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位肛瘘外切内挂1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新  王静  杨传永 《腹部外科》2008,21(5):290-291
目的观察和评估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06年9月对114例肛瘘病人施行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住院时间为3~4d,愈合时间为2~3周,无一例需伤口切开引流。术后疤痕小,肛门变形轻,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复发5例,复发率为4.4%。结论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高位肛瘘既能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的形态和功能,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疤痕小,手术复发率低,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总结多内口肛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1年采用肛瘘切开旷置或切开挂线术治疗多内口肛瘘37例的临床疗效。结果:36例(97.3%)痊愈,1例(2.7%)经第二次手术痊愈,有效率100%,无肛门畸形、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漏液、漏气及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切开旷置或切开挂线术也适用于治疗多内口肛瘘,而且效果好,并发症少,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肛瘘的最佳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对206例高位复杂肛瘘行挂浮线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6例1次手术治愈204例,治愈率为97.9%。2例接受了2次手术,均为首次手术前误诊,术后病理确诊结核性肛瘘1例,克罗恩病1例。187例病人随访0.5~3 a,无复发、肛门狭窄变形、肛管缺损、肛门移位及黏膜外翻等后遗症。3例有轻度感觉性肛门失禁,有少许分泌物外溢,未影响肛门的正常功能。结论低位瘘管切除加高位挂浮线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治疗后位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有效手术方法,减少并发症,对38例后位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及12例后高位蹄铁型肛瘘患者采用肛门后正中切开手术治疗。结果显示,38例肛周脓肿和12例高位肛瘘全部治愈,术后肛门外观平整,无畸形,肛门功能良好。结果表明,肛门后正中位切开手术治疗高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和肛瘘,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寻找内口容易,患者痛苦小,愈合后瘢痕小,肛门功能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应用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治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施行手术治疗。结果:33例一期治愈,3例二期治愈,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是一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应用LIFT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失禁评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疗效肯定,且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尤其在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传统肛瘘的手术方法主要有挂线疗法、肛瘘切开术和肛瘘切除术等,但都有损伤括约肌肛门失禁的并发症,失败的手术治疗严重影响肛门功能并降低再次手术的成功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采用瑞诺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ar dermal matrix,ADM)医用组织补片治疗3例低位肛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形改良PPH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单纯性肛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Ⅲ~Ⅳ混合痔合并单纯性肛瘘病人。随机分为A组:Ⅰ期肛瘘挂线+Ⅱ期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B组:同期肛瘘挂线+外剥内扎缝合术(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MMH);C组:同期肛瘘挂线+C型改良PPH。3组各30例,共计90例。对比3组治疗方式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疗效。结果 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口愈合时间、创面水肿程度评分以及肛门功能评分比较,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优于A组。术后并发症比较,3组中A组病人主要表现为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坠胀感以及肛门失禁,B、C组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方面C组均低于AB组。而BC组之间比较,C组相对于B组在降低术后肛门狭窄、术后疼痛、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形改良PPH术同期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单纯性肛瘘安全有效,且术后恢复快、复发率及肛门狭窄率相对较低,为混合痔合并肛瘘病人提供更好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虚挂线法与传统切开挂线法在高位肛瘘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行挂线术治疗的46例高位肛瘘患者资料,其中24例采用虚挂线法治疗(治疗组),22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全部治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愈合快,术后肛门漏气漏液、肛门锁眼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1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安全易行,并发症少,疼痛轻,患者痛苦小,创面愈合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了28年间、经中西医结合一次手术根治环形混合痔、复杂性肛瘘、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分别阐述了改进不同的手术方法,避免了肛门狭窄、失禁等功能性并发症,随访2346例结果表明无一例肛门狭窄或失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成都肛肠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7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性治愈34例(91.9%)复发3例(8.1%),经二次手术治愈。无肛门畸形、舡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是治疗复杂性肛瘘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复杂肛瘘,以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方法:应用Dr-Sentovich介绍的分期手术并用纤维蛋白胶治疗复杂肛瘘的方法治疗14例复杂肛瘘。结果:14例肛周脓肿后的复杂肛瘘,只有1例复发,术后均没有括约肌损伤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分期手术并用纤维蛋白胶治疗复杂肛瘘的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而且患者痛苦较少复发率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期多侧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同期多侧挂线术。对照组40例,采用单侧分期挂线术。术后均随访0.5~4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无复发、肛门失禁、肛门移位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同期多侧挂线术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合理、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的初期实践对视频辅助下肛瘘治疗技术(VAAFT)进行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12月到2017年3月间应用视频辅助下肛瘘治疗技术治疗的肛瘘患者7例,随访时间1~4月,收集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术后的外口愈合情况、并发症、疼痛、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 5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2例马蹄形肛瘘患者术中改行挂线手术。4例一期愈合,治愈率80%。一例未见外口闭合,伴外口溢液,手术失败可能与未完全闭合直肠壁上的多发内口有关。所有病人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有两例出现会阴水肿,于术后2~3天消失。未出现尿潴留及肛门失禁,术后患者疼痛轻微。结论 VAAFT在限定的适应证下是一种具有许多优势的微创肛瘘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复杂性肛门瘘管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不彻底,复发率高,采用现代医学切开引流术愈合时间比较长,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也是难于进行的问题。所以我们从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2年间对于58例复杂性高位肛瘘病例,采用管道剥离基底缝合,对口引流术治愈率为98.27%,我们认为本术式既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又有效的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该方法与切除挂线术或切除术相比较可缩短疗程7~12d。且无任何并发症。从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2年间共施行该术式58例,经术后l~2年随访和复诊证实无1例有并发症,保持了术后肛门的正常功能和美观性,效果良好。且该术式操作简单,尤需特殊器械,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94例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72例行非手术治疗和/或单纯切开引流术,5例肛瘘直接行切开挂线术.结果:本组获得随访77例,52例痊愈,2例好转,23例因脓肿复发为肛瘘和肛瘘非手术治疗无效而行切开挂线术.随访2月~2年,平均13个月.肛门功能正常,均无复发及肛门失禁,狭窄,畸形等后遗症.结论: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有自愈的可能,行非手术治疗或单纯切开引流治疗效果确切,具有痛苦小、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94例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72例行非手术治疗和/或单纯切开引流术,5例肛瘘直接行切开挂线术.结果:本组获得随访77例,52例痊愈,2例好转,23例因脓肿复发为肛瘘和肛瘘非手术治疗无效而行切开挂线术.随访2月~2年,平均13个月.肛门功能正常,均无复发及肛门失禁,狭窄,畸形等后遗症.结论: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有自愈的可能,行非手术治疗或单纯切开引流治疗效果确切,具有痛苦小、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PH联合肛瘘切除术治疗内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1例内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RPH组32例和肛瘘组36例,分别采用RPH联合肛瘘切除手术、RPH术和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肛门功能、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RPH组与肛瘘组(P<0.05),但与分期手术时间之和基本相近;3组在术中出血量、疗效、肛门功能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RPH组在术后出血及痔核脱落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肛瘘组在肛瘘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分期手术住院时间之和(P<0.05)。结论:内痔合并低位肛瘘同期治疗的手术方式较分期手术,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相当,但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具备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挂线治疗高位肛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或经外括约肌上部但未达肛门直肠环的肛瘘,在全部肛瘘中不足10%。耻骨直肠肌在肛门节制中起关键性作用,但即使保留耻骨直肠肌,切断外括约肌深部也可导致肛门失禁。治疗高位肛瘘广泛运用挂线技术,促进其纤维化,可顶防肌肉回缩。作者论述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特别着重肛门的节制功能。1971~1983年间共收治肛瘘281例,其中23例(8.2%)穿过括约肌的高位肛瘘,首次应用了挂线疗法。23例中无外伤性肛瘘或合并克隆氏病、结核及癌性肛瘘。一例死于随访期,—例失访,尚余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随访8年(2~14年)。4例患者拒绝临床再检查或回答提问细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针对一个内口的复杂性肛瘘,采用狭长U形切口处理内口和主管,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支管,治疗复杂性肛瘘106例,结果治愈率100%,无并发症。随访1~6年,复发3例,复发率2.8%。结果表明,该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愈合快,瘢痕小,对肛门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