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整形外科确诊为静脉畸形的患者47例,依据术中彩超和影像学复查病灶消退情况以及病灶颜色、大小的改善程度,采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栓塞治疗方案,并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47例患者经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栓塞治疗共78次,治愈39例,基本治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皮温升高、疼痛肿胀、皮肤瘀斑,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简单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平阳霉素组(30例)与聚桂醇组(30例),单用平阳霉素或聚桂醇注射治疗,2周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每次注射前观察瘤体的大小、颜色及硬度的改变,同时行高频超声检查,以厚度变化为观察指标,计算两组在治疗2、4、6、8周的平均厚度及其平均厚度减少的均值。同时随访患者治疗后副作用。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3个月,同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个疗程结束后,瘤体平均厚度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第1次后,聚桂醇组瘤体平均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聚桂醇组瘤体平均厚度减少的均值与平阳霉素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结论: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聚桂醇在静脉畸形治疗上起效快于平阳霉素,在控制药物副反应上优于平阳霉素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对下肢表浅静脉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2011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25例下肢表浅静脉表浅畸形病人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观察注射后局部病灶内声像变化并随访观效。结果 25例病人中22例一次性硬化成功,未出现复发,3例病灶较大者经多次聚桂醇注射治疗后未出现再发。结论 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表浅静脉畸形效果满意,而超声能更精确地引导手术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病损内注射聚桂醇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治疗龟头部静脉畸形1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经皮瘤体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每次聚桂醇注射液0.5~2.0 mL局部注射,治疗间隔1个月,治疗1~4次。结果所有患者治疗部位均出现暂时性红斑和水肿,仅1例发生局部溃破,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疼痛,无出血、感染病例。随访1~3年,所有患者龟头静脉畸形病灶完全清除,未见复发,无色素改变、畸形和勃起功能障碍。结论经皮瘤体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且术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低,不影响阴茎外观和功能,建议作为龟头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胃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的效果。选取2016年1—6月于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80例肝硬化伴胃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为胃镜下单纯组织胶注射治疗组(对照组)和胃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静脉曲张消失率、总有效率、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胃静脉曲张消失率(42.5%比20.0%)、总有效率(92.50%比72.5%)和再出血率(7.5%比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发热、穿孔、异位栓塞、过敏反应、肝功能恶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对肝硬化胃静脉曲张行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注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订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重度痔(Ⅲ、Ⅳ期)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PPH术加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84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加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25±3.41)min和(5.20±0.94)d,对照组分别为(60.11±4.85)min和(12.57±1.52)d,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内痔脱垂及出血症状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6.5%,高于对照组的85.7%和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排便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及6个月后随访,两组无一例发生肛门狭窄。结论 PPH术加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操作简便,对肛门功能损伤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畸形局部注射聚桂醇的治疗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经我院治疗的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畸形,病历及随访资料完整,选择的90例血管畸形患儿分组,鱼肝油酸钠治疗组(30例),博莱霉素治疗组(30例),聚桂醇治疗组(30例)。观察各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观察,并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时间4~13个月,鱼肝油酸钠患儿中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博莱霉素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3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疗效与前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聚桂醇组副作用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聚桂醇为主的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畸形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85/1 064nm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混合性血管瘤患儿165例,用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激光能量密度PDL6.0~9.0/YAG30~45J/cm2,脉宽0.5~40/10~40ms,脉冲间隔为:中或长,光斑直径5~7mm。激光对病灶进行点状照射,术后冰块局部物理降温20min,聚桂醇0.5~3ml局部注射,抗生素药膏涂抹于患处,并观察其局部热反应和疗效,6~8周复诊,治疗1~4个疗程。结果:165例皮损的治愈率78.18%,有效率98.18%。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皮损厚度越薄,有效率越高(P0.05),皮损部位不同对疗效无影响(P0.05)。随访观察3~6个月,治愈病例无1例复发。结论: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照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儿痛苦小。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下聚桂醇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3),观察组采取超声介入下聚桂醇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甲氨碟呤肌内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血浆β-h 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瘢痕处宫壁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RI值方面,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给予超声介入下聚桂醇注射联合清宫术治疗效果良好,且创伤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体表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1%聚桂醇注射液,按Tessari法制作泡沫硬化剂(液∶气为1∶4).在瘤体内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体表静脉畸形患者21例.根据瘤体大小、患者年龄决定用药量,每次聚桂醇液体硬化剂用量在1~2 ml,每次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用量在8 ml以内,每隔4周重复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病灶大小、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并通过治疗疗程及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21例患者,经3~18个月随访,优10例(47.6%),良9例(42.9%),中2例(9.5%).所有患者每次治疗后均可发生注射部位肿胀,发热5例,21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聚桂醇泡沫硬化疗法治疗体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静脉畸形患者96例,其中婴幼儿35例,成人及儿童61例,分别行彩超引导下畸形管腔内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治疗后畸形管腔闭合情况及吸收情况。96例患者均在彩超引导下分次、多部位成功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每日1次,每次2~6ml,总疗程4~8次,疗程结束3个月后复查。结果:97.9%的患者经此方法治疗后,畸形血管腔全部或者部分闭塞吸收,肿块萎缩,颜色消退。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轻微静脉炎症,经抗炎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因畸形静脉表浅,出现局部表皮小面积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结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临床疗效满意,合理应用该药物可显著提高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浅表静脉畸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对17例浅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硬化治疗。采用Tessari法制作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液气比为1∶4),其中聚桂醇注射液浓度为1%。治疗4周1次,末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根据病灶颜色和大小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17例患者平均治疗3.06次,治疗后5例病灶接近正常,7例明显好转,3例部分改善,2例轻度改善,无效0例;不良反应包括局部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结论应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浅表静脉畸形,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严重混合痔的临床价值。选择29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TST联合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组(TST+硬化剂组)和常规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组(PPH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如肛门狭窄、出血、肛门坠胀感、尿潴留)等。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实现两种方法的优势互补,弥补单纯PPH的不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临床常用硬化剂无水乙醇和聚桂醇在治疗静脉畸形过程中与神经损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以单次治疗中的硬化剂类型为分组依据,将436例静脉畸形患者分为无水乙醇治疗组和聚桂醇治疗组。比较两种硬化剂的治疗完成率和临床有效率,并分析治疗导致的神经损伤的相关情况。结果无水乙醇组成功率为98.1%,治疗有效率为94.7%;治疗期间11例患者出现了12次的神经损伤症状;随访3-12个月,所有损伤患者中7例恢复,2例部分恢复,2例未恢复。聚桂醇组硬化操功率为98.3%,治疗有效率88.4%,1例患者出现注射后相关区域麻木,2周后自行恢复。结论静脉畸形治疗中无水乙醇和1%聚桂醇注射液在治疗静脉畸形时都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无水乙醇注射更易引起神经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畸形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27例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年龄段及瘤体,选择无水乙醇及聚桂醇进行多次硬化治疗。27例形患者无水乙醇平均治疗(2.59±2.19)次/例,单次应用剂量为(0.18±0.04)ml/kg;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平均治疗(3.30±2.57)次/例,单次应用剂量为(8.45±3.10)ml。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均有明显的症状改善及瘤体缩小,且无复发。患者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疼痛评分均值[(0.44±0.85)分]较术前[(3.04±1.23)分]明显下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主要有肿胀(100%)、疼痛(100%)、色素沉着(14.4%)、水疱形成(7.4%)及皮肤溃疡(3.7%)。结论选择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硬化治疗下肢静脉畸形效果较明显,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日间硬化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日间病房收治的132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5例, 女性77例;血管瘤36例, 静脉畸形78例, 动静脉畸形7例, 淋巴管畸形2例, 毛细血管畸形4例, 其他5例。比较分析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32例患者中, 总计完成注射275次, 每人(2.1±1.4)次(范围:1~9次)。1%聚多卡醇注射液用量176支, 3%用量111支, 单次注射(5.3±3.4)ml。直接注射185次, 单次注射聚多卡醇泡沫(4.0±2.8)ml;超声引导下注射90次, 单次注射(7.9±3.2)ml;两种注射方式下注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5, P<0.001)。1%聚多卡醇使用171次, 单次注射(4.2±2.9)ml, 3%聚多卡醇使用104次, 平均单次注射(6.8±3.6)ml;两种浓度单次注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8, P<0.001)。总有效率92.5%(122/13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取119例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患者,采用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定期观察瘤体的大小、颜色、质地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根据治疗次数及瘤体缩小情况评价疗效。结果:采用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治疗2~8次,总有效率87.39%。治疗中发现,疗效与患儿年龄、瘤体的薄厚程度有关(P0.05),瘤体越薄,治疗次数越少;瘤体越厚,治疗次数越多。皮损发病部位对疗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引导下手术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儿童肌内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 VM)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对37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VM的患儿,行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术中超声引导下插入定位针,沿定位针切除VM,其中1例患儿有少量残留病灶再行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对37例上肢、下肢和躯干VM患儿行超声引导下的手术治疗,其中10例(27%)术中行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所有患儿获随访1年,36例(97.3%)经一期完整切除后无复发,仅1例(2.7%)MRI显示局部复发,再次治疗后好转。结论在超声定位引导下的手术切除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VM,安全有效、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内镜下聚桂醇硬化与外科手术治疗痔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痔病病人93例,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采用聚桂醇硬化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外科外剥内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观感受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44例完成随访,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42例完成随访,治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和Vaizey大便失禁评分量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8.57%,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聚桂醇硬化与外科结扎手术治疗痔的短期疗效相当,但其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先天性肝囊肿(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1—2020-01间于尉氏县中心医院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肝囊肿患者,依据硬化剂分为聚桂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不良反应。术后随访1 a,末次随访统计治愈率。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每组4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组发生心率增快1例,腹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无水乙醇组发生心率增快2例,腹痛4例,恶心、呕吐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无水乙醇组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水乙醇比较,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介入治疗肝囊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