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武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9):1020-1022
目的: 总结三向瓣膜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 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前、中、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相应护理。结果: 应用PICC导管48例,留置时间58~160 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治疗途径,积极做好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PICC)导管在化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化疗患儿采用肘前外周静脉穿刺,将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内,观察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成功率100%,无感染或因并发症拔管者,导管留置时间120~365 d。结论化疗患儿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进行化疗,可以减少患儿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恐惧心理,减少和(或)避免药物外渗,提高患儿依从性,同时降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合作。置管后要严防导管感染,行规范冲管,防止导管阻塞和破裂,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4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通过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完成CEF方案化疗,置管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术后行CEF方案化疗的患者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有效地避免了反复穿刺、静脉刺激、药物外漏,可以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有效地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精心、规范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特点 PICC系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三向瓣膜式PICC具有一种革命性的专利设计,用于5天以上的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和/或静脉注射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最长可留置一年,无需使用肝素封管,治疗间歇期只需每7天维护一次,大大降低医护工作量,我科在置管过程中发生送入困难,采取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3岁,身高176cm,胃癌根治术后21天,拟行化疗行PICC置管术,选择巴德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经左肘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置入长度51cm,X线提示导管位于上腔静脉内,六周期化疗完毕,无并发症发生,导管已顺利拔除.  相似文献   

5.
三向瓣膜式PICC中心静脉导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娜 《吉林医学》2008,29(24):2403-2403
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中心静脉导管能有效解决长期输注药物,老年患者输液等问题,还可用于NICU的患者。尽管PICC有许多优点,但在临床使用中由于患者体质不同,置管时间不同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三向瓣膜式PICC常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以预防和减少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应急护理提供前瞻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治疗.结果 置管成功率96.7%(58/6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具有损伤小,定位准确,易操作,护理方便等优点.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提供静脉治疗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三向瓣膜式PICC是一种经肘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处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用于输液、输血、取血等多种静脉治疗,最长可留置1年,无需使用肝素封管。治疗间歇期只需每7天维护1次,大大降低了护理工作量。它的头端有三向瓣膜专利设计,可有效防止回血、进气,使用安全,效果良好,操作快捷,维护方便。可以消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静脉,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52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以预防和减少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等,对慢性重型炎患者应急护理提供前瞻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治疗。结果 置管成功率96.7%(58/60),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向瓣膜式PICC置具有损伤小,定位准确,易操作,护理方便等优点。对慢重肝患者提供静脉治疗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PICC在肿瘤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50例肿瘤患者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置管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导管末端46例位于上腔静脉内,2例插入右心房,2例住于颈内静脉;置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毒性作用,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应用穿刺后即刻连接液体输入的方法对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向颈内静脉移位进行防范的价值.方法:选择采用三向瓣膜式行PICC治疗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静脉穿刺后应用生理盐水20ml行脉冲式封管干预(对照组,n=50)与穿刺成功后,即刻同液体输入连接,并密切观察滴数并适时调整(观察组,n=50)置管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仅1例导管向颈内静脉移位,对照组7例,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PICC置管时,采取快速输入液体,对滴速及患者局部有无异常情况进行细致观察的方式,即便无现代影像学仪器辅助,也可防范导管向颈内静脉移位,发挥理想的置管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减轻小儿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害,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方法 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 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26例,插管成功率98%,留置时间28~550 d,平均置管时间为168 d.结论 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且并发症少,可以在患者身上留置1年左右,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显著提高了小儿血液病及肿瘤患儿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深受患儿家属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ICC置管过程中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对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科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84例,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置PICC导管时,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位置后,分别予"偏头法"及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进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颈内导管异位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2例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实验组有1例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实验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进行PICC置管,能有效降低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ite-Rite 5超声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因病情治疗需要或困难外周静脉治疗无法在直视下行PICC置管患者57例,经Site-Rite 5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管。结果:57例患者置管均成功,成功率达100%,有7例发生相关性并发症。结论:Site-Rite 5超声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技术,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解决了无法在直视下或困难外周静脉行PICC置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完成。方法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应用PICC导管28例,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60 d~180 d.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帮助腹部肿瘤化疗患者减轻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保证化疗顺利完成。方法从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应用PICC导管236例,留置时间30—183天,平均置管时间为156天。结论PICC为腹部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腹部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化疗患者PICC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对4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PICC留置时间60~300d,置管成功率98%。常见的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静脉炎、感染、堵管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很好的缓解。结论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为肿瘤患者化疗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减少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和组织坏死。方法:从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应用PICC管105例,插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14~210 d,平均置管时间110.5 d。结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避免了长期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组织损伤或坏死,消除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行经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 6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应用PICC置管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4~78岁,为肺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患者.其中化疗患者57例,输注静脉高营养3例.留置最长时间350天,最短14天,治疗过程中发生静脉炎1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异位2例,穿刺失败1例,其余PICC置管术治疗过程均满意.1.2材料美国BD公司生产的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一套、基础治疗盘1套、无菌穿刺包1个、无菌手套2副、20ml注射器2只、无菌透明贴膜1个、垫巾1块、止血带1根、胶贴1包、卷尺1个、可莱福正压接头1个、0.9%盐水适量、按医嘱准备药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66-169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青  陈影  樊雪茹  王海燕 《海南医学》2012,23(13):152-153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160例肿瘤患者实施PICC置管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护理。结果共发生并发症57例,其中机械性静脉炎21例,导管堵塞4例,局部过敏反应12例,导管移位5例,导管脱出3例,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异位9例。结论严格按照PICC操作流程、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置管时间、保证静脉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