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氯丙嗪对心电图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就42例210次服用不同剂量氯丙嗪的病员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男28例,女14例。年龄:男17~51岁,女16~46岁。二、心电图采集方法:1.选择入院前(即在门诊未服药时)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系统观测。2.根据患者服用氯丙嗪的剂量以100~600mg/日,每递增100mg/日查心电图一次。3.分析时均以未服药时的正常心电图为标准。三、资料分析:1.心率:增快者52例,减慢者23例。心率增快或减慢最少者为1次/分,增快最  相似文献   

2.
吴浩  陆景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37-1737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1)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 :SⅠ >0.1mv10例,SⅠ QⅢ TⅢ 型6例,QⅢ TⅢ 型5例 ,T倒置12例,Tv1~2 倒置9例,Tv1~3 倒置8例,Tv1~4 倒置11例 ,Tv1~5 倒置3例,T波倒置均呈对称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SV1~V5R 挫折粗钝7例 ;(2)溶栓后心电图变化 :S1 变浅 ,QRS电轴左移 ,Q Ⅲ 减小或消失 ;TⅢ 倒置变浅5例 ,加深6例 ,Tv1~2 倒置加深或直立倒置7例 ,T波倒置变浅或直立4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2例,Sv1~5 挫折、粗钝消失8例 ;(3)出院前变化 :R Ⅱ 增加、R Ⅲ 减少、TⅢ 变直立10例、Tv2 直立7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的 ,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心电图 ,不典型或所谓"大致正常"的轻微改变对筛选急性肺栓塞有帮助。有效溶栓治疗后 ,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可能是右室负荷减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早期复极综合征(简称ERS)是一种ST段抬高正常变异的心电图,属于良性改变。这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易被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我们遇到8例,现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43岁。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中至少三个导联的ST段抬高≥0.3my,凹面向上,J点抬高,并  相似文献   

4.
早搏1例治验     
患者女,78岁。主诉心悸、胸闷、乏力2~3个月。曾中风2次。体检:血压150/90mmHg。心率84次/分,早搏10~12次/分,P_2>A_2,心尖区Ⅱ°SM。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电图检查多数导联有提前PQRS-T波群,P’-P>0.12秒,代偿间歇不完全,提示频发房性早搏。治疗:肌注肌苷、口服心可定等约3个月,心电图复查同上,唯血压略有降低(140~150/  相似文献   

5.
王芃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71-272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300例更年期女性(年龄45~58岁)分为45~49岁、50~54岁、55~58岁3个年龄组与300例同年龄段男性作对照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两性间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性3个年龄组动态心电图S1-T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多为功能性.治疗以调节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6.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 ,但经其它辅助检查不支持冠心病的诊断。现报告我院所见 7例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心电图认识。1 临床资料病人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1 9~ 49岁 (平均 38岁 ) ;病程 3个月至 5年。临床均无心绞痛表现 ,其中 6例男性均在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而来本院就诊。临床诊断均依据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尖局限性心肌肥厚约 2 0~3 0cm ,无左室流出道梗阻 ,左室内径正常 ,无瓣膜病变。心电图表现 :RⅤ4 、Ⅴ5电压增高 ,伴巨大倒置T波 ,ST段压低表 1  7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例号性别年龄 (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动态心电图心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120例正常成年人24h动态心电图的资料。结果正常成年人动态心电图心率的范围在58~88次/min。结论动态心电图心率的上限和下限,对心电图诊断及指导临床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锡市于1987年对90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检查100例。其中正常心电图21例,异常心电图79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9%。本组心电图异常者中,同时有多种异常心电图表现。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只将其中主要一种异常心电图表现归类,而不再将同一张心电图的其他异常表现归类。结果见附表。讨论据Mc Namara报道,80~100岁的老人仅有26%正常的心电图。Fiseh等报道,心电图的异常率是,70~75岁的老人为34.8%,91~95岁的老人增加到75%。这与本组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例1 患者女,51 岁,因"突发心悸5 小时余,加重伴胸痛、大汗半小时"急来我院就诊.急诊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80~220 次/ 分.急给予胺碘酮静脉推注并静脉滴注约1 小时,患者心律转为窦性,心悸、胸痛、大汗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示:心率70 次/ 分,V2~V6 导联ST 段稍压低,T 波正常,无病理性Q波.但查心肌酶时示: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中肌钙蛋白I(TnI)均高,超过正常值3 倍.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12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3周内复查1~3次。结果132例被检者中,心电图异常有93例(70.5%)。132例患者中83例痊愈、44例好转、5例死亡。其中127例存活患者中88例心电图异常(69.3%);5例死亡病例(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死1例)中有4例心电图异常(80.0%),只有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者心电图正常。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这可能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受损及高血压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病人冠脉造影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对177例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占77.4%(137/177),单支血管病变占19.2%(34/177)。2~3支血管病变137例中118例(86.1%)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者多见,占47.7%(42/88),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者多见,占61.8%(21/34)。82.4%(28/34)单支血管狭窄为50%~74%。单纯左主干病变2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痫病人冠状动脉2支以上血管病变者平静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则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临床疑为冠心病的病人,如平静心电图正常,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苍术注射液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由心电图证实,心率为120—130次/分,无其他心电图异常改变)共19例,其剂量为每次4毫升,每日二次肌肉注射,一般用药3~5天即恢复正常者18例,好转1例。17例于治疗后八个月复查心电图正常。典型病例:施×、女性、27岁,两年来有心悸、气短、头昏、失眠及恐惧感,曾用安定、利血平、谷维素、心得安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吕爱平  王弘锦 《河北医药》2003,25(2):153-153
例 1.患者 ,男 ,3 8岁。因无明显诱因心悸、胸闷 2d就诊。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检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心率75次 min ,律齐 ,无杂音。心界不大。两肺及腹部未发现异常。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Ⅱ、Ⅲ、aVF呈qR型 ,ST段呈凹面向上均抬高 0 .1mV ,为顿挫型 ,T波直立。入院后 ,实验室检查 :血钾3 .67mmol L ,血糖、血脂正常 ,超声心动图心脏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心脏正常。多次复查心电图无变化。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过早复极综合征。随诊 1年心电图未见明显改变。例 2 .患者 ,男 ,2 6岁。体检做心电图示 :Ⅰ、…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76年6月至1986年9月共对5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使用闭式缝合术51次,全部存活,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4~36岁,平均15.6岁。除2例外,所有病例术前均作右心导管检查,房水平左至右分流量计占肺循环量为24%~82%,35例超过50%,7例超过70%。肺动脉压绝大多数在正常范围,12例收缩压为30~45mmHg,3例为46~62mmHg。术前心电图:正常2例,48例为右心室肥厚、右心房肥大或伴劳损,20例为不完全右束枝传导阻滞,2例2:1~3:1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5.
我心电室于1989年3月~12月期间,共收集206例患儿心电图(临床诊断疑似心肌炎),其中男性106人,女性100人,年龄为5岁—14岁。采用日本光电手感式6511心电图机,纸速为25mm/秒,标准电压=1mv,按常规导联取九个,即Ⅰ、Ⅱ、Ⅲ、avR、avL、avF、V_1、V_3、V_5导联,进行描记心电图。心电图检查结果:ECG回报,正常59人(28.  相似文献   

16.
心脏产生的电激动可以通过人体组织传导到体表,通过电极将人体不同的部位与心电图机相连,就可以描记出Ⅰ、Ⅱ、Ⅲ3个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aVR、aVL、aVF3个加压肢体导联心电图和V1~V6等6个常规单极胸前导联心电图,以及V7~V9、V3R、V4R、V5R等特殊导联心电图。心脏不同部位产生的电激动在心电图上形成不同的波形,这些波形在不同的导联上又会有所不同。经过长期的实践,对心电图各个波形、各个波段和间期以及波幅的形成原理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并且确定了正常值范围,临床工作者可以根据心电图的变化来判断其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1991~2004年脑外科住院的154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心电图观察,并就其心电图进行分析。1一般资料154例中男109例,女45例,年龄2~82岁,平均35.96岁。其中重症脑外伤52例。2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154例中心电图正常43例,异常111例,异常率为72.1%,提示颅脑外伤病人常有明显心电图改变。其中重度颅脑外伤52例,ECG异常46例(88.46%)。心电图异常类型:ST段下移、T波改变(倒置、低平、双向)41例(36.94%),左室面电压增高28例(25.23%),窦速42例(37.84%),窦缓17例(15.32%),窦律不齐6例(5.41%),R波增高3例(2.7%),肢低4例(3.60%),左室面电压低1例(…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APD)对心电图影响是临床常见的较严重的副作用,本文就地奥心血康治疗21例APD所致心电图异常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1例住院患者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3~52岁,平均35.3±9.4岁,诊断精神分裂症17例,情感性障碍4例。所有病例既往无心皿管疾病史,人院时检查心脏听诊正常,胸透心肺正常,心电图正常。2APD应用情况氯氮平4例,冬眠灵3例,阿米替林、甲硫喷喷、维思通各1例;冬眠灵加氯氮平5例,冬眠灵加碳酸及2例,奋乃静加舒必利2例,五氟利多加氯氮平1例,卡马西平加冬眠灵1冽。3心电图异常情况于用APD后3…  相似文献   

19.
例1:男,23岁.经纤维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给予甲氰咪胍0.2g,每日3次,每晚睡前加服1次0.4g,服后第3日患者自述心脏偶有“停跳”感觉,做心电图检查,发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停用甲氰咪胍24小时后,心电图检查正常.1周后再服甲氰咪胍,心电图又呈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停药后心电图检查正常.追踪半年,未见房室传导阻滞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心悸3年,伴胸闷3月就诊。其心悸呈发作性,突发突止;心率最快170次/分,最慢40次/分。半年前曾检查超声心动图及二阶梯运动试验均正常。体格检查除心率45次/分外,余无其它阳性体征。试验前患者一般情况好,血压14.1/9.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7次/分),ST段正常。按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2mg,即刻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段:Ⅱ、Ⅲ、avF水平下移0.1~0.2mv, V_4~V_6水平下移0.3~0.4mv;病人主诉心悸、胸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