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治疗的282例皮肤色素性疾病包括脂溢性角化症、斑痣、褐青色痣、黄褐斑、咖啡斑、口周黑子、雀斑、雀斑样痣、色素沉着斑、色素性毛痣、色素痣、太田痣、外伤粉尘沉着、文身、伊藤痣、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观察就诊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脂溢性角化症、雀斑3次治愈率100%。斑痣4次治疗有效率64.7%,治愈率17.6%。太田痣6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及血管增生等皮肤病的临床疗效与治愈次数,以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064nm,532nm或585nm波长)治疗3977例色素啬及血管增生等皮肤病,观察,分析其疗效和美容效果。结果:Q形状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及血管增生等皮肤病均有效,其中雀斑、美容文刺、文身和太田闱总有效率均达95%以上,痊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雀斑、美容文刺、面部色素恙、雀斑样痣、老年斑、文身、颧部褐青色痣、咖啡斑、外伤性文身、炎症后色素沉着、多毛症、太田痣、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蓝痣、鲜红斑痣和毛表皮痣。治愈次数1-9次。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皮肤病的疗效及美容效果很好,而对多毛症和血管增生皮肤病疗效及美容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次数、间隔时间以及安全性。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 nm,532 nm波长)治疗570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均有效。其中老年斑、雀斑、蓝黑纹身、雀斑样痣、褐青色痣、太田痣总有效率均达87.14%以上。黄褐斑总有效率为85.20%。咖啡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及60.00%。毛表皮痣总有效率为30.00%。痊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老年斑、雀斑、雀斑样痣、蓝黑纹身、褐青色痣、太田痣、黄褐斑、咖啡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毛表皮痣。治疗次数1~13次,间隔时间1周~半年。临床疗效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不良反应少。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毛表皮痣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常见的内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雀斑、太田痣、咖啡斑、色素痣等)和外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各种纹刺、外源性色素沉着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电离子烧灼、冷冻、磨削、化学剥脱、手术等,但疗效都不满意,易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等不良反应.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多种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共158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掺钕镱石榴石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67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雀斑132例,男33例,女99例,年龄16~41岁,平均19岁;太田痣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6~41岁,平均21.43岁;咖啡斑66例,男30例,女36例,年龄1~24岁,平均11岁;文身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6~41岁,平均21.4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产Nd:YAG激光,波长:1 064nm,532nm;设置个性化技术参数,术前术后照片对比疗效。结果 125例患者经(1~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时间(2~3)个月;咖啡斑、雀斑32例治疗(2~3)次痊愈21例,显效9例,有效2例;纹身、纹眉38例治疗(3~5)次后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太田痣、褐青斑26例治疗(4~7)次后,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1例;色素痣29例治疗(2~3)次后痊愈24例,显效4例,有效1例。整个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短暂而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采用国产Nd:YAG激光,波长1 064nm,532nm;设置个性化技术参数,术前术后照相对比疗效。结果:125例患者经1~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3个月),咖啡斑、雀斑32例中痊愈21例,显效9例,好转2例;纹身、纹眉38例中痊愈25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1例;太田痣、褐青斑26例中痊愈15例,显效10例,好转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调Q-Nd:YAG激光倍频532nm波长和强脉冲光560~1 200nm波长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随访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方法将197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Q-Nd:YAG激光倍频532nm波长组84例和强脉冲光(IPL)560~1 200nm波长组113例。两组均治疗1~3次,每次间隔时间4~8周。治疗结束后1~3个月判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每6个月随访患者的复发时间及复发程度,两组共随访123例。结果调Q-Nd:YAG激光倍频532nm波长组治愈67例(79.76%),平均治愈次数1.33次,复发16例(33.33%),平均复发时间2.25年;IPL560~1 200nm波长组治愈40例(35.40%),平均治愈次数2.15次,复发44例(58.67%),平均复发时间1.36年。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结论Q-Nd:YAG激光532nm治疗面部雀斑较IPL560~1 200nm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复发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9岁。因面部及四肢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16年于2008年8月20日就诊于我院。患者3岁时面部出现散在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渐蔓延至四肢,扩大成网状。夏季明显,冬季减轻,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多次以雀斑及白癜风治疗,效果不佳。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外祖父及母亲有相同病史,首发部位也为面部,见图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湖北及周边地区太田痣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43例太田痣患者在发病时间、色素性疾病家族史及患者母亲妊娠期间是否有用药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太田痣出生时发病者占58.0%,出生后发病者占42.0%,主要集中于5~15岁.有色素性疾病家族史者占60.1%,其中以雀斑和咖啡斑为主.患有太田痣与女性妊娠期间是否有用药史无明显关系.结论 太田痣可能具有遗传性,具有色素性疾病史的患者,其后代患太田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2001年至2005年应用YAG型美肤治疗仪治疗太田痣、失败性文眉、文眼线、文身(外伤性文身),共253例,均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太田痣:102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18~60岁,面积10~100cm2不等,颜色均为褐色或深褐色,分布呈片状或点状。失败性文眉、文眼线、文身(包括外伤性文身)共151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99例。1.2治疗参数采用Medlite二波段治疗仪。输出波长1064mm,脉冲宽10ns。使用光斑2~3mm2,频率2.5~10HZ,能量密度3.7~7.5J/cm2。1.3治疗方法治疗前,嘱患者清洗治疗部位的脏物…  相似文献   

12.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以对称性散布于双手背、足背雀斑样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斑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次报道3个家系,家系1中三代均有患病;家系二出现隔代遗传,先证者伴有面部雀斑样色素沉着斑;家系三为单发病例,家族中其他人员未患本病。3名先证者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白斑区基底层色素不同程度减少及色素环不完整或缺失,色素沉着斑处基底层色素增加,家系2和家系3先证者皮肤镜下部分皮疹可见网状及片状色素结构。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躯干四肢色素斑15年,赘瘤8年就诊。患者6岁起颈、躯干部皮肤散在色素咖啡斑,多呈类圆或多角形,同时在颈及躯干部有群集性雀斑样皮肤损害,随年龄增长,咖啡斑逐年扩大增多,雀斑样损害色素逐加深,弥漫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强脉冲光与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反应。方法:将73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强脉冲光组37例和Q开关Nd∶YAG激光组36例,比较两者在治疗时间、治疗反应(灼热感)消退时间及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时间、治疗反应(灼热感)消退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费时少,患者局部反应轻,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且消退时间短,安全有效,是治疗面部雀斑的理想方法,良好的护理对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51275 Q开关Nd:YAC 激光治疗常见皮肤病疗效观察/梁勇(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3),-265—267 应用国产Q开关ND:YAG激光,采取波长1064 nm、532 nm治疗各种常见色素性、血管性皮肤病共588 例(其中太田痣49例,雀斑150例,文身73例,文眉34  相似文献   

16.
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1例刘铭锐,郭祖才,刘凯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730030)患儿女,15岁。因唇面部色素班就诊。患儿5岁时先在上唇发生色素斑,呈雀斑样色素沉着,逐渐增多,延及上下唇、颊部、鼻部、手指及口腔颊粘膜。曾在兰州某医院作...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用液氮冷冻治疗面部雀斑62例,效果较满意。一般资料:共62例(男10,女52)。年龄在2~38岁。皮损主要分布于鼻梁、额、两颧部。治疗方法:取用过的元珠笔芯,放入液氮中,蘸液氮后以铜芯直接按压雀斑皮损,冰融1~2次后,使局部皮肤稍红,并形成一个略比皮损斑大的红丘疹。约7~10天结痂脱落。首次治疗不宜全部冷冻,应选择5~6颗,愈后以观色素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16例复发性咖啡斑患者,先采用Er∶YAG激光精确汽化病损浅层组织,再用Q532nm激光治疗至治疗区呈灰白色改变。根据患者治疗区的反应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8周治疗一次。结果:16例患者经4~9次治疗,痊愈10例,显效3例,好转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3.75%。无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认为Er∶YAG激光联合Q532nm激光治疗复发性咖啡斑疗效确切,副  相似文献   

19.
先证者男,12岁。2003年8月来本院皮肤科就诊。患者于出生后2个月左右手足背出现黑褐色斑,约粟粒至绿豆大小,间杂以色素减退斑。以后皮损逐渐增多并蔓延至四肢,无自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好,上唇有一唇裂修补术后瘢痕,余系统检查正常。皮肤科情况:双侧手足背及上下肢可见2~5mm大小密集褐黑色色素沉着斑,其间夹杂色素减退斑,呈网眼状,无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图1)。面部有散在粟粒大小雀斑样损害。皮损分布对称,以手足背最为明显。其他部位未见类似损害。诊断: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调查情况(图2):该家系共有12人,患者5例,其中男3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结节性硬化症皮损与疾病过程的关系,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有皮肤表现,包括色素脱失斑(24/25)、面部血管纤维瘤(15/25)、牛奶咖啡斑(13/25)、鲨鱼皮斑(9/25)、头部纤维性斑块(10/25)、指(趾)甲纤维瘤(2/25)、口内纤维瘤(2/25)。15例出生时即有皮损,其中色素脱失斑6例、牛奶咖啡斑1例、色素脱失斑和牛奶咖啡斑同时存在4例、色素脱失斑和头部纤维性斑块同时存在2例、指(趾)甲纤维瘤2例。面部血管纤维瘤在1~4岁出现,青春期时增多增大。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在婴幼儿期或胎儿期即可发病。大多数皮损有各自的发病年龄和发展规律。色素脱失斑是最早和最常见的皮肤表现,早期发现3处以上时应高度怀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