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tudy)又称套叠式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NestedinaCohort),是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在对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是匹配病  相似文献   

2.
在评价遗传对家庭聚集的贡献的研究中,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有混杂效应。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环境因素进行分层可以控制环境因素造成的混杂。研究方法是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设计相结合[1]。先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再在此基础上进行队列研究。1方法用一个概率模型可以测定...  相似文献   

3.
病例—对照研究是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病例—对照研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存在暴露因素和暴露的时间、程度及频率定义不清,缺乏明确的病例评判标准和对照的选择标准等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中医证候和体质研究、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中医病因学研究等方面。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中医药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现代医学中的研究报告规范如STROBE等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可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思路,为下一步制订中医药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回顾性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选取某种特定的患者作为病例,和未患该疾病的个体(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两组个体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频度的差异,来观察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以及联系的强度。有些危险因素可以是遗传的,心理的或营养缺乏、营养过剩等,保护因素可以是人为的干预措施,也可以是自然的干预措施。因病例对照研究相对于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来讲,具有花费低,见效快等优点,所以被人们广泛采用。其基本特点:①研究开始时间是在疾病发生之后进行的。②研究对象按患病与否分  相似文献   

5.
1973年美国流行病学家Mantel提出综合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1982年正式提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又称套叠式或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也称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nested in a cohort)。这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大样本人群队列为基础,探讨常州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常州市武进区慢性病队列中经两次随访新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3 400例),按照性别?年龄进行频数匹配(1∶1),随机选取3 400例基线和两次随访均未患高血压的正常样本为对照,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饮酒?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高血压的发病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饮酒?超重?肥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低体重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饮酒?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可能是影响常州农村地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重点人群进行早期干预,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复杂性疾病(例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疾病负担,并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损失[1]。复杂性疾病的发生是基于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探讨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已经成为现代病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队列研究是流行病学最基本的分析性研究设计之一,在病因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当检验病因假说时,队列研究可以探讨有害暴露的致病作用,而基于人群构建的队列(population based cohort)可以用来研究多种暴露因素和多种健康结局的关系,且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外推性[2],不仅是解决现代医学一些迫切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3]。  相似文献   

8.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武光林,等。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3(3)108]为了研究女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我们利用1985年天津市5个市区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442例病例选自1981~1985年诊断的或在抽样调查中新...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如何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一门学科。在常规的流行病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式研究设计(synthetic study or design)正逐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病例一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又称病例参比式研究(case-base reference study),作为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的设计形式,是综合式研究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类设计方法,由P ren t ice RE在1986年提出。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在武汉市作了胃癌病因学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自该市33家医院,1983年1月~1984年10月确诊的病例,149例患者是从中用单纯随机抽样获得。每例按年龄、性别、民族等配以2名近邻健康对照.调查内容有饮食及其习惯、不良嗜好、精神刺激、肿瘤遗传史、血型、文化职业等36个项目。用数量化方法对各项目赋值。用1:2单因分析法筛选出20个影响胃癌发病的因素,又用主成份分析法说明了无相关性较强的因素存在而较适于用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作病因学分析。该法选出9个危险因素(RF)和保护因子(PF)。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评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并探讨该设计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队列研究纳入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的源人群,按病例组与对照组1:4的比例选取研究对象,要求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相匹配。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AS软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与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的关系;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把握度进行估计,根据现有资料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样本含量进行再估计。结果:共纳入发生终点结局事件的病例8例作为病例组,匹配未发生结局事件的对照病例32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文化程度、停药、治疗方案改变和辨证论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接受的治疗方案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725,95%置信区间为0.174-3.030)。根据该结果反推计算的把握度为5%。如需达到80%的把握度,1:4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为1350(270:1080),1:1为880(440:440),1:1队列研究样本含量为1020(510:510)。结论:本研究未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与糖尿病肾病疾病进展的关系。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应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但是应开展中医药疗效的前期基础研究如横断面研究,以期为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研究提供样本量估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预防医学 1.职业性肺癌病因研究本课题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顶目。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对镍冶炼工、镁矿工和煤矿工等三个职业人群中肺癌危险度是否超量,铁矿工、煤矿工肺癌与尘肺的关系,以及有关的病因学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回顾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与作业环境卫生监测实验研究等方  相似文献   

13.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属于分析流行病学的一种,常用于疾病发生原因和危险性因素的探索。它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收集两组既往各种可能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因素或某些特征上所占频率的差异,分析这些可疑因素是否与该病的发生有联系及联系强度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研究罕见病及慢性病的发病因素方面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北五省、区十二个调查点中检出的89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了1:1的病例对照研究,就其病因学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病因学危险因素中有阳性家族史者的OR为6.6(女性病例的这一OR更高),有个人过敏性疾病史者的OR为3.5,有家族性过敏性疾病史者的OR为2.4(P<0.01)。饮食因素中的危险因素分别为与某种饮食有关、刺激食品及喜面食,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生活习惯中的危险因素为睡眠不足。情绪、气候变化及气味刺激是可能的诱发因素。以上过些因素的找出,可望为今后西北地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比较效果研究为代表的真实世界研究将为医疗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从而实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临床研究通常围绕临床关注的问题开展,首先基于不同问题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策略.考虑到伦理学要求,临床病因学研究一般很难选择人为干预的实验性研究,而多采用观察性研究,研究问题最早来源于医生从临床资料的病例报告(case report)或成组病例分析(case series)等描述性研究中获得的最初线索.例如,针对以往少见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在短期内的集中报告,通过详细回顾病史(如喂养史等)进行描述、归纳线索,发现患儿食用同一种奶粉这一共同点.但问题是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中为什么只有一部分发生了泌尿系结石,而其他的并没有发生?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生?因此,还需要考虑采用预先分组、设置对照后再进行资料收集和比较的分析性研究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或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才能进一步探索并提出病因假设.  相似文献   

17.
田浩明 《四川医学》2002,23(9):881-882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意思是在临床实践中 ,对病人的诊断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研究证据 ,临床经验 ,以及病人的选择三方面恰当结合的基础之上。循证医学的证据(以治疗研究为主 )质量分级 :A级 :所有的 RCT的系统评价 ;单个样本量足够的 RCT。 B级 :多个有对照组 ,但分组不随机的研究 (队列研究 )的系统评价 ;单个高质量的队列研究 ,病例 -对照研究。 C级 :无对照组的大样本病例报道 ;质量较差的队列研究 ,病例 -对照研究。 D级 :缺乏明确标准 ,或根据基础研究结果的专家推论 (经验 )。循证医学…  相似文献   

18.
队列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临床科研中.在考虑到所要研究的相关因素后,研究者据此所采用的研究设计的强度在临床科研中即成为医学证据的重要方面。我们通常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来提供治疗和预防的证据,而对病因学的研究等则用观察性研究而非随机对照试验。例如作为仅次于RCT证据的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可以减少选择和测量偏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个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模型,预测个体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A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和队列研究资料,并用RevMan软件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合并的比值比(OR)值和相对危险度(RR)值为基础建立危险分数表,从而建立危险因素评价模型。结果建立了危险分数表,将表中所列有关分数相加得出组合危险分数,借此预测发病危险。结论运用该模型可对个体未来发生AD的危险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因素并进行效果评价,从而探讨logistic回归模型是否可作为分析性研究方法用于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方法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数据库,运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教学质量作为应变量,教学行为作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中寻找影响教学质量的“危险行为因素”,进一步采用队列研究,对“危险行为因素”加以证实。结果在教学优秀和教学不良教师病例对照研究中,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了43个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了4个危险因素,分别是:对教学工作重视程度、做好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对教学工作的期望要求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程度。进一步采用队列研究对4个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干预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吻合率高、判别率好,值得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