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磊  马超 《安徽医学》2009,30(10):1221-122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初、次级预防的内镜下套扎或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同时予以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内镜确诊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32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首选在内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单次或反复多次套扎,其中5例合并有严重胃底贲门静脉曲张者先内镜下套扎胃底静脉曲张,然后退镜套扎食管曲张静脉;8例单纯套扎效果差的患者予以联合序贯硬化注射治疗;对其中5例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者在第一次套扎治疗后1周联合部分脾栓塞术。结果27例未联合部分脾栓塞的患者中19例单纯应用反复套扎术复查内镜静脉曲张程度转为轻度或完全消失,单纯预防性套扎术有效率70.4%(19/27);8例在2次以上反复套扎术后静脉曲张仍为重度的患者予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其静脉曲张均基本消失;5例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患者3例一次单纯套扎而使曲张静脉基本消失,2例2次套扎使曲张静脉基本消失。结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及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是预防其破裂出血安全高效的措施;以内镜套扎为基础的联合序贯硬化剂注射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部分脾栓塞术除了缓解患者脾功能亢进之外,还能提高内镜下套扎术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序贯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序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 2 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 ,在急性出血期行紧急内镜或半紧急内镜检查 ,先实施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 ,4~ 5天后 ,用 5 %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进行内镜下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术 ,此后每间隔 1周左右再进行 1次 ,直至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结果  2 2例患者 ,经 2~ 3次套扎和硬化治疗后 ,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止血率达 95 5 % (2 1/ 2 2 ) ,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达 10 0 % (2 2 / 2 2 ) ,早期出血发生率 4 5 % (1/ 2 2 ) ,无食管穿孔、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硬化序贯治疗 ,具有操作简单、疗程短、急诊止血率高、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高、并发症少、安全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对13例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实施内镜曲张静脉套扎-部分脾栓塞术联合治疗。效果如下:13例患者曲张静脉均完全闭塞;其中9例活动性出血均止血成功(除1例早期再出血外,随访2~16月,未见复发出血);脾栓塞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显著上升(P<0.05),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改变。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提示本联合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门脉高压症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并能减少闭塞曲张静脉所需重复内镜套扎的次数及近期再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短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63例肝硬化患者经过常规胃镜检查已确诊食管静脉曲张,随后在胃镜下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急诊、择期套扎,其中1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于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51例择期行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63例患者均于术后4周复查胃镜,并评价套扎术后并发症。结果:54例(85.7%)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其中9例(14.3%)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49例(77.8%),吞咽困难12例(19.0%),发热8例(12.7%),术后出血5例(7.9%)。63例患者术后4周均未发生死亡。结论: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一种临床上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套扎术(EVL)后联合奥曲肽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对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予以内镜套扎术治疗后,21例使用奥曲肽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另21例未使用奥曲肽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初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EVL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为9.5%,对照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为9.5%,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相同.  相似文献   

6.
陈慧婷  聂玉强 《海南医学》2013,24(15):2289-2291
目的比较口服普奈洛尔与内镜套扎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初次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5-2009年间收治的9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分别单独给予口服普奈洛尔或者内镜套扎治疗,追踪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出血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普奈洛尔组与内镜套扎组的出血率分别为22.2%、25.0%;病死率为42.2%、40.1%;与出血相关病死率为15.6%、11.4%;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3.6%;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高危出血因素而无出血史的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应首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不适用者可选用内镜套扎。  相似文献   

7.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套扎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随后在内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急诊、择期单次或多次套扎,其中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急诊内镜下套扎术,46例进行择期内镜下套扎术。结果:8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有80例(90.91%)在套扎术后(2~3)周复查内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急诊抢救止血成功率为95.23%,择期内镜下套扎术成功率100%。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不仅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止血方法,同时也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92例肝硬化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治疗前、后经胃镜及CT增强检测,观察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1.30%(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35/46)(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15.23±5.37)h、48 h再出血率4.35%(2/46)及并发症的发生率6.52%(3/46)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19.94±5.23)h、48 h再出血率10.87%(5/46)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5.22%(7/46)(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出血患者,缩短患者止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研究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56例。常规组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及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26.5±4.7)h较常规组(35.8±5.9)h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6,P=0.000)。研究组术前止血率较常规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止血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再出血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与常规组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84,P=0.170)。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及常规生长抑素治疗根除率较高、再出血率也较低,并发症减少,且运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内镜套扎术与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2组,经内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42例(EVL组),经内镜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注射治疗41例(联合组),分别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短期并发症,1、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程度。结果联合组吞咽哽阻感、局部溃疡发生率高于EVL组,咽喉部痛疼发生率低于EV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热、近期出血、胸痛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胃镜,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5%,EVL组改善率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复查胃镜,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7.9%高于EVL组的69.1%(P < 0.05)。结论经内镜套扎术和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均可有效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经内镜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长期疗效优于套扎治疗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内窥镜治疗在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2个月后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多项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两组在止血率上无显著差异,近期再出血率上,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6个月随访后,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粘合剂栓塞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减少再出血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国产组织粘合剂内镜下注射联合套扎治疗4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三种方法治疗:(1)套扎+组织胶注射1次完成20例;(2)套扎与组织胶注射分次完成20例; (3)采用组织胶直接注射治疗6例.结果 6例活动性出血经治疗均即刻止血,成功率100%,20例套扎+组织胶注射1次完成者,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100%;20例套扎+组织胶分次完成者,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90%,胃底静脉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总发生率6.52%(3/46),2例注射完拔针后少许出血,1例术后2周排胶出血,经适当处理均止血.结论 国产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或出血,近期疗效可靠、操作安全,并发症少而轻.  相似文献   

13.
刘军荣 《中外医疗》2011,30(21):91-91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套扎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6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观察其疗效、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结果 69例急诊止血成功率为97.10%,近期再出血2例,均经再次内镜套扎止血成功。69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内镜套扎术能有效控制活动性食管静脉出血,不失为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三腔二囊管在辅助急性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何效果。 方法 挑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1 月 80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 对照组:常规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观察组:行三腔二囊管辅助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对两组止血占比与临床效果对比。 结果 观察组( 97.50%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0.00% ),差异明显( P<0.05 );治疗后 30 、 60 、 90 、 300 min ,观察组中止血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 P<0.05 )。 结论 三腔二囊管在辅助急性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明显,且止血率提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胃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发出血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胃镜下应用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或并发大出血20例,同时辅助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技术、器械的充分准备及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以及饮食等特殊护理。结果:采用胃镜同时辅助术前、术后护理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并发症,一次套扎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25%,二次胃镜套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达100%,止血率达85%以上,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胃镜联合护理治疗后,减少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术后出现再次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可降低急诊手术率、休克发生率,同时提高了胃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观察内镜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49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人进行内镜套扎治疗,并与同期行硬化剂(1%乙氧硬化醇)治疗的30例病人作对比分析。结果套扎治疗组与硬化剂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71.4%和66.7%,总有效率均为100%。套扎治疗组4.1%出现术中或术后出血,而硬化剂治疗组术中或术后出血率为40.0%;套扎治疗组与硬化剂治疗组食管溃疡发生率分别为8.2%和40.0%。结论内镜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胃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有效预防再出血,提高生存率,操作安全可行,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内镜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3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患者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饮食及出院指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套扎成功58例,套扎成功率为9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得到及时处理.结论:通过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提高了套扎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胜炳  汪福群  崔毅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8):934-935,943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总结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因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174例,予内镜套扎治疗后,将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观察组(6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对照组(106例),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7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套扎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2.06%,高于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L预防再出血疗效较好,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无优势,且生长抑素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对轻症病例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曾智华  胡缤 《河北医学》2006,12(8):749-751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并联合注射粘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下连续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6例,及经过套扎术后诱发加重的8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联合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套扎治疗者,平均每套扎2.1次,共进行87例次386处套扎,显效32例(69.5%),有效12例(26.2%),其中2例并发大出血失败(4.3%),总有效率(95.7%),8例患者分别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第4~12周出现IV-V级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17.4%),经联合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6个月后胃镜复查组织粘合剂完全排出,未再出血。结论:内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对套扎术后诱发加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联合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