、WBC及NC水平,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性肺炎患者组PCT、CRP、WBC及N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患者组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性肺炎患者组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5),病毒性肺炎患者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 PCT能很好地鉴别肺炎患儿的种类;PCT、CRP、WBC及NC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采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RMPP患儿60例,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仅采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比较用药后两组间的临床疗效、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感染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天后,两组患儿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辅助治疗RMPP可提升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水平,安全有效,适宜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及胸腔积液中IL-16、CA125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化学免疫放光法检测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2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IL-16、CA125水平。结果结核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IL-16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结核组胸腔积液中CA125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L-16、CA125含量显著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IL-16有助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且与CA125联合检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