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Caspase-3及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损伤组(SCI组)和丙戊酸保护组(VPA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VPA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12h皮下注射VPA300mg/kg;C组和SCI组在相应时间点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伤后6h,每组取5只大鼠处死取材,每组其余大鼠分别在伤后24、48、72h取5只先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随后处死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及c-fos的表达。结果 BBB评分显示,C组运动功能未受影响,VPA组的BBB评分均高于SCI组,两者相比在伤后48h和72h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组相比,SCI组和VPA组的Caspase-3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增加(P〈0.05),而VPA组的增加低于SCI组(P〈0.05);与C组相比,SCI组和VPA组的c—fos表达在伤后6、24、48h明显增加(P〈0.05),而VPA组的增加也低于SCI组(P〈0.05)。结论VPA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和e.fos表达,从而对SCI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及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5),对照组(n=30)和高压氧组(n=30)。分别于治疗后4h、12h、1d、3d及5d时间点,利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各时间点大鼠外周血中TNF-α、IL-6、IL-8及IL-10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和高压氧组的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高压氧组BBB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压氧组外周血中上述炎性细胞因子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可抑制外周血中炎性细胞活性,降低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损伤恢复,具有保护受损脊髓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两种后肢行为学评估标准进行评价。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损伤组。损伤组采用Alleng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1、3、7、14、21天分别采用Tarlov评分和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对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大鼠BBB评分值在伤后各时间点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Tarlov评分值在伤后各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只在1、3、7天时差异才非常显著(P〈0.01);评分值按百分制换算后,假手术组大鼠两组评分值之间的一致性较好,仅在伤后7天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组大鼠两组评分值之间的差异较大,伤后1、3、7天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BBB评分的敏感性和区分度优于Tarlov评分,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4.
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两种后肢行为学评估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两种后肢行为学评估标准进行评价.方法 24 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损伤组.损伤组采用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1、3、7、14、21天分别采用Tarlov评分和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对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大鼠BBB评分值在伤后各时间点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Tarlov评分值在伤后各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只在 1、3、7天时差异才非常显著(P<0.01);评分值按百分制换算后,假手术组大鼠两组评分值之间的一致性较好,仅在伤后7天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组大鼠两组评分值之间的差异较大,伤后1、3、7天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BBB评分的敏感性和区分度优于Tarlov评分,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变化的影响及其对减轻脊髓损伤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1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高压氧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对照+高压氧组4组,每组再随机平分为1、3、7、14d4个亚组,每亚组10只.在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使用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评分(BBB评分)评价后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测定HMGB1、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脊髓损伤后损伤组织HMGB1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干预后,脊髓损伤组织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1d和3d时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7d和14 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干预后,脊髓损伤组织NF-κB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1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14 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干预后,7、14 d BBB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可降低HMGB1表达,减轻脊髓损伤继发炎性反应,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对脊髓的保护效应.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n=20)和损伤组(n=20).采用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他克莫司组在脊髓损伤后5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他克莫司0.3mg/kg,损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3、7、14、21d应用BBB评分法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并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 与损伤组比较,他克莫司组各时间点行为学评分明显改善(P<0.05或P<0.01),血浆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损伤组和他克莫司组iNOS蛋白表达均于伤后3d升高,7d达峰值,且他克莫司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率均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结论 他克莫司可减少大鼠脊髓损伤后iNOS的表达和自由基生成,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动态表达,验证TNF-α和Caspase-3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70只成年健康SD大鼠按Nystrom法建立大鼠脊髓(T8、T9)急性压迫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各时间点TNF-α、Caspase-3的表达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 UTP)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中TNF-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神经细胞TNF-α、Caspase-3的阳性细胞表达率较少;脊髓损伤后8 h,脊髓神经细胞中TNF-α、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多,分别为(24.13%±3.02%)及(40.79%±3.43%),1 d达高峰,分别为(51.36%±4.26%)及(70.78%±5.97%),3 d表达减弱,分别为(20.24%±2.93%)及(37.71%±2.88%),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阳性细胞率在大鼠脊髓损伤后8 h明显增多(39.81%±2.27%),1 d达高峰(71.58%±3.87%),3 d表达减弱(40.55%±2.36%),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脊髓损伤后1 d,与损伤组比较,抑制剂组TNF-α、Caspase-3、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7 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损伤组TNF-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上升;与损伤组比较,抑制剂组TNF-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TNF-α、Caspase-3的表达增强,TNF-α抑制剂使Caspase-3表达减弱,且其参与了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神经细胞炎症反应、自噬和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靶向干预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8~10周龄SD雄性大鼠共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JAK2抑制剂AG-490干预组各15只,采用改良Allen法复制模型。分别于6、12、24 h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JAK2、p-JAK2、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组织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MAP1LC3)-Ⅱ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Caspase-3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组织IL-6、TNF-α和HSP-27阳性表达率,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MAP1LC3-Ⅱ阳性表达率以及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增加,而干预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ASCI早期病理改变可能涉及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自噬和凋亡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靶向干预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为ASCI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活性小胶质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用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前两组为运动功能观察组,采用自制改良Allen脊髓打击装置打击脊髓,建立中度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分成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后两组为组织学观察组,用相同方法制作动物模型,也分为移植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在动物模型制作早期进行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的培养、分离以及纯化,并对小胶质细胞进行鉴定和细胞纯度的测定.移植组术后7 d再次暴露损伤部位,微量注射器以损伤部位为中心注射移植活化小胶质细胞悬液.而对照组不移植.运动功能观察组分别在移植后第1天、第1,2,3,4周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组织学观察组在相同时相点进行Naoumenko及Feigin小胶质细胞石蜡切片染色,每个时间点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抽取两只大鼠取材切片,镜下观察并计数小胶质细胞.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2,3,4周,对照组与移植组随时间延长BBB评分均逐渐升高,移植组术后2,3,4周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Naoumenko-Feigin染色计数,移植组比同期对照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 小胶质细胞移植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兔不完全性截瘫后损伤脊髓神经生长因子(NGF)阳性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NGF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压迫法造成不完全截瘫兔模型,于伤后6h、7、15d取损伤脊髓组织3.0mm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用关国产Optimas6.51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NGF表达升高,主要体现在白质部位,可见峰值为伤后7、15d时灰质降至正常水平以下(P〈0.01)。结论:脊髓损伤不能完全自身修复的原因与NGF缺乏有关(NGF水平15d后低于正常值),NGF水平可为脊髓损伤和损伤修复的时间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高压氧(HBO)对脊髓损伤(SCI)又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氧化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探讨高压氧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另两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一组术后两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共90分钟,1天1次,连续进行5天;另一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第2、5天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高压氧组与非高压氧组相比较,高压氧组血清中SOD升高(P〈0.01),MDA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SOD和MDA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抑制SCI受损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基础上,观察不同时间点雌激素对脊髓胶质细胞,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纯损伤组(单纯打击损伤)36只,雌激素组(手术加雌激素)36只。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用自制Allen打击器25gcm致伤力撞击脊髓,制成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雌激素组每日肌注雌激素(100μg/kg)直至处死,单纯损伤组仍每日肌注生理盐水0.5ml直至处死。组织切片的制备:脊髓损伤后1d、3d、5d、8d、14d、21d共6个时间段分批处死动物。4%多聚甲醛心肌灌注固定24h,切取每只大鼠T5~T13节段脊髓组织,常规制成切片,给于Bcl-2检测,TUNEL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情况。脊髓损伤后2周给予Gale评分及斜板维持试验。结果Bcl-2蛋白检测:在脊髓损伤后的第1天,脊髓组织即开始较高表达Bel-2蛋白。单纯损伤组Bcl-2高峰发生在损伤后3天,而雌激素组伤后8天达到高峰,此时Bcl-2蛋白不仅表达在神经细胞中,更多的在胶质细胞中大量表达,且此状态一直维持到伤后14天才开始下降,伤后21天仅少量表达(P〈0.05)。TUNEL原位标记检测:单纯损伤组24小时已出现不少阳性细胞,以胶质细胞为主.3~8天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回落,但21天时仍有阳性细胞,应用雌激素治疗后,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脊髓损伤后2周Gale评分及斜板维持率雌激素组优于单纯损伤组(P〈0.01)。结论雌激素在脊髓损伤中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脊髓损伤早期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所以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雌激素配合其它药物阻止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可能有助于减轻脊髓损伤的损害程度,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为SCI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Bcl-xL基因转染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Bcl—xL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伤区脊髓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胸段脊髓T8.9压迫损伤模型。38只大鼠分成三组:(1)损伤 pSFFV.Bcl—xL转染组(实验组,15只);(2)损伤 pSFFV.GFP转染组(对照组,15只);(3)假损伤组(8只)。将阳离子脂质体质粒混合后直接注入大鼠损伤脊髓,伤后3d和7d利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Bcl—xL基因体内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开放场地试验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神经功能。结果脊髓损伤后3d和7d损伤局部Bcl—xL mRNA和蛋白较对照组和假损伤组表达明显增多;TUNEL结果显示,实验组损伤节段细胞凋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改善。结论脂质体介导Bcl—xL体内转基因治疗可有效转染脊髓的神经细胞;外源性Bcl—xL在损伤脊髓的过度表达可减少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凋亡引起的神经元死亡和增强神经细胞成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后不同时间点牵拉远段神经磁化传递率(MTR)与肢体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后肢为损伤侧,建立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随机将实验兔分为两组,A组(n=12)于术前1天、术后1和3天以及1、2、4、6和8周分别行双侧后肢磁化传递MRI扫描,测量牵拉远段神经及假手术侧神经的MTR值;同时对实验兔的肢体功能进行展趾反射和改良Tarlov评分,分析术后1~8周MTR值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B组(n=8)于上述各时间点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牵拉远段神经的MTR值于损伤后1天明显降低,2周时达最低值,4~8周逐渐升高至正常水平,各时间点MTR值与假手术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牵拉伤后1天兔展趾反射及Tarlov评分降至最低;伤后1天~1周评分保持较低水平;伤后2~8周评分逐渐增高、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伤后1~8周牵拉远段神经MTR值与肢体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638,P%0.01)。病理检查显示术后1周神经开始退变,2周时髓鞘退变最显著,4周后开始恢复。结论:牵拉远段神经的MTR值与肢体功能评分呈正相关,提示MTR值可用于监测伤后神经功能退变及再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 优化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用于双黄连水提取液选择性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绿原酸和黄芩苷保留率、鞣质脱除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复合絮凝剂制备工艺、絮凝剂用量、絮凝时间以及壳聚糖性能指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优化选择性絮凝工艺条件。结果 双黄连水提取液絮凝的优化工艺条件:膨润土经 450 ℃灼烧 4 h 改性后负载壳聚糖制备复合絮凝剂,絮凝剂用量 60 g/L,絮凝时间 24 h,所用壳聚糖最佳性能指标:脱乙酰度 95%、黏度 60 cps。结论 经高温改性的膨润土负载壳聚糖所制备的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絮凝性能,絮凝效果显著优于《中国药典》2010 年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高位脊髓损伤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已行气管切开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处理的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化痰、排痰药物、无菌吸痰管吸痰、机械排痰、体位引流等常规治疗措施。对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抗生素应用时间、住ICU时间、10天脱机成功率及2月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PI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其抗生素应用时间缩短、住ICU时间缩短、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缩短,较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位脊髓损伤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取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