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所有要求精确用量的强效药物都需要使用自动注射器。有许多药常需借助于计算工具计算患者的体重、剂量(μg/Kg)和药物稀释的方法。作者报道一种用于所有药物的简便稀释方法:用于1ml/h 或μg/Kg/min 的剂量。用蒸馏水将相当于3倍体重(Kg)的药量稀释至50ml:3×体重(Kg)=50ml 内的药量(mg),即1ml/h,或1μg/Kg/min。例1:重50Kg 患者的多巴丁胺——50×3=50ml 内的150mg,即1ml/h 或1μg/Kg/min。遇更强效的药物需要0.1μg/Kg/min 的剂量时有必要将该药物再稀释10倍:0.3×体重(Kg)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常用微泵静脉匀速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达到准确用药的目的,但微泵泵入速率的单位是mL/h,而血管活性药物的计量单位常要求为μg/min、mg/min或μg/(kg*min).为了快速对二者进行转换,总结出一个简化公式,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49岁。因肝癌肝右叶切除术后肝内转移,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曾诊断为高血压病(具体年限不祥),目前未服用降压药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查体:体温36.0℃,脉搏72/min,呼吸20/min,血压155/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易开启型铝塑药物瓶口开启后直接加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易开启型铝塑盖药物260瓶,对抽中的药物样本进行配对(包括药物生产厂家及批号)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瓶。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消毒待干后取样,实验组开启瓶盖后不消毒直接取样作为基线资料;在环境中暴露5 min时再对2组进行2次取样,评价暴露时间对瓶口菌落数的影响。结果 2组0 s基线采样、暴露在环境中5 min时采样,易开型铝塑药物瓶口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即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在按规定实施治疗室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化操作进行加药的前提条件下,5 min内不需要对易开启型铝塑药物瓶口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5.
周萍 《家庭护士》2009,7(15):1354-1355
1 溶栓前准备 溶栓前记录12导联心电图,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和血型、备血等. 2 溶栓药物 根据医嘱将尿激酶150×104 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溶药时注意不可激烈震动,以免使药物活力降低,并产生大量泡沫使药液难以抽尽影响剂量准确.溶药及从安瓿内抽吸药液时应采用斜面背侧加压法[1],以防瓶塞碎屑注入输液瓶内.一方面避免造成药液浪费;另一方面如果有异物悬浮于液体中,易造成病人紧张、恐惧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溶栓药物输入过慢会降低疗效,因尿激酶的半衰期为15 min,按要求将药物30 min内输入.其中前10 min输入总药量的2/3,后20 min输入总药量的1/3.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主诉突发胸闷、憋气2h,伴大汗淋漓、晕厥入院。T36.5℃,P76次/min,R18次/min,BP156/96mmHg(1mmHg=0.133kPa),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急性下壁心梗,ST段改变。高血压病史30年,未曾服用药物治疗。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冶游史,无饮酒史,吸烟50年,约1包/d,无其他不良嗜  相似文献   

7.
宋杰  程云 《护理研究》2012,26(7):655
输液泵因具有安全准确、速度均匀地输入药物和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等优点,成为医院急救及治疗护理方面的常规使用设备,在临床各科室广泛应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大部分液体可以以40gtt/min~60gtt/min的正常速度输注,但部分药物的输注是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的,如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病人,男,40岁,农民。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07年11月8日入院。入院当天遵医嘱给予头孢曲松钠皮肤试验,皮试前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脉搏80/min、呼吸20/min,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经常规头孢曲松钠药敏试验20min后观察结果为阴性,当时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随后臀  相似文献   

9.
1例青霉素及地塞米松过敏患者的抢救宋家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8岁,于2002年5月22日以坐骨结骨滑膜囊肿收住我院.入院时体温36.5℃、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8/10kPa.拟行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术.术前青霉素皮试前,患者否认其有任何药物过敏史,做青霉素皮试5min后患者即感胸闷、气促、头晕、四肢麻木,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脉细速为124次/min,血压下降至8/5kPa,全身出现大片荨麻疹.  相似文献   

10.
病例介绍患者男,83岁,因前列腺肥大于1989年5月29日入院。既往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呋哺咀啶、奴夫卡因,安痛定等多种药物有过敏史。查体:体温36.5°C、脉搏80次/min、血压14.67/9.33kPa(1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采用不同透析液流量并配合药物治疗下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液流量500、600、700和800mL/min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5例,均治疗9周。每组治疗开始采血查透前Alb、Hb、Ca、P、Bun、Scr、iPTH;配合口服骨化三醇片、餐中口服钙尔奇片和血透后静推促红素,在治疗第9周的最后一次透析采血检查透前Alb、Hb、Ca、P、Bun、Scr、iPTH及透后Bun、Scr,分别计算KT/V值。结果: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的多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SNK检验,分析不同透析液流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1)透析液流量500、600mL/min,Hb和Ca提高,其KT/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透析液流量由500mL/min增至600mL/min不能提高KT/V值,即不能提高透析的充分性。(2)500、600、700、800mL/min4组之间则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Hb和Ca均提高,800mL/min组要优于其他三组。配合药物治疗,随着透析液流量的增加,能提高透析充分性。结论:高透析液流量透析,再配合药物治疗,能较好地提高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2.
邓和鸣 《护理研究》2007,21(2):174-174
1病例介绍潘某,男,58岁,以“复发性膀胱肿瘤”收入院,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脉搏80/min,呼吸18/min,体温36.5℃。经详细询问无药物过敏史后遵医嘱行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当静脉输入0.2%乳酸左氧氟沙星(任克)注射液1min左右,病人突然出现全身瘙痒、头晕、心悸、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男,23岁。因进食苹果5 min后突发嘴唇麻木、肿胀及流泪、全身瘙痒、声音嘶哑,10 min后来我处就诊。15 min前进食洗净带皮苹果2个(约300 g),5 min后出现嘴唇麻木、肿胀及流泪、全身瘙痒、声音嘶哑,同食者15人无异常。无明确药物、食物过敏史(曾食用苹果)。以急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收入院。查体:体温36℃,呼吸28/min,脉搏116/min,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熏蒸药物煎煮时间对药物释放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熏蒸操作依据。方法将熏蒸药物按照不同的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分多次进行煎煮,以膝盖为切入点,分别测定并比较不同浸泡、煎煮的药物对部位性熏蒸药物的煎煮阶段性比重及蒸汽中收集液的药物成分浓度。结果浸泡30 min的熏蒸药物的煎煮阶段性比重较煎煮15 min组、煎煮20 min组、煎煮25 min组、煎煮35 min组高(P<0.05)。浸泡30 min,煎煮30 min组蒸汽中收集液的药物成分浓度均明显优于其他煎煮时间的熏蒸药物(P<0.05)。结论煎煮熏蒸药物时浸泡30 min,煎煮30 min,药物有效成分析出最佳,发挥最大的疗效,患者的膝盖疼痛等症状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护理人员可参照此时间煎煮熏蒸药物。  相似文献   

15.
微量泵调节一般在 0 .1~ 99.9ml之间 ,以 ml/ h为单位。而多数教科书、药理书中静脉药物用法是以 μg/ min为单位。药物用量换算在临床应用十分普遍 ,原换算方法复杂且易出错 ,不适于抢救治疗要求。我们根据多年临床应用学习总结出以下公式进行换算 ,方便快捷简单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式 (1) :5 0 ml溶媒中的药物泵入量换算公式每分钟需泵入的药量 (μg/ min)5 0 ml溶媒中加入的药量 (mg) × 3=微量泵应调至的毫升数 (ml/ h)例 :医嘱 5 %葡萄糖 5 0 ml加多巴胺 30 0 mg,嘱以 30 0μg/min静脉泵入 ,问微量泵应调至多少 ?代入公式即 :30 …  相似文献   

16.
殷慧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00-6400
1病历摘要女,73岁.因间歇性头痛、头晕1周于2011-03-18入院. 查体:T 36.4℃,P 72次/min,R 16次/min,BP 150/95 mm Hg,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既往无 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磁共振检查示:多发性脑梗死.诊断:高 血压病Ⅱ级,脑梗死.患者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科后 第一组液体给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广州省隆赋药业有限公 司,规格30.5 mg/支,批号20101106)152.5 mg入0.9%氯化 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滴速40滴/min,患者在输注该组 液体约10 min后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并感胸闷、呼吸轻度 困难,立即停用脑蛋白水解物,排出输液管内药液,更换氯化钠 溶液,医生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有散在的干湿性啰音和少量的哮鸣音,首先考虑急性药物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7.
文梅  朱海华 《护理研究》2009,23(3):675-675
目前,临床上常用微泵静脉匀速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达到准确用药的目的,但微泵泵入速率的单位是mL/h,而血管活性药物的计量单位常要求为μg/min、mg/min或μg/kg·min)。为了快速对二者进行转换,总结出一个简化公式,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一般资料患者男 ,干部 ,因右侧肢体乏力 ,口齿不清半天入院 ,查体 :T36 .6℃ ,P75次 /min ,R18次 /min ,BP170 / 10 0mmHg ,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其他未见阳性体征 ,磁共振检查 :左放射冠区基底节梗塞灶 ,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及其他生化检查均正常。患者在药物治疗 1个月后 ,加用体外反搏治疗 ,在第 3次体外反搏治疗后回病房即感胸闷、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大汗淋漓、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血压测不出 ,脉搏微弱 ,急查心电图 :HR5 8次 /min ,律齐 ,急用多巴胺静滴 ,5min后血压升至 5 0 / 2 0mmHg ,15min后BP70 / 30mmHg ,30min后BP85 /…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患者男,3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咳嗽、咽痛,于2005年7月20日9时就诊。查体:体温39.2℃,脉搏86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7.3/9.33kPa。患者神志清楚,左侧扁桃腺Ⅱ°红肿,可见3~5个针尖状散在脓点。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遵医嘱给予乳酸环丙沙星200mg(100ml)静脉滴注,滴速60滴/min,4min后患者出现面部及背部红色皮疹伴瘙痒,最大皮疹3cm×2cm,最小皮疹1cm×1cm,按之不变色,面部略有水肿,呼吸急促,患者精神紧张。护士立即停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并更换输液器,同时报告医师,测呼吸30次/min,血压12.8/8kPa,脉搏97次/min…  相似文献   

20.
清开灵注射液致迟发性过敏休克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清开灵注射液致迟发性过敏休克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9岁。因发热头痛、咽部不适、乏力2 d,于2006-12-05来本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体格健壮,无心肺病史,亦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T 38℃,P 75次/min,R 18次/min,BP 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