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难点之一,随着CHF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应用,对于经充分规范化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应用铁剂治疗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预后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与铁缺乏症CHF患者常见贫血,虽然我国目前尚无关于CHF患者中贫血发生率的流行病学资料,但一项美国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HF患者中贫血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慢性心力衰竭(CHF)患病率为0.9%,而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10%[1].贫血在CHF中极为常见,研究表明CHF患者50%以上伴有贫血[2],是影响心衰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使心衰的病死率明显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181例CHF患者贫血的患病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贫血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中发生率,以及与CHF患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年龄≥21岁,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的缺血性(心肌梗死后至少40 d以上)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贫血[血红蛋白<120 g/L(男性)或110 g/L(女性)]分为两组,贫血组和对照组,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共242例患者入选,对197例进行随访,14例(7.1%)失访,经过平均(20±9)个月(2~41个月)随访,共36例(20%)发生全因死亡,包括贫血组13例(34%)和对照组23例(16%)(χ2=6.415,P=0.011)。结论贫血在CHF住院患者中常见,贫血增加CHF死亡率,因此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应高度重视贫血的纠正,以更好地改善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CHF)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将196例患者分为贫血组54例和非贫血组1 42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预后、不同程度CHF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196例患者中,有54例出现贫血,占27.6%;轻度心力衰竭贫血患病率16.0%,明显低于重度心力衰竭(39.6%,P<0.01)。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年龄、男性比率及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VEF明显降低(P<0.05);再次住院、再住院平均天数及随访期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比较,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的发生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年龄、肾功能及心功能程度相关;贫血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CHF合并贫血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黄成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5):1510-1511
目的探讨贫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CHF患者118例,按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常规控制心力衰竭治疗情况下,分析贫血对其心功能分级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随着贫血程度增加,心脏射血分数下降(P〈0.05);CHF时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5.6%;随着心脏射血分数的下降,肾功能障碍亦逐渐增加且程度加重(P〈0.05)。反映肾功能的各项指标随贫血严重程度的加剧,恶化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老年CHF合并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障碍恶化明显,且贫血的程度越重,其病情也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286例年龄>60岁的CHF患者(CHF组)行临床、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CHF组患者按Hb水平又分为贫血组(136例)和非贫血组(150例);根据NYHA分为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203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83例);同时选择98例健康体检老年人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间不同性别血液学参数、血尿素、肌酐(Cr)、LVF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贫血发生率、病死率,并采用改良简化的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男、女性患者的Hb、红细胞比容、LVEF和GFR均明显降低(P<0.01),尿素、Cr和LVEDD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比较,重度心力衰竭患者Hb、红细胞比容、LVEF和GFR均明显降低,Cr、LVEDD、贫血发生率、病死率逐步升高(P<0.05,P<0.01)。CHF患者的Hb、LVEF均与Cr呈负相关,而与GFR呈正相关(P<0.01),Hb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CHF男、女性患者常伴有贫血和肾功能损害,贫血和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均与CHF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贫血、肾功能损害均使CHF患者死亡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7.
贫血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其与CHF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恶化以及死亡率增加有相关性。CHF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上调,并与CHF严重程度相关。研究发现,EPO水平是CHF患者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强预测指标,并独立于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其它已经确定的CHF严重程度的标志物。与非CHF患者相比,CHF患者EPO与血红蛋白水平仅呈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加重导致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CHF患者常合并贫血,但长期以来,CHF与贫血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忽视,最近数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慢性疾病常合并贫血,而贫血可使症状恶化和生活质量低下,慢性心力衰竭(CHF)时常见贫血,纠正贫血可明显改善症状和心脏功能。该研究旨在评估CHF时血红蛋白(Hb)浓度和生存率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 044例从1997年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观察血色素(Hb)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贫血对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220例老年(年龄≥70岁)CHF住院患者,男性86例,女性134例,平均年龄(75±5.6)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55例(25%),Ⅲ级99例(45%)Ⅳ级,66例(30%),贫血定义男性Hb<12.08g/dl,女性<11.0g/dl,统计老年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比较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心功能分级情况,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220例中有90例并发贫血(除外继发性贫血,如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为40.1%(90/220),贫血程度随心功能恶化而相对严重。NYHAⅡ级Hb(13.4±2.64)g/dl,Ⅲ级Hb(12.6±1.96)g/dl,Ⅳ级Hb(9.4±2.84)g/dl,贫血组住院死亡率24.4%(22/90),非贫血组住院死亡率11.5%(P<0.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发病率较高,贫血程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随心力衰竭分级增加贫血程度加重。贫血是老年慢性心衰常见并发症,且和老年心衰死亡率增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CHF患者115例,以患者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55例,存活组60例。另选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CHF患者67例为对照组,以便建立logEPO和血红蛋白(Hb)的回归方程。对CHF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随访观察,测定血EPO,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高龄患者多、心功能(NYHA)Ⅱ级比例低、Hb降低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升高(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贫血的CHF患者病死率增高(RR=2.50,95%CI:1.38~4.54,P=0.002)。ROC曲线评估EPO和BNP预测CHF患者死亡的最佳界值分别为44.4 U/L和752 ug/L(P=0.036,=0.000)。年龄、Hb、BNP和NYHA对CHF患者全因死亡有独立预测价值;而男性、BNP和Hb水平对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有独立预测价值。贫血的CHF患者EPO是独立于Hb的全因死亡的强预测指标(RR=2.86,95%CI:1.18~6.94,P=0.020)。结论贫血是C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EPO是贫血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贫血发生率及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81例,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根据血红蛋白(Hb)浓度分为Hb80,80~99,100~119,120~139,140~159,160g/L六个亚组,比较不同组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1)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左室射血分数(LVEF)、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明显降低;血肌酐(SCr)水平和贫血发生率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贫血组患者在年龄、严重心力衰竭(Ⅲ级和Ⅳ级)患者的比率、LVEF、死亡率方面与非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b 120~139g/L组的SCr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Hb 140~159 g/L组死亡率最低(2.4%,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功能分级、年龄、SCr、LVEF是住院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而Hb则是住院死亡率降低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贫血的CHF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医师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应重视贫血的纠正,以更好地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1例老年CHF患者测定了Hb和血清TNF-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老年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和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和LVEF则逐渐降低,而TNF-α水平逐渐升高,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NF-α水平和LVEF为CHF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NF-α参与了CHF患者心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并由此引发CHF贫血的发生,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使心功能不全程度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出现贫血的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有121例冠心病CHF病人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AMI)CHF 85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AMI)CHF 36例。根据有无贫血将121例病人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病人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情况。同时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病人贫血发生情况。结果61例(50.4%)冠心病CHF病人出现贫血。不同年龄冠心病CHF病人贫血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56岁-69岁组发生率36.1%,70岁-89岁组发生率56.5%,P〈0.05)。不同性别病人贫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心病类型致CHF病人贫血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STAMI发生率57.6%,NSTAMI发生率33.3%,P〈0.05)。与非贫血组比较,随访期间贫血组冠心病CHF病人的病死率、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CHF病人可并发贫血,7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STAMI CHF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NSTAMI CHF病人。贫血对冠心病CHF病人的病情及预后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01-2008-06在我院住院的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Hb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以及中重度贫血组3组。结果:贫血在CHF患者的发生率为32·5%;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Hb、RBC均明显低于好转的患者(P0·01),贫血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贫血的患者(P0·01),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贫血的偏回归系数为1·296(P=0·039),优势比(OR)为3·655(95%CI:1·069~12·499);对于心功能NYHAⅢ~Ⅳ级的CHF患者,Hb的偏回归系数为-0·073(P=0·041),OR为0·93(95%CI:0·864~0·995)。结论: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贫血是CH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b降低增加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慢性疾病常合并贫血,而贫血可使症状恶化和生活质量低下,慢性心力衰竭(CHF)时常见贫血,纠正贫血可明显改善症状和心脏功能。该研究旨在评估CHF时血红蛋白(Hb)浓度和生存率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关CHF的规范化治疗得到推广,但其患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部分原因是心力衰竭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贫血和(或)铁缺乏,那么明确机体铁代谢过程并适时进行干预,及时选择合理方案纠正铁缺乏有望成为CHF患者治疗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8.
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2].由于红细胞压积(HCT)同时反映了贫血和水钠潴留的严重程度,其对预后的影响应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贫血患者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心功能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测定入选121例CHF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CHF贫血组TNF-α、sICAM-1 、IL-6和Ang Ⅱ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组,而LVEF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1);随着TNF-α、sICAM-1、IL-6和Ang Ⅱ水平升高,Hb和LVEF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Hb水平和LVEF与TNF-α、sICAM-1、IL-6和Ang Ⅱ水平呈负相关,Hb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参与了CHF贫血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加重了CHF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 Tn T)、半乳凝集素-3、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贫血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90例CHF患者,其NYHA分级为Ⅱ~Ⅳ级。对90例CHF患者的血清hs-c Tn T、半乳凝集素-3、hs-CRP及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YHA分级Ⅳ组患者的hs-c Tn T、半乳凝集素-3、hs-CRP水平及贫血发生率最高,其次是Ⅲ级组,而Ⅱ级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s-c Tn T与半乳凝集素-3、hs-CRP水平密切相关,且血红蛋白水平与半乳凝集素-3、hs-CRP水平亦密切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 Tn T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血红蛋白与半乳凝集素-3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对心功能分级较高的CHF患者,其hs-c Tn T、半乳凝集素-3、hs-CRP水平及贫血发生率较高,并且心肌损伤与贫血可能与CHF患者心力衰竭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