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67例上肢浅静脉化疗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在距离肿胀lcm处局部环形封闭,然后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封闭方法同对照组,然后用南天仙子湿敷药物渗漏部位,对比2组疗效。结果1d、3d、5d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南天仙子湿敷化疗药物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多巴胺外渗性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因多巴胺外渗所导致组织损伤的患儿4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1ml+生理盐水1ml局部封闭,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痊愈17例,有效6例)优于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4.1155,P〈0.05)。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对小儿多巴胺外渗性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皮式套管针在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89例需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一般输液器上的金属头皮针,同样选择,头、正中、贵要、大隐、颈外等大静脉穿刺.液体通畅后行诺维本加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推注完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静脉后接顺铂化疗。观察组应用头皮式套管针穿刺,同时在液体通畅后行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静脉外渗外漏情况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198次无一例出现静脉外渗外漏现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2.6%(25/198);对照组化疗180次有7例出现静脉外漏,13例出现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3.9%,两组各项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头皮式套管针,在地塞米松的配合下.选择头、正中、贵要、大隐、颈外等大静脉穿刺,能有效地防止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对静脉的外渗、外漏现象,有效地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静脉输液穿刺中缓解疼痛的效果,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舒适度。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在本院住院输液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按实验设计方法选择好静脉,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ml浸湿纱布,湿敷拟穿刺输液点3rnin后穿刺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的生理盐水4ml浸湿纱布湿敷穿刺点3rain行输液作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湿敷穿刺点3min后,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消炎止痛膏加冰片和血竭粉在化疗药物外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月霞 《护理与康复》2008,7(6):472-473
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易发生药物外渗,加之肿瘤患者长期反复用药、血管硬化闭塞,更易发生非技术因素的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组织坏死,严重者造成功能丧失。据国外文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为0.1%~6.0%,儿童可达11%。化疗药物外渗后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局部封闭,再用50%硫酸镁外敷,但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6.
25%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5%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治疗开始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静脉化疗用25%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对照组54例用新鲜马铃薯片湿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6例,对照组14例,χ^2=3.93,P〈0.01;观察组Ⅰ度、Ⅱ度静脉类分别为4例、2例,对照组Ⅰ度、Ⅱ度静脉炎分别为9例、5例,U=1.91,P〈0.05。结论25%硫酸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可明显降低化疗性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减轻静脉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善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小剂量善宁联合奥美拉唑组):首先给予善宁0.1mg静脉推注,然后0.1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8h,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12h;对照组30例:首先给予善宁0.1mg静脉推注,然后0.1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4h,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12h。分别观察24、48、72h止血率、再出血率、输血量、输血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4、48、72h时止血率分别为70.59%(24)、82.35%(28)、94.11%(32),对照组24h、48h、72h时止血率分别为71.99%(22)、86.67%(26)、96.67%(29),两组再出血率分别为5.89%和3.3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在止血率、再出血率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善宁联合奥美拉唑方案以其高效、经济、安全可作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联用灯盏细辛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0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在常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基础上,2组均采用弥可保注射液500μg静脉推注,每日1次。观察组同时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纤维蛋白原观察组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4及6周时2组均缓慢上升,观察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0%与52.8%,P〈0.01)。结论:灯盏细辛与弥可保联合应用治疗DPN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金黄散外敷联合利多卡因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金黄散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对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160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护士进行留置套管针(BD公司生产)的静脉穿刺。A组在使用化疗药物前后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配置液5ml,同时湿敷金黄散;B组化疗时湿敷金黄散;C组在使用化疗药物前后只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配置液5ml,比较3组患者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13%,B组为21.25%,C组为60.63%;3组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严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利多卡因注射能减轻局部疼痛、扩张局部血管、降低血管的脆性,金黄散外敷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两者联合能明显降低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的止痛方法。方法:20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00)静脉推注哌替啶50mg 异丙秦25mg 0.9%生理盐水10ml,辅以利多卡因凝胶宫颈表面麻醉对照组,N=100).不用任何镇痛药,其他手术步骤相同。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经x^2检验,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显(P<0.05)。结论:人流术中静脉注射哌替啶、异丙秦,辅以利多卡因凝胶宫颈表面麻醉,既简单,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眩晕病人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入院的48例眩晕病人为对照组。20%甘露醇针250 ml、山莨蓉碱针5 mg、2%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针5 mg混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纳络酮0.8 ml合用川芎嗪12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7 d为一个疗程[1]。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与出现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现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达到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效果的患者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时间短,见效快,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活血酊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用活血酊湿敷于患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酊湿敷对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损伤及静脉炎的治疗有效,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对多巴胺外渗性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1例因多巴胺外渗所导致的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20%利多卡因2.5 ml+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2.5 ml局部封闭,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比较两组局部组织损伤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局部组织损伤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对多巴胺外渗性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明显,是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液湿敷对小儿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5例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采用75%酒精、地塞米松和654-2联合或交替湿敷,对照组仅给予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敷起效时间和恢复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75%酒精、地塞米松和654-2联合或交替湿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对肿瘤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上肢浅静脉化疗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在距离肿胀1cm处局部环形封闭,然后用50%硫酸镁湿敷。实验组封闭方法同对照组,然后用南天仙子湿敷药物渗漏部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3,5d后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南天仙子湿敷化疗药物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巴胺外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只小白鼠的四肢备皮后制成24只多巴胺外渗的动物模型。10min后,随机分成A、B、C、D4组,6只,组,A、B、C3组分别给予3种不同药物的局部封闭治疗方法,A组: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B组:利多卡因,C组:生理盐水,D组:对照组,进行肉眼观察和病理学观察。结果A组水肿消退最快,明显快于C组,P〈0.05,且病理组织学光镜观察显示A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结论多巴胺药物外渗后一定要及时处理,而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治疗多巴胺外渗快速、简便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诱导期间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92例ASA I~Ⅱ级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1.5 m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5 mL),每组各46例.观察两组舒芬太尼注射后的呛咳发生率、程度及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利多卡因组呛咳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在预防癌症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静脉化疗三次以上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治疗组在化疗前后静脉滴注利多卡因2ml和地塞米松5mg,对照组在化疗同时用喜疗妥外涂穿刺血管;观察两组化疗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6%比33.33%,13.33%比34.66%;均P〈0.01)。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可使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26例,术前需预防及治疗吸人性肺炎,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强化气道管理,注意补液的量和速度,注意防止并发症,保证热量供给并给予合理喂养.结果 22例患儿治愈并获随访,生长发育正常,2例因术后肺炎、硬肿症加重而死亡,2例因吻合口瘘放弃治疗.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积极有效地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食管闭锁患儿成活率和生命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