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了24例瓣膜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加射频消融术后入住本科重症监护病房后进行严密监测和病情处理并提供专科的护理措施,如心电监护和心包、纵膈引流管及气管插管、呼吸机和心脏临时起搏电极的护理、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及后期入住我科普通病房后的一些护理体会.方法:对24例瓣膜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患者采用瓣膜置换及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期间进行特级护理,严密监测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各种引流管效能及电解质平衡,保证右室及无关起搏电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及患者的心理、生活护理,等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做好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指导患者继续坚持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等肺部功能锻炼,可适当活动,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定期测量凝血酶原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院后做好健康教育指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严密监测和有效护理及健康指导,及转入普通病房后的精心护理,24例患者中,心脏复跳后都转为窦性心律,无一例发生心包填塞、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抗凝不当、呼吸功能障碍、感染、ICU综合症等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对瓣膜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提供严密观察和优质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生活及心理护理,认真观察患者瓣膜置换、消融术后心房纤颤治疗效果,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之,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为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了24例瓣膜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加射频消融术后入住本科重症监护病房后进行严密监测和病情处理并提供专科的护理措施,如心电监护和心包、纵膈引流管及气管插管、呼吸机和心脏临时起搏电极的护理、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及后期入住我科普通病房后的一些护理体会。方法:对24例瓣膜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患者采用瓣膜置换及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期间进行特级护理,严密监测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各种引流管效能及电解质平衡,保证右室及无关起搏电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及患者的心理、生活护理,等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做好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指导患者继续坚持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等肺部功能锻炼,可适当活动,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定期测量凝血酶原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院后做好健康教育指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严密监测和有效护理及健康指导,及转入普通病房后的精心护理,24例患者中,心脏复跳后都转为窦性心律,无一例发生心包填塞、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抗凝不当、呼吸功能障碍、感染、ICU综合症等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对瓣膜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提供严密观察和优质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生活及心理护理,认真观察患者瓣膜置换、消融术后心房纤颤治疗效果,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之,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为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和成效。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浙江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老年患者90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老年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手术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舒适度、焦虑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在实施人文关怀后,焦虑和舒适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老年患者施行人文关怀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况,改善患者舒适度情况,增强护理效果,得到了患者的满意和认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常见危重症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第1次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分成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42)。比较各种因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引流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为22例心律失常、5例患者意识障碍、4例低氧血症、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低血压、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既往病史、年龄与心功能分级等为膝关节置换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医务人员全面分析,然后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王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66-167
目的:对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辅助临床治疗;乙组患者22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辅助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对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好,适宜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探讨ICU重症哮喘病人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ICU收治的22例重症哮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结果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药物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所有22患者病情均得到显著控制,12例治愈出院,10例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观察治疗;6例进行无创通气,16例进行气管插管通气。结论:对ICU重症哮喘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自2018年12月开始将医护一体化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应用于护理管理,以2018年6月~2018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应用前研究对象,以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应用后研究对象,比较该措施应用前后患者感染率、感染防控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应用后患者感染率低于应用前;应用后感染防控质量评分高于应用前;应用后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措施能够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感染防控质量和手卫生合格率,其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林春花  王雅萍 《中医正骨》2012,24(2):71-72,74
目的:观察对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患者手术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植骨块均融合.结论:系统、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提高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成功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EC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引入OEC护理管理模式,将引入OEC管理模式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引入OEC管理模式前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引入OEC管理模式后,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9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80例。在进行相同的救治后,实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经过2周的不同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日换药次数和日更换床单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死亡31例,病死率6.46%;对照组死亡133例,病死率27.71%;实验组日换药率和日更换床单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干部病房开展个性化舒适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将入住浙江省台州医院老年干部病房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SAS、SD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改善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干部病房住院患者提供个体化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确保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夜间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在医院ICU病房收治的568例危重症患者,结合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影响夜间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管理因素、患者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结论:通过采取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弹性排班、完善护士长夜间查房制度、实行激励机制等措施,能有效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夜间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儿童脑死亡无偿捐献肾移植早期术后护理经验。方法:3例儿童脑死亡无偿捐献肾移植6例,术后采取生命体征监护,观察尿量,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各项护理措施。结果:5例患者移植2~5天后肾功能恢复正常,6~7天后转入专科病房;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移植13天后肾功能正常,移植15天后转入专科病房,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结论:儿童脑死亡无偿捐献肾移植早期术后护理具有特殊性,及时有效护理能预防肾移植病人感染,提高术后患者的成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情况、消毒隔离情况及病房管理情况;以及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危险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情况、消毒隔离质量情况及病房管理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护理质量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危险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提高护理工作治疗质量的同时,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症监护病房的有效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5月未开展整体管理模式前,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重症监护病房实行监护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6~10月开展整体管理模式后,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在重症监护病房常规管理模式下进行治疗,干预组在整体管理模式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投诉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投诉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整体管理模式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从整体角度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管理是一项有效管理方法,加强整体管理,可以提升监护病房的整体医护水平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对20例诊断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5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转入普通病房,5例由于病情恶化均给予ERCP、EST和ENBD好转.结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在系统、及时的早期保守治疗下,病情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李洪波 《新中医》2020,52(7):154-15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千金苇茎汤联合中药含漱液口腔护理防治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2例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加用千金苇茎汤内服和中药含漱液口腔护理。2组均连续治疗21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肺部感染复发率,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口咽部致病菌菌株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口咽部致病菌菌株数均较治疗前减少,试验组口咽部致病菌菌株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2组肺部感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千金苇茎汤内服与中药含漱液口腔护理干预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可有效减少口腔细菌数量,从而降低因细菌位移而发生的肺部感染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全程质量管理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的334名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6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器械使用及感染发病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器械感染率上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器械感染率;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要较差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全程质量管理的模式,对于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实施全程质量管理能降低感染发病情况,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分析患者输液、输血、给药情况。结果: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总结分析发现,未发生脱针、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静脉留置针使用为危重患者急救、临床用药治疗、重复用药、供给营养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原因和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 927例患者年龄,疾病种类、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种类、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结果:92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最高;疾病种类以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的感染率最高;189例次医院感染总共检出96株病原菌.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加强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