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总结各种原因所致十二指肠梗阻的X线征象。方法对30例十二指肠梗阻X线平片和钡剂造影检查,术后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种原因所致十二指肠梗阻均作过X线检查,15例摄有腹部平片,28例作过钡餐检查,其中10例还作了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结论诊断十二指肠梗阻的过程中,X线检查有较大的价值。其主要的X线征象有下面几点:扩张征、双泡征、充盈缺损征(多形态)、逆蠕动征、反“3”字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几种辅助检查方法对肺动脉栓塞与肺栓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临床疑诊为肺动脉栓塞(其中2例合并肺梗死)的病人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核素肺灌注扫描和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诊断10/10例(100%);核素肺灌注扫描检查诊断8/10例(70%);胸部X线平片检查诊断3/10(30%)。结论 胸部X线平片、核素肺灌注扫描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诊断方法,而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是肺动脉栓塞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X线平片和椎管造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5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X线平片和椎管造影 X线表现。结果 平片诊断符合 39例 ,符合率 6 0 % ;椎管造影符合 6 0例 ,符合率 92 .3%。结论 腰椎平片及椎管造影检查方法简单 ,定性定位准确 ,仍不失为中小医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首选方法 ,但椎管造影为有创伤性检查 ,应持审慎态度 ,并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4.
金国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40-294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X 线诊断.方法 对31 例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X 线平片及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X 线平片及造影能较为准确地诊断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结论 X线平片及造影目前仍是诊断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首选,是较为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新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308-1309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螺旋CT扫描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X线平片考虑肺动脉栓塞5例,螺旋CT平扫考虑肺动脉栓塞7例,螺旋CT血管造影8例全部得到证实。结论 X线平片与CT平扫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常规检查仍不可或缺,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是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肠梗阻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东石 《中外医疗》2010,29(6):172-172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确诊的肠梗阻的X线平片资料。所有患者均摄立、卧位平片,并有CT扫描做对比分析。结果近段小肠梗阻5例,表现为节段性小的液气平或积气。远侧段小肠梗阻35例,因梗阻的原因不同,平片表现有所不同,可见牵拉征、咖啡豆征、弹簧圈征、鸟嘴征等征象,结肠梗阻10例,表现为近侧小肠的扩张。结论X线平片是肠梗阻重要的诊断方法,结合临床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线表现、评价平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0例颈椎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对诊断有价值的X线表现。结果:生理曲度异常(63.1%)、椎间隙狭窄(76.4%)、钩椎关节退变(81.3%)、椎间关节退变(61.4%)等是颈椎病的主要X线表现。此外,椎间盘真空征(气征)、正位裂隙征、侧位裂隙征虽具有特征,但出现率不高。结论:常规正、侧位与双斜位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上不仅有重要价值,也是主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加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612-2613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线表现、评价平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0例颈椎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对诊断有价值的X线表现。结果:生理曲度异常(63.1%)、椎间隙狭窄(76.4%)、钩椎关节退变(81.3%)、椎间关节退变(61.4%)等是颈椎病的主要X线表现。此外,椎间盘真空征(气征)、正位裂隙征、侧位裂隙征虽具有特征,但出现率不高。结论:常规正、侧位与双斜位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上不仅有重要价值,也是主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42-2543
目的:探讨X线平片加透视在一甲医院(卫生院)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把20例确诊的肠梗阻的X线资料回顾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摄立、卧位平片。结果:小肠梗阻14例,因梗阻的原因不同,平片表现有所不同,但均可见节段性的液气平或积气,还可见牵拉征、咖啡豆征、弹簧圈征、鸟嘴征等征象,结肠梗阻6例,表现为近侧小肠的扩张。结论:X线平片是一甲医院肠梗阻重要的诊断方法,结合临床能提高诊断率。利用X线拍片与透视结合起来,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对无CT设备的一甲医院有着不可缺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彩超、腹部X线平片、CT平扫与空气灌肠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及复位效果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临床、影像资料,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率及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总结小儿肠套叠的影像特征。结果胃肠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CT平扫和空气灌肠,而CT平扫和空气灌肠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胃肠彩超示:腹部可探及不均匀低回声包块,包块轮廓模糊,可见套筒征;腹部X线平片表现为官腔狭窄,具有较差的扩张性;CT平扫可表现出靶征、慧星尾征、套筒征、肾形征及不规则肿块征等征象;而空气灌肠造影示病变肠道远端部可见软组织影,显示杯口征象。结论胃肠彩超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在复位治疗后监测中,CT平扫和空气灌肠造影检查可较为清晰的显示其图像,为预后评估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伴小肠旋转不良的X线表现,评价X线检查在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伴小肠旋转不良的X线表现,总结其影像特征。6例均拍立卧位腹部平片,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和结肠钡灌肠造影。结果6例均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在上腹部均可见“双泡征”或“三泡征”,口服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示胃扩张、胃内残留物多、狭窄段以上十二指肠高度扩张伴有逆蠕动,管型狭窄段碘水呈细线状缓慢通过,膜型狭窄可见“风袋征”和“筛孔征”,隔膜呈半月形脱垂,造影剂到达其余小肠和结肠的量少且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十二指肠狭窄是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中较常见的原因,且多合并小肠旋转不良及其他先天畸形,X线平片和造影检查能提供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36例X线平片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34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髓核造影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平片征象有:顺列变化,椎间隙宽度异常,脊椎活动度减弱,腰骶角增大,脊柱不稳,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磨角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游离骨块,椎体后半凹陷。上述征象的前5项为功能性改变,后5项为器质性改变,具有重要诊断意义。本组病例的X线平片诊断准确性为72—83%。  相似文献   

13.
薛少军 《吉林医学》2012,33(6):1259-1260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表现、CT征像。结果:本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提示诊断者45例(15%);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85例(95%),确诊率高。X线平片能直观显示腰椎生理弧度、椎间隙改变情况,但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征像;CT能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征像及伴随病变,安全、直观。结论:C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和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X线平片、CT扫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显示病灶边缘为分叶征31例,细短毛刺征23例,病灶内部为空泡征7例,空气支气管征8例,病灶周围为胸膜凹陷征19例,血管集束征13例。CT检查显示病灶边缘为分叶征37例,细短毛刺征33例,病灶内部为空泡征17例,空气支气管征21例,病灶周围为胸膜凹陷征25例,血管集束征24例。X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为(35/45)78%,CT的诊断准确率为(42/45)93%。结论:分叶征、细短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X线平片与CT扫描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两种重要手段,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能够有效提高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X线平片、CT诊断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何容  林汉峰  韦志武 《广西医学》2005,27(11):1774-1776
目的探讨临床与X线平片、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经手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X线平片和CT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为73.91%,X线平片21.74%,CT诊断92.75%;与CT诊断效果比较,临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尤登指数分别是76.56%、60%、75.36%、0.37;X线平片分别是21.88%、80%、26.09%、0.02;CT诊断与临床、X线平片诊断效果相比,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延春 《中原医刊》2009,(21):20-21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准确率为64,3%,CT对肠梗阻的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特别是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梗阻病因的诊断CT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作为筛查手段,CT表现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X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X线对肺静脉畸形引流的诊断价值,提高对X线检查方法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的肺静脉畸形引流的患者,对其X线平片和造影检查的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X线平片对引流入左上腔静脉者有相当大的价值,心内型者无特异性。对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以及其他诸型的诊断,以造影检查最佳,结论 综合运用X线平片和血管造影术能提高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成人股骨头骨软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1年确诊的50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对照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各期在X线平片、CT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其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诊断中的价值。结果:X线平片诊断阳性率为40%,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密度改变;骨皮质变薄、断裂;股骨头变形及髋关节退行性改变。CT诊断阳性率为80%,主要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的变化;皮质下新月征、裂隙征,双边征。X线平片及CT表现正常者需做MRI检查。结论:(1)X线平片是诊断ANFH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但难以显示其早期表现,容易漏诊。(2)CT可以发现早期病变,诊断阳性率高,尤其对晚期关节完整性破坏需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常规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48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CT扫描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表现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最常见的X线平片征象为:相应腰椎间隙前后等宽、前窄后宽并有变窄,椎体角边缘呈唇样变;椎体上下缘硬化征,相应椎间孔变小及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结论 常规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心肌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心脏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放射科自1962-1983年对各型原发性心肌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放射诊断研究, 侧重X线平片表现及其诊断评价,取得了显著进展.1.肥厚型心肌病 1962年在国内首次做出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血管造影诊断,1964年报告3例,70年代中期又研究总结了28例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征象,结合平片和造影对照研究,提出了本病的诊断要点.肥厚型心肌病心血管造影有特征性表现,而X线平片则无特异性表现.但根据X线-临床(杂音)-心电图三结合的方式,约2/3病例可提示或诊断本病。在当时国内尚未普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上述X线分析已成为本病无创诊断和筛选造影检查的主要手段。这些工作在国内均属首次报告,上述三结合的X线平片诊断进程,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