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美国大约有75000患者作血液透析,13000例患者做腹膜透析,主要是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最近一种改良的 CAPD 是持续性周期性腹膜透析,应用一个自动循环控制装置来进行,夜间进行3次或更多次的交换,在整个日间仅进行一次不卧床的透析周期,直至第二天晚上与循环控制装置连接上时才把液体排出。从而白天就不需要像常规 CAPD那样进行交换。CAPD 的严重并发症是腹膜炎。美国全国 CAPD登记处规定诊断腹膜炎的标准是。腹腔液混浊;白细胞计数超过100/mm~3,通常50%以上是中性白细胞,有或无腹部症状;细菌培养不要求阳性。按此标准,治疗第一年60%病人至少发作过1次腹膜炎,或  相似文献   

2.
虽然血液透析(血透)伴发获得性肾囊肿病(ACDK)已有不少报道,然而有关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伴 ACDK 则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对终末期肾病(ESRD)经 CAPD 治疗的患者,通过尸解及超声检在以了解发生 ACDK 的关系。作者对多伦多 Western 医院(TWH)自1977年~1985年期间,经 CAPD 治疗的19例 ESRD 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研究,并与1955~1966年该院在开展透析前,死于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及尸解材料作对照。此外还对经 CAPD4年以上存活者作肾超声检查。结果病人组,从1977年以来,在 TWH 经 CAPD  相似文献   

3.
两种透析方法治疗老年尿毒症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尿毒症较理想的透析方法。方法 对 5 6例作血液透析 (HD)和 33例使用O型管(O -Set)组作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 (CAPD)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临床和生化指标、透析后主要并发症、生存率、死亡原因。结果 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冠心病、糖尿病者 ,作CAPD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HD少 (P <0 0 5 ) ;但HD或CAPD治疗后 1年和 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70 2 % ,6 4 6 % ;76 3% ,6 7 8% ;P >0 0 5 )。结论 透析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肥大、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尿毒症患者以选择CAPD治疗较佳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2例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DNCRF)伴严重水钠潴留和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简要报道如下。2例糖尿病Ⅱ型患者,平均年龄57岁,病程13年,临床糖尿病肾病时间均在3年以上。CAPD治疗  相似文献   

5.
长期采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腹膜转运性质是否恶化迄今了解很少,且多数仅涉及小分子溶质和水,对中分子量(MW500~5500)及大分子物质的报道几乎没有。作者采用病例对照方式研究长期 CAPD 后腹膜的转运特性及动力学改变。病人和方法长期 CAPD 组(4年以上,平均60月)和新近开始组(2.1月内,平均39天)各20例,其年龄、性别、肾衰病因及腹透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ESRD)病人在腹膜透析 (CAPD)初始时的临床状况 ,初步探讨糖尿病ESRD病人适当的透析时机。方法 入选了 6 7例接受CAPD治疗的年龄 5 0岁以上ESRD患者 ,其中糖尿病组 2 7例 ,非糖尿病组 4 0例。分别对患者的残肾功能、营养状况、合并症情况、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相比 ,糖尿病组CAPD病人开始透析时的血肌酐质量浓度、血浆白蛋白及握力检测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 ,而肌酐清除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糖尿病组的合并症指数评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活动能力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统计学检验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病人透析时机选择应根据病人的残肾功能、临床症状、合并症情况和营养状态综合考虑 ,应及时开始CAPD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科共行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 (CAPD) 15 0例 ,护理人员除了加强透析技术管理外 ,还着重进行了心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 0例 ,男 88例 ,女 6 2例 ;年龄 18~70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5 5例 ,慢性肾盂肾炎 2 5例 ,糖尿病肾病 35例 ,高血压肾动脉硬化 30例 ,狼疮性肾炎 5例。护理 :1CAPD患者的心理变化 :当患者被告知需进行CAPD治疗时 ,将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心理和期待心理。透析过程很顺利的患者 ,病情好转 ,症状较前改善 ,BUN、 Cr化验结果较术前下降 ,心理得到了安慰 ,积极配合治疗 ;当术后出现腹腔感染、透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认持续腹膜透析的晚期肾脏病人是否需要常规补给抗坏血酸,作者对7例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抗坏血酸的饮食摄入、血浆水平及透析液排出率等进行研究。病人和方法 7例持续腹膜透析患者,其中6例为持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1例为持续性周期性腹膜透析(CCPD)。年龄57~74岁。观察时间38±10个月。排除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腹膜透析(PD)发展迅速,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GAPD)病人逐年增加。目前全世界CAPD病人已超过3万名,在美国有1.3万人,我国在1979年首始CAPD后,目前全国亦已普遍开展。本文仅就近年来腹膜透析的一些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1977年12月至1987年12月对16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非透析保守治疗110例和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59例,就其高血压、肺水肿、心包炎等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作一对比分析,认为CAPD对改善尿毒症的心血管并发症有显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临床资料,提出间歇性腹膜透析(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各自透析充分的标准。IPD:经充分的 IPD 后,感觉良好,没有尿毒症症状。特别是没有不能解释的恶心、呕吐,无周围神经病变及心包炎。病人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7~8g%左右,病人不需要经常输血。血清白蛋白水平在3.3~3.5g%以上。BUN 在100mg%以下,血肌酐在20mg%以下。CAPD:CAPD 患者透析充分时,应没有临床  相似文献   

12.
兹将我们对不卧床的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病人治疗前后的心脏变化,及CAPD对心脏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如下。材料与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用CAPD治疗超过一个月者16例。其中透析时间最长者为15个月。男性1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38岁(范围22~68岁)。其病因慢  相似文献   

13.
我院肿瘤专科自1984年开始,采用柔肝健脾法治疗肝癌术后30例,并进行长期随访,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30~40岁8例,41~55岁17例,55~60岁15例。全部病人均经过B超、CT检查证实。肿块在2cm~2以上者18例,3~4cm~211例,5cm~2以上巨块型7例,弥漫型4例,伴脏器转移者2例。40例患者或在外地医院作过手术治疗,或在本院作过“介入疗法”。采用双盲对照法将40例  相似文献   

14.
老年胆石症手术治疗1450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老龄化为一世界性问题 ,我院1991~ 2 0 0 1年共手术治疗 60岁以上老年胆石症病人 14 5 0例 ,由于老年人生理和病理特点 ,对老年人胆石症在治疗原则、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均与青壮年有所不同。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 60~ 89岁 ,平均 68 4岁 ,男 676例 ,女 774例。合并症 :本组 14 5 0例中 1167例 (80 5 %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急诊入院 3 8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 ,但也有仅表现为呕吐、发热等症状。术前均经B超证实。1 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人均系手术治疗 ,单纯胆囊切除 10 15例 ,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  相似文献   

15.
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较好方法。当这一手术对患者不相宜时,就需置换瓣膜。依里诺州Loyola大学医学中心自1970年起为105个病人作了直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病人平均年龄45岁。93例的手术指征是心力衰竭。60例的心功能为3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85例仅作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有42例原拟行交界分离术的病人因不适宜于这种手术而改行了瓣膜置换。25例有左心房血栓。本组死亡2例,1例死于主动脉插管处夹层破裂,另1例在围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目前98例病人的心功能为1或2级。2例病人在交界分离术后作了瓣膜置换。由于死亡率和病废率低,且远期结果优良,我们认为直视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进展到晚期,进入到终末期肾病阶段时,就必须采取肾脏替代 疗法,即透析或肾移植,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延缓病人的生命。 目前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比较理想的治疗措施是同时进行胰肾联合移植,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只有很少的病人能得到这种治疗,而大多数患者,只能接受透析治疗。目前糖尿病患者透析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相似文献   

17.
60岁以上老年毒性甲状腺腺瘤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或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本文仅就6例误诊病例略作分析。一、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60岁,均误诊为冠心病、高血压病。误诊时间短则几个月,长者达2年以上。现将其中典型2例,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有关接受透析治疗的晚期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血清学检查资料不多。本文作者报道12例作透析的有晚期肾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有关资料。女性11例,男性1例。年龄21~51岁。已进行血透6~72(平均31)个月。临床和实验室的资料收集是在血透前、开始和经过6~72个月的透析之后,病人每次透析4~6小时,每周2~3次。使用小平板或空心纤维透析器。结果在慢性血透前,在临床上病情有明显的活动性,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9例,皮疹9例,浆膜炎10例,中枢神经系统表现8例,发热2例,高血压9例。全部病人都有抗核抗体阳性和/或抗DNA抗体  相似文献   

19.
40岁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并不罕见,有时甚至在60~70岁以后才发现。因其年龄和症状不典型,常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或其它心脏病。作者对11年(73年1月至83年12月)中、经心导管等各种检查确诊为先心病、并随诊2年以上的94例作一临床分析。男39、女55例,平均年龄54岁(40~79岁)。40岁年龄组48例,50岁年龄组32例,60岁  相似文献   

20.
腹膜炎是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主要并发症。许多治疗中心选用庆大霉素腹腔内给药治疗G~-细菌感染所致的腹膜炎。鉴于在用药过程中可发生耳前庭中毒,作者乃对CAPD病人庆大霉素腹膜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方法将庆大霉素加入透析液中,浓度为7.5mg/L,用2L灌入腹腔。然后反复测定血清及腹腔透析液中的庆大霉素浓度。作者观察了10例CAPD病人,其中5例有腹膜炎。在灌入后6小时内分别于0、5、10、15、30、45、60、90、120、180、240、300及360分钟留取血清及透析液标本。另对4例无腹膜炎者,于灌入后每4小时留取标本,连续观察24小时。还对3例有腹膜炎者,在用庆太霉素治疗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