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诊断符合 2 0 0 0年 9月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 ) ,男性 6 1例 ,女性 2 9例 ,平均年龄 35 .2岁。血清学检测HBeAg和HBVDNA均为阳性 ;血清总胆红素 <30μmol/L ;肝功能ALT为正常值上限的 2~ 6倍 ;无合并症、并发症及重叠感染 ;治疗前半年未接受过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分为 3组 :干扰素组 30例 ,完成治疗的 2 8例 (其中 2例在治疗中因外周血WBC <3×10 9/L、PLT <4× 1…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应用丙戊酸镁治疗经脑电图、颅脑CT检查后和结合临床表现而确诊的34例癫痫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4例病人中,男22例,女12例.发病年龄6个月至46岁,其中6个月~1岁10例,2岁~10岁12例,11岁~20岁9例,21岁~46岁3例.病程6个月~18年,1年2例,2~5年22例,6~18年10例.  相似文献   

3.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特异性CTL的影响.方法 对HBV DNA阳性(HBV DNA≥1×104拷贝/ml)、ALT>2×正常值上限(ULN)、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CHB患者用阿德福韦酯(正大天睛药业公司生产)10 mg,口服,每日1次,3个月.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流式细胞术检测HBV特异性CTL.结果 阿德福韦酯治疗3个月后,HBV特异性CTL(0.52±0.11)%高于治疗前(0.34±0.14)%,t=6.78 P<0.01,HBV DNA阴转(<1×103拷贝/ml)28例(62.22%).17例未阴转的患者,HBV DNA水平治疗后3个月[(4.18±0.4)log10拷贝/ml]低于治疗前[(6.23±0.73)log10拷贝/ml]t=9.99,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能提高CHB患者的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的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安福隆)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并比较随访12个月的结果.方法 72例CHB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8~27.0年,平均病程13.0年.随机分2组,Ⅰ组(42例)予重组人I...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卫生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 ,控制麻疹病例在我镇发生 ,现对东莞市横沥镇 35例麻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 :根据横沥镇 2 0 0 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 ,确诊麻疹病例 35例 ;人口资料来源于横沥镇人民政府 .1.2 判断标准 :患者 1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 ,且在血清中检出麻疹Igm抗体为确诊病例 .2 结果及流行病学分析2 .1 麻疹发病年龄  4个月~ 2 8岁 ,6个月以下 2例 ;6~ 8个月 4例 ;9个月~ 7岁 2 1例 ;7岁以上 10例 .麻疹发病以 7岁以下儿童为主 (2 5 / 35 ) (82 .86 % )2 .2 麻疹发病季节 春 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许昌市人民医院CHB患者8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拉米夫定治疗组,分别41、40例。使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 500万单位隔日肌内皮下注射1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检查所有患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进行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能够提高CHB患者对拉米夫定的生物化学和血清学应答率,降低其耐药发生率。结论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是一种较好的抗HBV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1年1月-2005年8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继发性不孕患者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年龄25-30岁者16例,31-36岁12例,36岁以上2例;不孕年限在2年以上者17例,3-5年10例,6年以上3例.  相似文献   

8.
认知疗法治疗神经症伴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符合《CCMD -2 -R》关于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同时符合功能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 的住院患者进行了认知治疗临床观察。患者共 5 6例 ,男 2 0例 ,女 3 6例 ,年龄 17-5 0岁 ,平均3 2 5岁。病程 3 -3 6个月。其房性早搏3 5例 ,室性早搏 2 1例 (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 ,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 (对照组 )及药物治疗加认知治疗组 (治疗组 )。对照组 2 6例 ,用安定 5 -10mg ,心得安 2 0mg ,奋乃静 4mg口服 ,每日 2次。疗程 3个月。治疗组 3 0例 ,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 ,应用认知治疗 ,疗程 3个月。每周谈话一次 ,每次 3 0分钟以上 ,…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作为抗病毒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清除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减轻肝脏炎症、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我科于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HB25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CHB患者均为我科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22例、女性3例,年龄22~53岁,平均38岁。诊断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轻度的标准[1]。所有患者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测定HBV DNA均为阳性,25例均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且在…  相似文献   

10.
张进社 《医学信息》2003,16(9):530-530
我科于 2 0 0 2 .0 1- 2 0 0 3.0 6月对 4 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北京四环制药公司生产的苏诺注射液治疗 ,并与常规川芎嗪加胞二磷胆硷治疗 4 8例对照比较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6例入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 ,且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8例 ,男 32例 ,女 16例 ,年龄 5 0 - 79岁 ,平均 6 1.5岁 ,发病到治疗时间 1- 7d,平均 3.2 d。基底节区梗死 30例 ,脑叶梗死 13例 ,小脑梗死 2例 ,脑干梗死 3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6 - 11分 6例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干扰素-α(IFN-α)伍用与不伍用益血生胶囊(YSX-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之差异,并观察YSX-C预防IFN-α治疗相关的骨髓抑制。方法181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每周3次,每次5MU)皮下注射,并采用个体化疗程。其中84例伍用YSX-C口服(联合治疗组),97例未伍用YSX-C(IFN-α单药治疗组)。YSX-C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60.7%(51/84)和47.4%(46/97)(χ2=3.443,P=0.179),随访6月时分别为54.8%(46/84)和34.0%(33/97)(χ2=8.140,P=0.017),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8%(5/51)和28.3%(13/46)(χ2=5.452,P=0.020) 联合治疗组治疗中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6.9%、65.5%(和9.5%,IFN-α单药治疗组分别为52.6%(χ2=4.462,P=0.035)、83.5%(χ2=7.833,P=0.005)和20.6%(χ2=4.238,P=0.040)。结论IFN-α伍用YSX-C治疗HBeAg阳性CHB可提高IFN-α的持续疗效、减少复发,并降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体 (NA)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的NA ,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DNA的含量 .结果  5 8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中 2 6例患者检出NA( 4 4.8% ) ,治疗前后的血清HBVDNA含量在NA阳性组无差异(p >0 .0 5 ) ,在NA阴性组有差异 (p <0 .0 5 ) . 2 6例NA阳性者治疗结束时 2例 ( 7.6 9% )患者血清中HBVDNA被清除 ,32例NA阴性者在治疗结束时 10例 ( 31.2 5 % )患者血清中HBVDNA被清除 ,二者比较p<0 .0 5 .结论 NA能影响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CA72-4的参比值,进一步探明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62例手术前胃癌患者血清CA72-4的含量,并与78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96例健康人的结果作比较.选择根治术后的胃癌患者21例,于术后3周、2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CA72-4检测,确立胃癌患者的血清CA72-4参比值.结果:胃癌组血清CA72-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病变组(P均<0.001),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血清CA72-4水平及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早期(P<0.01).术后追踪显示,未复发组患者16例,术后血清CA72-4水平显著下降(P1<0.01,P2<0.001),术后2个月血清CA72-4含量均恢复正常(P>0.05).复发组患者5例,术后3周,血清CA72-4水平虽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2个月和6个月血清CA72-4浓度呈直线回升,其均值分别为健康对照组的9.2倍和12.8倍.与同期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评价显示,当截止值CA72-4值抬高至≥16.5U/ml时,其阳性预示值和特异度分别为94.4%和97.4%,敏感度可达54.8%,提供鉴别诊断价值.结论:血清CA72-4是一项较敏感、较特异的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之一.进行血清CA72-4含量的动态追踪,不仅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检出率,而且对于评价治疗效果、监视病情发展、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胃癌的治疗中,血清CA72-4的浓度选择≥16.5U/ml作为参比值较为合理并认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PEG INF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HBV 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PEG INFa-2a组和IFNα-2a组。结果 治疗6个月时,PEG INFα-2a组HBeAg血清转换率(45.7%)高于IFNα-2a组(35.1%),但P〉0.05。停药6个月后,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8.6%和37.8%,P〉0.05。停药6个月后,持续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2.9%和45.9%,P〉0.05。治疗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为62.9%和45.9%,停药后6个月,两组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57.1%和40.5%。PEG INFα-2a组有3例患者HBsAg阴转,而IFNα-2a组仅有1例患者HBsAg阴转。两组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重要的不良事件。结论PEG INFα-2a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IFN-2a,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林志鹏  毛乾国  顾冲  唐金模  梁惠卿  王敏 《医学信息》2009,22(5):391-393,396
目的探讨闽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不同季节启动干扰素-α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方法175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干扰素-α1b(每次5M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个体化,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分析春季、夏季和秋季启动干扰素-α治疗者联合应答率的差异。结论闽南地区CHB患者春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联合应答率较高,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干扰素-α治疗启动季节对持续疗效的影响。结果2组基线特征:春季、夏季、秋季各组之间的性别、年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血清AST、HBVDNA水平之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春季组血清ALT〉5&#215;ULN者所占比例较夏季组和秋季组高(χ2=10.405,P=0.034),而且春季组ALT平均水平比夏季组和秋季组高(Z=7.144,P=0.028)。结果显示:于春季、夏季和秋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75.6%(31/41)、50.0%(46/92)和59.5%(25/42),春季组联合应答率较高(χ2=10.488,P=0.033)。随访6个月时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56.1%(23/41)、39.1%(36/92)和42.9%(18/42)(χ2=5.716,P=0.221)。结论闽南地区CHB患者春季启动α-干扰素治疗者治疗结束时联合应答率较高,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干扰素-α治疗启动季节对持续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 1993至 1997年按Poster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1] ,共确诊多发性硬化 2 2例 ,现将其临床与诱发电位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中 ,男性 10例 ,女性 12例。年龄14~ 5 8岁 ,平均 33岁。发病形式 :急性 (1周以内达高峰 ) 1例 ,亚急性 (1周至 1月 ) 2例 ,慢性 (1月以上 ) 19例。病程 :少于 3个月 7例 ,3个月至 6个月 6例 ,6个月至 12个月 3例 ,1至 2年 3例 ,3至 5年 2例 ,5年以上 1例 ,有缓解复发病史者 13例。首发症状 :视力减退 2例 ,复视 1例 ,肢体无力 8例 ,感觉异常 8例 ,尿失禁 1例 ,共济失调 2例。临床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方法 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93例,女性13例,年龄18~50岁.病程6个月至5年.治疗前2次检测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2~5倍,血清总胆红素(TBiL)<34.2 mg/L,凝血酶原活性(PTA)正常.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和其他原因所致肝损害.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应用干扰素治疗6个月,然后分为两组:A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1年;B组,仅随访1年;两组各观察18个月.观察ALT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 结果 A组,治疗6、18个月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5%、59.6%,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2.3%、61.5%;B组,治疗6、18个月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9%、29.6%,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7%、33.3%. 结论 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HBeAg及HBV-DNA阴转率显著优于单一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车晓黎 《医学信息》2002,15(12):732-733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前列腺炎患者 110例 ,年龄 2 1- 74岁 ,其中 30 - 5 0岁占 81%。B超见前列腺体增大 78例 ,大小为 5 .7cm× 4.6 cm- 4.5 cm× 3.2 cm。 90 %以上患者前列腺中白细胞增多 ,部分有脓细胞和红细胞 ,急性前列腺炎 47例 ,表现为发病急 ,病程短 ,临床症状明显 ,多伴有全身症状 ,直肠指诊前列腺触痛明显。慢性患者 6 3例 ,表现为病程较长 ,多在 3个月以上 ,且有反复发作病史 ,其中无菌性 2 4例 ,细菌性 8例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1.2 方法采用上海产 HG- 型大功率高频治疗机 ,波长2 2 .1M,频率 13.5 6 MHz,…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重叠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肝脏病变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 选择 0 5~ 15 0年间以Mengnihi法进行 2次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HB患者 2 30例 ,2次同期血清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进行HCV RNA检测 ,并将血清HCV RNA阳性与阴性患者近期肝脏病变及血清HCV RNA持续阳性患者与具有可比性的持续阴性患者远期肝脏病变分别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HCV RNA阳性患者为 4 1例 (17 83% ) ,其近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G1~G4例数分布分别为 5、8、16、12 )与纤维化程度 (S0~S4分布分别为 1、3、8、19、10 )和阴性患者相比 (G1~G4例数分布分别为 37、6 0、5 7、35 ;S0~S4分布分别为 8、2 0、6 3、6 9、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随访结束时血清HCV RNA持续阳性患者 2 9例 ,其远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 116例持续阴性患者相比 (加重、无变化、好转例数分布分别为 12、10、7;2 4、2 4、6 8)与纤维化程度 (加重、无变化、好转例数分布分别为 15、8、6 ;2 7、2 6、6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重叠HCV感染可加重CHB患者肝脏病变 ,并加速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肝功能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IgM阳性)时婴幼儿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IgG阳性时,不同月龄的婴幼儿肝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2003年间,巨细胞病毒抗体(IgM或IgG)阳性的婴幼儿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101例抗体阳性的婴幼儿中有96例检查了肝功能,其中IgM阳性35例,大部分肝功能指标均较正常值有所升高,其中AST升高最为显著.IgG阳性61例,其中新生儿24例,29d至3个月11例,4~6个月14例,6个月以上至2岁12例,AST、ALT 随年龄进行性升高,其余指标进行性下降.结论 AST可做为较敏感的CMV活动性感染及近期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