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与课堂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的是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客观与主观的诸多因素都能影响无意注意的发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引发无意注意的各种因素并配合学生的有意注意,可使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注意讲解的灵活性、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着手,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并分析其与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点探测范式和心理问卷分别对36例焦虑障碍患者和36例正常者进行评估,比较2组注意偏向、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比较不同性别焦虑障碍患者负性注意偏向分数的差异;比较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的差异;分析注意偏向、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结果:焦虑组和对照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注意警觉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解 除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焦虑组和对照组自动思维得分、功能失调态度得分、艾森克人格N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和女性焦虑障碍患者注意解除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警觉分数、注意解除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功能失调态度与负性注意偏向分数(r =0.383)、注意警觉(r =0.204)呈显著正相关(P <0.05);注意偏向分数、注意警觉分数与自动思维、艾森克N维度得分无相关性(P >0.05)。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解除分数与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态度得分、与艾森克人格N维度得分无相关性(P >0.05)。结论: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注意警觉,该注意偏向存在性别差异,且与认知风格相关。  相似文献   

4.
注意偏向是强迫症认知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强迫症注意加工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强迫症个体对负性刺激注意偏向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强迫症个体注意偏向的研究应用类型:Stroop方式、点探测方式、负启动方式、返回抑制方式。提出强迫症注意偏向研究的方向:关注强迫症抑制困难的潜在机制;注意偏向的特有程度;注意偏向训练对强迫症治疗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婴儿注意的研究目前在心理学界,特别是在国外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的进步。文章简要介绍了婴儿注意的研究情况,并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婴儿注意研究的新趋向,比如内隐注意、稳定性注意和共同注意等。  相似文献   

6.
“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即引起注意,对学习和工作有积极的作用。掌握和运用注意的规律,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注意亦是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若注意力分散,也就是俗话说的“心不在焉”,学习效果必然很差。反之,若能注意集中,不仅有助于记忆,还有助于思维。一、注意及其品质和阶段注意就是指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的集中性和指向性。根据注意集中时人的自觉程度,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后者又  相似文献   

7.
从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注意讲解的灵活性、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着手,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浅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注意规律。本文阐述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特征、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以及如何根据注意的特点培养学生注意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社会功能状态,以及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因注意力不集中或好动等症状,被温州市某医院疑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641例初诊患儿作为调查对象,按照DSM-IV ADHD诊断标准评估,符合诊断标准者纳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不满足诊断标准者纳入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采用SNAP-IV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核心症状严重程度,采用Weiss功能缺陷量表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社会功能,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与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社会功能状态,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与社会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在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冒险活动等维度的社会功能,均明显低于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不同性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各维度的社会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意力缺陷症状群评分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各维度社会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多动冲动症状群评分与家庭、社会活动、冒险活动相关。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其核心症状与社会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自我意识特征,探讨自我意识与反应控制能力、注意能力及智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ADHD儿童50例作为ADHD组,同时段选取某小学3~5年级健康学生50例作为对照组,填写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完成韦氏智商测试和反应控制注意力测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除躯体外貌与属性外,ADHD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总分、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项目、反应控制及注意商数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自我意识总分与听觉注意商数和综合注意商数呈正相关(P<0.05);行为与听觉注意商数、视觉注意商数和综合注意商数呈正相关(P<0.05);智力与学校情况与言语智商和总智商呈正相关(P<0.05);躯体外貌与属性与言语智商呈正相关(P<0.05);焦虑与操作智商呈正相关(P<0.05);合群与听觉注意商数和综合注意商数呈正相关(P<0.05);幸福与满足与听觉注意商数、综合注意商数和操作智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反应控制和注意力缺陷及自我意识水平低下,自我意识与注意能力与智商尤其是言语智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陈伟贤 《华夏医学》2007,20(5):966-967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指人自觉的、有预定目,并经过意志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感知活动。它通常与有意注意结合在一起[2]。病情观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是审慎且有意识,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N ICU病房是具有生命危险而需要密切监护的高危新生儿收治的场所。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危重患者观察抢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有一定的护理急救应急技能,还要有快速观察判断和处理能力,应将有意注意运用于提高护士的观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非注意和注意条件下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Viking Quest诱发电位仪对44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实验研究,比较在非注意和注意条件下P300的特征。结果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出现率在注意条件下为100%,在非注意条件下为出现率为79.5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非注意条件下出现P300与未出现者在注意条件下相比较,其P300/N2波潜伏期更长,波幅更低(P<0.05);同一受试者分别在非注意和注意条件下的事件相关电位听觉P300各指标比较,发现靶刺激中P2波潜伏期、N2波潜伏期和波幅、P3波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非靶刺激中N1波潜伏期和P2波波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注意与注意条件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其不同的心理表达内容,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3.
视觉空间注意的大脑机制,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国际难题之一。而视觉空间注意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之一。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为代表的认知脑成像技术是研究注意脑机制的主要研究手段,特别是ERP的时间分辨率可达ms级。而注意的神经科学研究特别注重脑内的心理过程,因此本系列研究以ERP为主要技术手段,力图建立视觉空间注意的分级研究范式,从提示范围与视觉空间注意的关系、视觉空间注意的干扰效应以及视觉空间注意的年老化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ERP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溯源分析等指标的测量等广泛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项目的内容也是目前注意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本项目主要解决了短刺激间隔对ERP成分的重叠问题,建立了相应脑电分析软件;采用行为指标(反应时、正确率)、ERP(独立成分分析法和偶极子、电流密度源分析法)的方法对视觉ERP早期成分进行了精确的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谈病历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执业医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依据,从维护医师自身权益出发,阐述了医师在病历书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在病历书写中的责任;(2)注意病历完成的时限要求,时间上具有连续性;(3)注意病历中体现患者知情同意权;(4)注意病历反映患者的自主选择权;(5)注意证据的收集;(6)注意"循证医学"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7)注意病历内容的完整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注意规律在医学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医学化学大课教学每班 170人左右 ,课堂上怎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完成教与学的先决条件之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将注意规律应用在医学化学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注意的种类及作用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1] 。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 ,无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 ,大家正在听课 ,忽然一个人推门进来 ,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着他 ,这就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 ,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 ,学生正在教室里听课 ,忽然从教室外传来歌声 ,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 ,迫使自己把注意…  相似文献   

16.
注意规律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有两种注意,即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变化时产生的,它表现为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51-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如在上课时,突然听到窗外动听的歌声,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倾听歌声,这是无意注意。但由于很快意识到正在上课,又迫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相似文献   

17.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动力特征之一。心理学上常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教学是学生知识形成和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这两种注意都是需要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这两种注意在课堂上的交替应用,从而导致学生听课疲倦或纪律  相似文献   

18.
关于注意偏向的理论有很多,其中贝克的认知理论认为注意偏向在抑郁症的开始、持续以及复发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对抑郁症的认知研究中,也强调了伴抑郁症而来的对负性刺激的认知偏向。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包括情绪Stroop范式、点探测范式、情绪GO/NO GO范式和眼动追踪范式等。抑郁症患者对特定的负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但目前关于注意偏向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深入探索抑郁症患者的认知特征,可为理解认知和情感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对情绪面孔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为抑郁组,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青少年5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点探测范式,对受试者进行注意偏向任务测评。结果抑郁组在中性、负性图片注意反应时均高于对照组(P<0.01), 抑郁组注意偏向值大于对照组(P<0.01),2组间注意反应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中,负性注意反应时高于中性(P<0.05),对照组内两者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量表评分与抑郁组中性和负性注意反应时呈正相关关系(r=0.315, r=0.413, P<0.01)。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背景睡眠呼吸障碍(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发生率较高,对其学习能力、远期智力发展危害严重,但是目前缺乏关于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情况的全面分析。目的分析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特征,为制订SDB儿童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就诊、4~10岁、有打鼾或张口呼吸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均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父母版。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分为原发鼾症组(OAHI≤1次/h),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组(1次/h5次/h)。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儿童多导睡眠监测参数〔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N1%)、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N2%)、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N3%)及快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R%)、OAHI、觉醒指数(Ar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最低SpO2〕,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以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结果原发鼾症组76例,轻度OSA组86例,中重度OSA组77例。中重度OSA组N1%、OAHI、ArI、ODI均高于原发鼾症组及轻度OSA组,平均SpO2和最低SpO2均低于原发鼾症组、轻度OSA组(P<0.05);中重度OSA组R%低于原发鼾症组(P<0.05);轻度OSA组OAHI、ArI、ODI均高于原发鼾症组,最低SpO2低于原发鼾症组(P<0.05)。中重度OSA组注意缺陷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高于原发鼾症组(P'<0.016 7)。男性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率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均高于女性儿童(P<0.05)。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均高于学龄前儿童(P<0.05)。结论SDB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男孩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发生率均高于女孩,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发生率高于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