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鼻炎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鼻炎方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47%,较对照组73.8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5)。治疗前流涕、喷嚏、鼻痒、鼻塞及下鼻甲肿胀等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流涕、喷嚏、鼻痒、鼻塞及下鼻甲肿胀等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g E、IL-4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IFN-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g E、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9.52%),对照组发生7例(16.67%),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941,P0.05)。结论自拟鼻炎方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能够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脐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脐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及氯雷他定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5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3个月后随访时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随访时,2组患者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针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能改善患者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症状,抑制变态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小儿过敏性鼻炎血清IgE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门诊过敏性鼻炎患儿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埋线,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症状(鼻痒、流涕、鼻塞、喷嚏)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疗程结束后随访3~6个月,统计疾病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鼻痒、鼻塞、流涕、喷嚏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E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 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组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疗程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疾病复发率5.13%(2/39)与对照组15.38%(6/39)间无显著差异(P 0.05),疗程结束后6个月研究组疾病复发率7.69%(3/39)低于对照组25.64%(10/39,P 0.05)。结论:采取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且利于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158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79例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研究组79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及血清总IgE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第1疗程及第2疗程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可以作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脱敏汤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氯雷他定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益气脱敏汤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同时测定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患儿采取益气脱敏汤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刘新  杜元灏 《河北中医》2021,43(1):140-143
目的观察温阳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温阳通窍针法治疗,隔日治疗1次,对照组30例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日1次。2组均治疗20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塞、鼻痒、流涕、喷嚏VAS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记录2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5/30),2组疗效相当(P>0.05)。2组治疗后鼻塞、鼻痒、流涕、喷嚏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RQLQ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复发率20.0%(6/30),对照组复发率46.7%(14/3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通窍针法治疗AR选穴精简,无不良反应,疗效与氯雷他定片相当,且能改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芩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芩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记录治疗前后喷嚏、流涕、鼻堵和鼻痒评分及血IL-4,IL-10和IgE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喷嚏、流涕、鼻堵和鼻痒评分及血IgE和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血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辛芩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血IL-4、IgE水平和升高IL-10水平从而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用氯雷他定片,观察组用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气脱敏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脱敏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评估两组患者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的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的水平,对比两组的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结果 研究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总有效率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P、VIP、NGF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P、VIP、NGF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脱敏方可提高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可能的机制为调节神经递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花藤子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花藤子颗粒,2组患者均服药4周,采用RQLQ评分、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总有效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2组各有39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后2组RQLQ、VAS、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在鼻痒、流清涕积分及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RQLQ评分、喷嚏、鼻塞、症状总评分及体征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余无不良反应。结论:花藤子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鑫  揭凤意  何仕浩  张守遐 《新中医》2015,47(11):162-164
目的:观察自拟通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通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胶囊和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症及鼻部检查积分、计算各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之和(Multi-VAS)及血清过敏原总Ig E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及鼻部检查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Multi-VAS及Ig E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通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血清过敏原总Ig E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组加用小柴胡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2周治疗组症状(鼻痒、喷嚏、流涕)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2周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停药2周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表达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肺气虚寒型AR患者12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服用氯雷他定,观察组使用温针灸治疗;使用VAS视觉模型量表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使用鼻眼结膜的生活质量量表(RQLQ)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对患者治疗前后鼻内镜下的鼻甲肿胀情况评分,使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免疫与炎症因子(IgE、TNF-α、IFN-γ、IL-4、IL-10)含量改变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塞、鼻痒、清水涕及喷嚏的V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仅清水涕和喷嚏VSA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RQLQ和鼻夹肿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RQLQ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E、TNF-α、IFN-γ、IL-4及IL-10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血清IgE、IFN-γ和TNF-α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明显改善肺气虚寒型AR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对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的影响。方法将80例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血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组胺、IgE、IL-4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血清IgE、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胺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较好,能降低组胺、IgE、IL-4水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100例患有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疗程14 d,治疗组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服用14 d,停用氯雷他定片后服用玉屏风颗粒6个月。疗程结束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总Ig E、症状评分和Thl/Th2数值。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鼻塞、鼻痒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时鼻塞、鼻痒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治疗后鼻塞、鼻痒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在治疗后鼻塞、鼻痒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7 d时的血清总Ig E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血清Thl/Th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的血清总Ig E和Thl/Th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明显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鼻塞、鼻痒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三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阻滞组(62例)和联合组(61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阻滞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联合组给予鼻三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IgE、IL-4、IL-5水平,统计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喷嚏、鼻塞、流涕、鼻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阻滞组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均低于阻滞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清IgE、IL-4、IL-5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阻滞组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均低于阻滞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和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三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过敏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联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87635106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60例用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组60例在用氯雷他定同时口服中联鼻炎片,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的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并进行4分法评分,计算出治疗后积分改善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6.7%,有效率41.6%,无效率11.1%,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率16.7%,有效率56.7%,无效率33.3%,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氯雷他定联合中联鼻炎片能更有效地治疗变应性鼻炎,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润肺健脾通窍汤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润肺健脾通窍汤。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鼻痒流涕、喷嚏频作、鼻塞不通、神疲气短、腹胀便溏和舌苔白滑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鼻痒流涕、喷嚏频作、鼻塞不通、神疲气短、腹胀便溏和舌苔白滑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RQLQ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QLQ和VA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润肺健脾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脾气虚的症候,并缓解鼻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窍止鼽汤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窍止鼽汤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和症状总分及血清Ig E、Th1/Th2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停药2个月后临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症状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积分降低程度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Ig E、IL-4、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IL-2、IL-10、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停药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止鼽汤联合氯雷他定片能够有效消除机体变态反应递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过敏状态,且安全性好,临床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变异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0例用中联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者患者的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速(PEF)、1秒率(FEV1/FVC%)、PEF昼夜变异率以及白细胞介素4、5、12(IL-4、IL-5、IL-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