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变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免法对33例ACI患者进行了血清TT3、TT4、TSH、FT3、FT4和Hcy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ACI患者血清TT3、FT3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TT4、FT4、TSH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cy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TT3、FT3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5011、-0.4912,P<0.01).结论:检测AC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可用于ACI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乙肝中度患者的甲状腺指标(TSH、FT3、TT3、FT4、TT4)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在本院2014年下半年住院的慢乙肝中度患者34例、慢乙肝轻度患者30例及30例正常体检者,检测血清的TSH、FT3、TT3、FT4、TT4,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组间的甲状腺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两两比较,FT3和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SH与FT3呈直线负相关(r=-0.370,P=0.031),与TT4呈直线正相关(r=4.735,P=0.000).FT3与TT3呈直线正相关(r=0.613,P=0.000).FT4与TT4呈直线正相关(r=0.499,P=0.003).结论 甲状腺激素指标在评价慢乙肝中度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血糖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入住本院治疗的28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患者体内TSH和HbA1C水平高低进行分组,测定并分析患者TSH、FT3、FT4、血脂、HbA1C、FPG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性别患者组间比较,女性患者的TSH值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而FT3和FT4值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均<0.05).按HbAlc水平分为3组,随着HbA1c的升高,HbA1C≤8%组、8%11%组3组患者TSH值分别为2.0±1.0、1.7±1.2L、1.3±1.1mIU/L和FT3值分别为4.7±0.7、4.5±0.6、4.4±0.6 pmol/L,TSH和FT3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TSH和FT3均与HbA1c呈负相关(r=-0.133、-0.132,P=0.025、0.001).按TSH水平分为3组,随着患者TSH水平的升高,0.3mIU/L≤TSH≤1.7mIU/L组,1.7mIU/L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DM2患者甲状腺激素和胆红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62例DM2患者的HbA1c、超敏促甲状腺素(h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计算出间接胆红素(NDBIL)水平。按不同的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血糖控制较差和血糖控制差三组,比较各组间甲状腺激素和胆红素的差异,并分析HbA1c与甲状腺激素及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血糖控制较差组的hs-TSH、TBIL和NDBIL的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值均〈0.05);血糖控制差组的hs-TSH、FT3、TBIL和NDBIL的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值分别〈0.01、〈0.05、〈0.01、〈0.01);血糖控制差组的FT3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较差组(P值〈0.01);而FT4和DBIL三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A1c与hs-TSH、FT3、TBIL、NDBIL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0.259、-0.157、-0.168(P值分别为〈0.01、〈0.01、〈0.05、〈0.05),HbA1c与FT4、DBIL无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0.101,P均〉0.05。结论:HbA1c对DM2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和胆红素水平有影响。测定HbA1c、甲状腺激素和胆红素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评估、病情的控制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VitD)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328例T2DM患者(T2DM组)和50例常规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 VitD、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男性与女性血清25-OH 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男性与女性血清25-OH VitD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男性、女性血清25-OH VitD和HOMA-β水平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男性、女性水平(P0.05)。T2DM患者组男性、女性的FINS、FPG、HbA1c、HOMA-IR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女性水平(P0.05)。T2DM患者血清25-OH VitD水平与HOMA-β呈正相关(r=0.306,P0.05);与HOMA-IR呈负相关(r=-0.173,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25-OH VitD水平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增加及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132例T2DM患者,采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程、受教育程度、肾上腺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等,比较T2DM抑郁与非抑郁情绪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T2DM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1)132例T2DM患者中,发生抑郁52例(39.39%),T2DM伴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受教育程度(χ~2=4.154,P0.05)、T2DM病程(t=6.276,P0.01)、FPG(t=8.089,P0.01)、HbA 1c(t=4.752,P0.01)、FINS(t=8.612,P0.01)、HOMA-IR(t=7.745,P0.01)、TC(t=5.070,P0.01)、TG(t=5.823,P0.01)、LDL-C(t=6.267,P0.01)、Cor(t=2.489,P0.01)、ACTH(t=8.543,P0.01)、FT3(t=3.090,P0.05)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病程、FPG、HbA 1c、FINS、HOMA-IR、TG、LDL-C、Cor、ACTH均与T2DM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0.319、0.332、0.514、0.668、0.345、0.462、0.641、0.451,P均0.05),FT3与其呈负相关(r=-0.354,P均0.05)。(3)T2DM病程、FPG、HbA 1c、FINS、HOMA-IR、LDL-C、ACTH评分、FT3均为T2DM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OR=27.061、38.988、3.233、26.168、27.942、6.095、6.312、3.462,P均0.05)。结论:T2DM抑郁情绪与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胰岛素抵抗有关,且T2DM病程、糖脂代谢紊乱均可能导致T2DM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01-2018-06 T2DM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0.2U/kg·d),试验组给予口服格列美脲(2-4mg/次,1次/天)联合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BMI等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和BMI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血糖水平及其血糖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能有效降低血糖及BMI指标,提高血糖达标率。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谱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3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清T3、FT3、T4、FT4和TSH,并与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作对照.结果: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T3、FT3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T4和FT4值轻度降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SH值无明显变化(P>0.05).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与早期相比,T3、FT3、T4、FT4值均明显降低(P<0.01),TSH轻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监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谱改变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估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并且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一般临床资料等,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对照组107例,慢阻肺病230例,其中急性加重期142例(61.7%),稳定期88例(38.3%).COPD组吸烟者及吸烟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COPD组TT3、FT3、TT4、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F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组中有82例(35.65%)为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其中78例(33.91%)为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2例(0.87%)为亚临床甲减,2例(0.87%)为临床甲减.78例NTIS中,71例(91.03%)为正常T4低T3亚型,4例(5.13%)为高T4亚型,3例(3.85%)为低T4低T3亚型.相关分析显示仅PaO2与TT3、FT3相关,但与TT4、FT4、TSH无相关性;急性加重、FEV1%、GOLD分级及PaCO2均与甲状腺素水平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显示低体重指数和低氧血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并不少见,以正常T4低T3亚型以NTIS为主;低体重指数和低氧血症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颅脑外伤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规律,以研究颅脑外伤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颅脑外伤患者为对象,根据格拉斯哥(GCS)评分分为轻度(B),中度(C),重度(D)三组,D组又分为存活组(D1)和死亡组(D2);选择30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A).颅脑外伤患者分别在入院后第1d(12~36)h,第7d早晨6:00~7:00采集血清,对照组只采一次.检测血T3、T4、FT3、FT4、TSH、rT3.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入院第1d与对照组相比三组的rT3均升高,TSH均降低(P<0.05,P<0.001,P<0.001);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T3下降(P<0.05,P<0.001),FT3下降(均P<0.001),重度组T4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P<0.05),各组的FT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随着格拉斯哥评分的减少,T3、T4、FT3、TSH逐渐降低,rT3逐渐升高,各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FT4无明显改变.③一周内,重度组T3,FT3进一步下降,差异有显著性;中度组、重度组TSH逐步恢复,T4,FT4仍然无显著变化.④重度组死亡病例中(6/13)出现了TSH升高(最高的33.46 mIU/L,最低的8.25 mIU/L).结论:①颅脑外伤伴有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以低T3、FT3、TSH,高rT3为主,严重者出现低T4.②颅脑外伤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的程度,持续的时间与病情的轻重相关,病情越重,变化的程度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③重度颅脑外伤发生TSH升高,预后可能极差.④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结合GCS评分对颅脑外伤病人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不同糖代谢异常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4名受试者(其中男149人,女105人)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Yr)和HbAlc检测。根据OGTY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IFG合并IGT(IFG/IGT)和糖尿病(DM)5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HbAlc值,对各组HbAlc与空腹血糖(FPG)和OGTr2h血糖(2hPG)进行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①HbAlc水平(%,下同)DM组(7.41±1.94)明显高于其余4组(以上P均〈0.01),I-IFG组(6.06±0.37)、I-IGT组(5.91±0.39)、IFG/IGT组(6.12±0.3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明显高于NGT组(P〈0.05)。②DM组HbAlc分别与FPG(r=0.934,P〈0.01)和2hPG(r=0.760,P〈0.01)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回归方程为:HbAlc=2.957+0.458(FPG)+0.05(2hPG);IFG/IGT组(r=0.326,P〈0.01)、I-IGT组(r=0.254,P〈0.05)HbAlc只与2hPG存在正相关;I-IFG组HbAlc只与FPG存在正相关(r=0.404,P〈0.01);NGT组HbAlc与FPG(r=0.157)和2hPG(r=-0.006)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正确地反映正常糖代谢、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3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血糖水平,是区分3种糖代谢状态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我区正常孕妇妊娠期间及新生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和碘缺乏状态 ,为我区消灭新生儿碘缺乏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或免疫放射)分析方法 ,对沂蒙山区300例正常孕妇不同孕期血液和2000例新生儿脐血中TT3、TT4、FT3、FT4、rT3、TSH进行综合检测和相关性研究。结果 :孕妇血清中TT3、TT4、FT3、FT4、rT3、TSH值均发生变化 ,以TT3、TT4、rT3、TSH变化较为显著(与孕前比较p<0.05或p<0.01),FT3、FT4 二者在妊娠期间变化较小 ,其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男女两性新生儿脐血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无显著性差异 ,山区居民新生儿脐血中TT3、TT4、FT3、FT4、rT3 均低于、TSH高于城镇居民新生儿 ,TT3、TT4 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有6例(0.30 %)新生儿存在缺碘状况。山区居民孕妇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普遍较城镇居民偏低 ,未发现碘营养缺乏者。结论 :检测孕妇血清和新生儿脐血中FT3、FT4、TSH ,是判断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是否存在碘缺乏重要依据。在孕期、婴幼儿期及时给予补碘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胎儿和新生儿缺碘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降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勃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进行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0.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6,P=0.013);治疗前E2,FPG,2hPG,HbAlc,HOMA-IR,resistin,TNF-α和CRP等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lc,HOMA-IR,resistin,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与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勃龙治疗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首发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和泌乳素分泌水平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65例首发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例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62例对照组的垂体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探寻疾病临床特征和上述神经内分泌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促甲状腺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分组后,女性病例组与女性对照组比较,促甲状腺激素[1.94(1.23,2.89)mIU/L与1.49(1.07,2.04)mIU/L,Z=1.98]、垂体泌乳素[672.5(333.0,1 058.0)mIU/L与320.0(263.5,432.5)mIU/L,Z=3.5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女性BD患者垂体泌乳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逆函数关系(r~2=0.25,F=9.53,P0.01),方程式y=b_0+b_1/x(b_0=291.50,b_1=793.92)。结论:TSH在性别间存在的差异提示性别可能影响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代偿功能。女性患者垂体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发病有关,但二者分泌可能存在倒数关系,男性患者未发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射频信号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早期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1例T2DM未合并MA患者(A组)和53例T2DM合并MA患者(B组).为观察受检者股动脉管壁早期弹性变化,二维超声剔除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 mm者.二维超声清晰显示股动脉后,实时启动内-中膜厚度定量分析(QIMT)及动脉僵硬度定量分析(QAS)系统,检测受检者IMT、内径(D)及弹性参数,包括管壁扩张系数(DC)、顺应系数(CC)、弹性系数(α、β)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两组间上述参数差异及相关性.同期获得A、B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CRE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同组内男性与女性间及左、右两侧股动脉各弹性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CC、DC较A组降低,而α、β、PWV均高于A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组CC与α、β、PWV均呈负相关(r=-0.305、-0.312、-0.412,均P<0.05);DC与α、β、PWV亦均呈负相关(r=-0.319、-0.324、-0.405,均P<0.05).两组间股动脉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G、HbA1c、FPG、2hPG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C、HDL-C、LDL-C、CREA、BMI、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脉弹性功能减退早于形态学改变,T2DM合并MA时股动脉弹性功能已减退,应用超声射频分析技术对其临床早期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的发生规律。 方法: 测定50例SIRS病人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并根据是否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组。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记录病人转归以及从发病到检测的时间(患病时间)。 结果: TT3或FT3降低的45例。TT3与APACHEⅡ评分呈对数负相关(r=-0.330,P<0.05),TT3/TT4与患病时间呈对数负相关(r=-0.316, P<0.05)。MODS组的TT3、TT4、FT3水平显著低于无MODS组(P<0.05)。 结论: SIRS和MODS病人发生低T3、低T4可能性大,反映炎症反应对甲状腺轴的影响,随着病情加重、患病时间延长,影响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在治疗前测定住院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儿59例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同时对研究组患儿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的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3(t=-9.025,P0.001)、T4(t=-6.524,P0.001)值比对照组更低,研究组TSH(t=2.431,P0.05)值比对照组更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同性别、族别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性症状与反应缺乏对T3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定系数R~2=0.283。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儿的T3、T4值偏低,TSH值偏高,阴性症状与反应缺乏是影响T3值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大样本研究了解不同类型脑血管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449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包括脑出血患者1060例、脑梗死患者3145例、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2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患者266例,另外选取251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FT3、FT4、T3、T4、TSH水平.结果 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FT3、FT4、T3、T4、TSH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FT3、T3、T4、TSH水平低于对照组,FT4高于对照组.将脑血管疾病患者进一步分为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头颈部动脉狭窄组及TIA组等4组,与对照组一起比较,FT3、FT4、T3、T4、TSH在5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3、T3、TSH在各组中位数均为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头颈部动脉狭窄组<TIA组,FT4在各组中位数为脑出血组>脑梗死组>TIA组>头颈部动脉狭窄组,T4在各组中位数为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头颈部动脉狭窄组>TIA组.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可反映不同类型脑血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是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筛查的重要性,为妊娠中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77例妊娠中期妇女为妊娠组,162位非妊娠育龄妇女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FT3、FT4,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检测TSH.结果 ①妊娠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为14.08% (39/277),对照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为8.02%(13/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妊娠组中甲亢(包含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1.44%(4/277),和甲减(包含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2.64%(35/2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甲亢(包含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1.23%(2/162),和甲减(包含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6.79%(1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甲减(包含亚临床甲减)患病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FT3、FT4、TSH结果比较,妊娠组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T3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中期妇女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增高,以甲减(包含亚临床甲减)居多,对妊娠中期妇女甲状腺功能进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有待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