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行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用0.125%罗哌卡因和0.43%碳酸利多卡因以神经刺激仪引导行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镇痛时间,评价麻醉优良率。结果麻醉起效时间(4.8±0.7)min,完善时间(14.6±1.5)min,镇痛时间(6.62±2.03)h。麻醉效果优良率达98.3%。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相似文献   

2.
杨芦蓉  杨林  钟文旗  万力 《中国药师》2013,16(4):592-59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在腹膜透析置管手术中的疗效.方法:144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2%利多卡因10 ml局部浸润麻醉;B组用0.894%盐酸罗哌卡因5 m1+2%利多卡因5 ml混合液行局部浸润麻醉;C组用0.894%盐酸罗哌卡因10 ml局部浸润麻醉.于麻醉后5,15,30,45,60,75 min,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评估镇痛质量及腹肌肌松质量,术中、术后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B、C两组镇痛评分在15 min后均低于A组,且两组镇痛质量及肌松质量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C两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手术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1%利多卡因用于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行上肢手术患者120例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 1%利多卡因共20ml,对照组采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 1%利多卡因共20ml.观察感觉确定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阻滞程度、镇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盐酸利多卡因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分别及复合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手外伤手术90例,随机分成L(利多卡因)组、R(罗哌卡因)组和C(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组。L组应用1%盐酸利多卡因40 m L、R组应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40 m L、C组2%盐酸利多卡因20 m L+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 L+10 m L生理盐水(复合药液利多卡因为1%,罗哌卡因0.2235%)共40 m L,三组均采选择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结果三组麻醉效果均良好,起效时间L组与C组无差异、R组明显慢于前两组,维持时间L组最短、C组居中、R组最长。局麻药中毒反应发生率C组最高。结论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麻醉效果满意,但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0.25%罗哌卡因 0.865%碳酸利多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乳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行乳房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0.25%罗哌卡因 0.865%碳酸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0.25%布比卡因 0.865%碳酸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总用药量、最高Bromage评分及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出现快,但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总用药量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在最高Bromage评分及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0.25%罗哌卡因 0.865%碳酸利多卡因可完全满足高位硬膜外麻醉下乳房手术的要求,而且较传统局麻药布比卡因有更弱的运动阻滞和更快的运动阻滞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脊柱手术后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0例。罗哌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于切口两侧逐层应用0.5%罗哌卡因40ml浸润麻醉,利多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同法、同量应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两组术后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与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各时段自控镇痛(PCA)药液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术后6、12小时的静息VAS评分,术后4、6、12小时的活动VAS评分均低于利多卡因组,术后4~6、7~1 2小时的P C A药液使用量少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结论 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在术后4~12小时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4小时以内和12小时以上的镇痛效果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吕燕 《云南医药》2009,30(1):109-111
本文通过分别应用盐酸罗哌卡因、碳酸利多卡因、盐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观察其对产妇诱导期循环的影响、产时出血、阻滞完善情况和新生儿情况,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117例孕足月剖宫产的产妇,ASAⅠ~Ⅱ级,年龄24.1±5.7岁,体重62.8±8.9kg。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组(LD组)37例,盐酸罗哌卡因组(LP组)42例,碳酸利多卡因组(TL组)38例,  相似文献   

8.
姚景  金光辉 《江西医药》2008,43(2):150-152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2mg,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盐酸布比卡因7.5mg,每组各60例。术中若腹肌不够松弛,则经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5ml。观察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术中腹肌松弛程度、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能相似,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但R组低血压发生率较低,循环功能更趋稳定。结论等比重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均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并罗哌卡因腰麻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轻,有利于保障胎盘血流灌注,更适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型局部麻醉药物盐酸罗哌卡因广泛用于各种局部阻滞、浸润麻醉[1],0.5%盐酸罗哌卡因在老年口腔科局麻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2],而较低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是否也具有相同作用呢?为此,作者选用0.25%盐酸罗哌卡因和0.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下颌磨牙拨出术的麻醉,并与盐酸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对照。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150例择期行局部麻醉下拔除下颌阻生磨牙成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沈上荣  曹伟 《海峡药学》2011,23(2):112-114
目的探讨0.5%盐酸罗哌卡因比较等摩尔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盐酸罗哌卡因组),两组患者均以1%盐酸利多卡因5mL作为试验剂量,5min后无不良反应则分别给予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5%盐酸罗哌卡因各20mL。记录麻醉效果。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比盐酸罗哌卡因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前者吸收快,易出现轻度局麻药毒性反应。两者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满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下实施肛肠手术起效快,感觉阻滞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王刚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46-3047
目的:观察0.3%罗哌卡因联合0.7%利多卡因用于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成人上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各20例。罗哌卡因组用0.3%罗哌卡因和0.7%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组用0.25%布比卡因和0.7%利多卡因联合。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和镇痛维持时间,并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且均无毒性反应发生。罗哌卡因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结论:0.3%罗哌卡因与0.7%利多卡因联合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术后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分子结构与布匹卡因相似,其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较布匹卡因弱[1~2],低浓度罗哌卡因具有感觉运动分离的特性。本文拟对观察0.15%罗哌卡因复合0.15m g沙菲(盐酸丁丙诺啡)和单纯0.2m g沙菲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有无运动神经阻滞及不良反应,以探寻罗哌卡因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最佳配方及优点。1材料与方法选择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22~67岁,男18例,女22例。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伍用沙菲组(A组)20例,单纯沙菲组(B组)2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前静注欧贝(恩丹西酮)8m g,以2%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施行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拟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给予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30 ml,B组30例给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30 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类似的麻醉效果,临床疗效安全,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4.
唐万彪  冉兴  姚文  王珏  唐明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15-1616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外科中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选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手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行病人自控镇痛(PCEA)。R组:0.2%罗哌卡因,L组:0.5%利多卡因,泵中均加入度冷丁200mg,芬太尼0.3mg,输注速度2ml/h,在镇痛效果差时推注罗哌卡因5ml(未稀释)。分别于镇痛开始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各时间段VAS评分平均R组为(2.1±0.3)分、L组为(3.8±0.5)分,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满足病人术后镇痛需要,但罗哌卡因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时间、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感觉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时间、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中,麻醉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6.
林晓芸 《北方药学》2016,(3):190-191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应用盐酸罗哌卡因麻醉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选择剖腹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镇痛,观察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满意度为100%,对照组镇痛满意度为8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对剖腹产术麻醉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下床时间.  相似文献   

17.
周森  叶文艳  宋秀品 《海峡药学》2013,25(5):173-17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寒战情况及麻醉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行硬膜外麻醉的9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分别采用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及麻醉效果。结果罗哌卡因组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为8.5%,利多卡因组寒战发生率为21.3%,并且罗哌卡因组的麻醉效果较利多卡因组好,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发生率较利多卡因低,并且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会阴侧切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无心、肺疾患和无肝、肾功能不全的足月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用0.375%罗哌卡因15 ml,Ⅱ组用1%利多卡因溶液15 ml,分别在产妇会阴侧切前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会阴皮下浸润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Ⅰ组术后镇痛时间比Ⅱ组明显延长,12 h内基本无痛,24 h内疼痛减轻,对产妇和新生儿生命体征均无不良影响.结论 罗哌卡因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9.
刘彦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96-597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作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0mL0.596%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和20mL0.5%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阻滞程度、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生命体征变化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程度、生命体征变化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尺神经的感觉阻滞效果方面优于盐酸罗哌卡因,但在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程度,以上3种神经以及尺神经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与盐酸罗哌卡因的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国产琥珀酸罗哌卡因粉针剂及进口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药效学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琥珀酸罗哌卡因临床主要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局部麻醉等,我们对两药进行了4种动物模型药效学实验研究。结果:两药在相同剂量下的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及椎管麻醉作用相近,麻醉浓度和麻醉效能间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经统计学分析,两药EC50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认为国产琥珀酸罗哌卡因可以成为进口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理想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