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在眼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在眼科系统化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2年4—5月收治的2130例眼科手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式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实施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并发放各期健康教育卡,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后,患者相关疾病知识(81.00%)、合理用药知识(84.00%)、自我护理知识(81.00%)和日常预防知识(79.00%),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提高了眼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满意度,强化了眼科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结核性胸外科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结核性胸外科收治的患者22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3.64%,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86.36%,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4.55%,对照组总满意度85.4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运用于胸外科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对患者有利,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高国春 《药物与人》2014,(10):310-311
目的:观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现察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疾病知识宣教,观察组开展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评估两组护理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情况、血糖控制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日常护理管理过程汇总融入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1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干预组每天进行20-30 min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2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83.75%)、合理用药知识(81.25%)、日常预防知识(87.50%)、临床治疗知识(78.75%)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91.25%)、自我监测(88.75%)、运动锻炼(86.25%)、健康心理(85.00%)、遵医行为(87.50%)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得分及对照组干预后得分(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周红梅 《中国健康教育》2014,(12):1131-113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2月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2组的健康教育效果、高血压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调查对象合理运动(97.22%)、控制饮食(94.44%)、戒烟限酒(91.67%)、情绪控制(90.28%)、自我护理(91.67%)以及相关知识(95.83%)的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测健康状况中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81.74±8.87)分]、日常生活功能[(84.78±9.32)分]、身体活动功能[(82.05±9.77)分]、正向情绪[(84.17±9.14)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60.84±6.20)分]、认知功能[(71.30±7.93)分]、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73.21±7.47)分]、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71.29±6.42)分]、社会支持[(75.78±7.18)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教育前自身和教育后对照组得分(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11%(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吉惠 《药物与人》2014,(4):139-139
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住院期间实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盆腔炎病患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在常规盆腔炎护理基础上实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仅实行常规盆腔炎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3.33%,护理满意率90.00%;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73.33%,护理满意率70.0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住院病患实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但能增加病患对盆腔炎健康知识的掌握量,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预后效果,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根据病情、病程对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绞痛知识、饮食知识及用药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宣教满意度、态度满意度、操作满意度及结果满意度等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普外科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4—12月普外科收治的10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分发各期健康教育卡,并根据围术期各阶段的特点实施健康教育,评估患者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率及健康行为执行率,并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价患者心境变化。结果教育后,2组的精力与疲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焦虑、抑郁、愤怒、混乱、自卑5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3.32±0.86)分、(2.86±0.55)分、(3.21±0.97)分、(2.86±0.36)分、(2.20±0.3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2±1.01)分、(4.02±0.68)分、(4.53±1.07)分、(3.74±0.47)分、(3.02±0.65)分(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87.04%)、预防方法 (88.89%)、自我护理(93.59%)、合理用药(94.44%)、并发症(92.59%)、复发率(90.74%)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遵医行为(94.44%)、饮食控制(90.74%)、运动锻炼(87.04%)、合理作息(94.44%)等健康行为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96.03%)、护理态度(90.74%)及护理投诉事件(92.59%)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可改善患者心境,提高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床头健康教育卡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由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完成其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床头健康教育卡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沿用原有方法,将两组宣教内容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分别为91.7%和73.3%。患者满意度为98.9%和90.0%。结论使用床头健康教育卡,可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提高服务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詹美芳 《现代保健》2010,(27):110-1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颈椎骨骨折患者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间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颈椎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克服部分护理人员知识上的缺陷,增进了患者对所患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林爱真 《现代保健》2009,(21):134-13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即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间段(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制订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健康教育流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也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最基本的护理常规及功能康复训练,并能积极利用健康行为进行康复锻炼,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将2013年8—12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医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的204例产妇,选取自愿接受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89例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的11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健康知识掌握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对于剖宫产(91.01%)、产褥期卫生保健(93.26%)、母乳喂养(96.63%)、新生儿照料(89.89%)及产后自我康复(88.76%)健康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45±3.25)h,少于对照组的(31.25±4.79)h;观察组尿潴留、便秘、乳房胀痛、乳房硬结等发生率分别为3.37%、2.25%、3.37%和2.25%,低于对照组的11.30%、9.57%、13.91%和1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侧重对产妇进行科学保健知识的传授,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路径在血管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娜  杨植  赵晓丽  王敏  贺宇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919-19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血管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按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4.
周扬飞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38-1639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减轻清创缝合术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清创缝合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2例,对照组82例,试验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宣教。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疼痛控制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9月共收治盆腔炎住院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挂号编码,编码奇数者为观察组(n=60),编码偶数者为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95% (57/6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66.7%(40/6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盆腔炎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2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入院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遵循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朱敏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33-2033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行甲状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情绪、睡眠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总优良率为95.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患者情绪良好率85.0%,睡眠良好率87.5%,满意度92.5%;对照组患者情绪良好率65.0%,睡眠良好率70.0%,满意度77.5%.观察组患者整体情况更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为主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出院时均发放调查问卷,比较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疾病护理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一步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以我院9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产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健康知识总掌握率为97.8%,对照组为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结论对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林玉芸 《现代保健》2009,(19):103-10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腕部损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腕部损伤患者1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2例,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接触中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94例,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结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腕部损伤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