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8,(8):1388-1389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及其对策。方法:临床药师结合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典型病例的用药情况,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药物治疗监护过程。结果:通过合理用药与监护,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利用医师、护士间互补的专业知识,参与临床制定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曲霉菌病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仅28例初步诊断考虑有肺曲霉菌感染,19例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26例经手术治疗,32例为内科保守治疗;53例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诊断困难,且常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癌等疾病相鉴别。肺曲霉菌球经手术切除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较好;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需长期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用痰液检验诊断肺曲霉菌病,提高肺曲霉菌病的诊断率。方法将痰液标本收集、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标准化,实验室检查痰液中的曲霉菌结果分为协同阳性、生长阳性与培养可疑3个等级,收集279例痰液培养真菌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标准化痰液检验的诊断效果。结果痰液曲霉菌协同阳性与肺曲霉病患者诊断有效率达93.75%,与培养可疑的诊断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8,P<0.05);痰液曲霉菌检验对曲霉菌球、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的敏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28.45,P<0.05),仅对肺曲菌球敏感度较低。结论肺曲霉病痰液检验诊断的标准化能对肺曲霉菌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肺曲霉菌病的住院患者共15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合并感染,其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0例,曲菌球菌病4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和咯血.胸部CT病灶形态可为实变、淡薄影、多形性变,部分出现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12例(12/15)初诊误诊,8例(8/15)通过肺组织发现曲霉菌丝或曲霉菌的培养确诊.10例(10/15)患者治愈或好转.结论 肺曲霉菌病多继发于全身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特异性低,影像学表现多样.提高早期确诊率、恰当治疗可提高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5.
张先明  杜娟  桂坤  马文 《贵州医药》2012,36(7):624-625
肺曲霉病由曲霉菌感染引起,最常见为薰烟色曲菌.临床上一般将肺曲霉病分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和曲霉球(又称曲菌球)及其它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4类[1].其中,肺曲霉球是曲霉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一种寄生型的肺曲霉感染,大部分患者继发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的净化空洞、肺囊肿的囊腔以及肺癌等形成肺空洞内;小部分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形成的空洞内可出现较小曲霉球.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2012年诊断的22例肺曲霉球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AP)又称为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是人体对曲霉菌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肺部疾病[1],临床上较少见,症状无特异性。作者总结了本院资料完整且确诊的2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发现,胸部螺旋CT检查对于提高ABPA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预后,提高对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认识.方法 对15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激素和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分层、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存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疾病,均无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患者MELD评分(37.13±11.03)分.其中46.7%( 7/15)的患者有激素使用史;60%( 9/15)的患者有广谱抗生素(1种或多种)治疗史;60%( 9/15)的患者曾行血液净化治疗;33.3%( 5/15)的患者有CD4+T细胞减少或比例失调;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所有患者皆有肺部影像学检查阳性改变;73.3%( 11/15)的患者GM试验阳性;20%( 3/15)的患者治疗后好转;80%( 12/15)的患者治疗无效;40%( 6/15)的患者诊断后7d内死亡.结论 肝衰竭患者存在多个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危险因素;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肝衰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的原因之一;早期CT结合GM试验检查可能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可能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1例COPD并发慢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为例,分析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同时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核,防范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做到了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的CT、DR的影像特点,明确其影像学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11例经临床确诊为肺曲霉病的CT、D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肺曲霉菌病中确诊肺曲霉菌球6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4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DR表现为多发球形或片状影4例,“日晕”征2例,单发或多发空洞6例,空洞内软组织肿块影4例,新月征2例,CT表现为多发球形或片状影4例,均可见“日晕”征;单发或多发空洞6例,且均发现6例空洞内软纽织影及新月征;黏液嵌塞征1例。结论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导致误诊,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肺曲霉菌病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1例免疫功能正常,无任何基础疾病的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并声门受累及大气道阻塞的病例。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这种侵袭方式通常发生在有严重免疫抑制和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人。本例患者无任何基础疾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正常,说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同样可以罹患气道曲霉菌感染。支气管镜在诊断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气管支气管的粘液栓子及假膜性分泌物和易出血的脆的或溃疡性的支气管粘膜,并且可以获取标本明确诊断,清理气道,迅速解除气道阻塞。在一些病例中,明视病变可能是唯一的诊断线索。真菌除可引起侵袭性感染外,还可引起变态反应性改变。本例患者抗真菌治疗3周后复查胸部CT肺内病变有游走性,考虑有变态反应性曲霉菌病可能,故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加用了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肺部阴影吸收好转。本例患者仅抗真菌治疗6周,患者痊愈且随访9个月无复发。抗真菌治疗的疗程应个体化,注意鉴别肺部阴影是真菌侵袭还是变态反应所致,应根据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原发病的转归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11.
<正>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免疫介导性肺部疾病,哮喘患者多见,是机体对曲霉菌抗原的过敏反应,而不是病原体直接引起肺组织损伤,早期ABPA对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良好,而延误诊治可导致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明显减退~([1]),因此早期准确及时治疗对患者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8  相似文献   

12.
<正>肺曲霉菌病属临床少见的一类肺部感染性疾病,是由大量曲霉菌孢子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诱发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及咯血等,且多继发于慢性疾病。近些年,由于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肺曲霉菌病的病发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统计发现,肺曲霉菌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伏立康唑治疗则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轻不良反应~([1])。因此,本研究选用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治疗肺曲霉菌病的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伏立康唑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作了进一步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伏立康唑序贯治疗24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痊愈率33.3%,总有效率87.5%。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对咯血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100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所见及镜下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21例,肺癌28例,肺脓肿13例,钩端螺旋体病、肺栓塞、曲霉菌病各2例,放线茵病、肺吸虫病、支气管结石、主动脉支气管瘘、肺脂肪栓塞综合征、肺子宫内膜异位症各1例;隐源性咯血8例.结论 平片是咯血患者检查的常规方法,CT扫描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例中年女性患者,既往有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皮肌炎、下肢静脉血栓史。因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间断发热入院。入院后,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复发,痰培养见奴卡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根据相关指南与药敏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了肝酶升高、皮下出血、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密切监测,及时建议调整药物,并分析出血原因可能是伏立康唑、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华法林相互作用导致,规避了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79年以来手术治疗肺曲霉菌病二例,均为男性成人,X 线摄片示右上肺点片状“结核样”病变,长期因反复咳血治疗未愈。病期各达5年和15年之久.病程中除咳嗽咳血外,无发热盗汗等症状,痰结核菌检查阴性。二例分别在1979年12月3日和1981年1月19日行右上肺切除术。术中可见病肺广泛粘连不张,肺切除标本可见支气管增厚及不规则扩张,内有黄色稠厚液体和血迹,病理报告为曲霉菌感染。临床上肺曲霉菌病少见,但发病率似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易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而严重危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该疾病的病情发展较快,临床更为凶险~([1]),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皮质类激素等~([2])。文献~([3])表明,患者若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其罹患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概率显著增加;有学者认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三大高危因素包括恶性肿瘤、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疾病和慢性肺疾病。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慢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20):2865-286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AECOPD合并ABPA患者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临床药师建议调整初始治疗方案中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顺序;治疗过程中停用头孢曲松,调整为静脉滴注伏立康唑;之后适时调整伏立康唑为口服剂型,并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监测,密切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及时调整雾化剂吸入顺序和伏立康唑的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宋宁  史金英  高兰芳  刘冰 《河北医药》2012,34(2):240-241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IPA)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疾病(AECOPD)患者并发IPA的病例并不少见[1].有学者指出,慢性肺部疾病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导致IPA的第三大高危因素,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实体器官移植.AECOPD并发IPA预后极差,病死率50%~100%,治疗棘手.伏立康唑是新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具有抗真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伏立康唑对AE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为临床积极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7年确诊的2例肺曲霉菌病救治资料,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