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浓度冲洗盐水用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114例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渗盐水冲洗组56例鼻内镜术后采用高渗盐水冲洗液进行鼻腔冲洗;常规盐水冲洗组58例采用常规盐水冲洗液冲洗,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腔上皮化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高渗冲洗盐水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盐水冲洗组,腔上皮化时间比常规盐水冲洗组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冲洗液能够有效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星玉  杨建  江华 《重庆医药》2009,38(13):1604-1605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两种浓度盐水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4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高渗盐水组,两组患者术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冲洗鼻腔,观察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术后两组盐水冲洗治疗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两种浓度的盐水在鼻内镜手术后做鼻腔冲洗,均可以冲出鼻腔中的血凝块、鼻腔鼻窦的分泌物、白细胞和与之黏附在一起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促进创口愈合,帮助消除黏膜水肿。该方法安全、方便、价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针对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实施鼻腔冲洗液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71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后,针对A组35例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生理盐水冲洗治疗,针对B组36例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鼻腔冲洗液治疗,观察两组鼻窦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B组鼻窦炎患者治疗后的痊愈率、症状改善率、治疗时间及L-K评分明显优于A组鼻窦炎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与传统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治疗,B组单纯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C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1 A、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住院时间较C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患者总复发率、Ⅱ级、Ⅲ级乳头瘤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B、C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具有微创优势,出血量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患者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把7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术后用不同冲洗液冲洗鼻腔,并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黏膜纤毛运输功能及鼻腔内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糖精实验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稀释液冲洗鼻腔的实验组,3个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冲洗鼻腔能促进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鼻腔冲洗对鼻窦炎患者在术后进行进一步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6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患有鼻窦炎的临床确诊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在术后予常规抗生素类、激素、黏液促排剂等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术后加用鼻可乐对鼻腔进行冲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可乐冲洗液对鼻窦炎的患者在术后对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收治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例,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术后每天采用9%氯化钠溶液冲洗1-2次,对照组术后不进行鼻腔冲洗,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30d、90d、180d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2%、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78.79%、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在给予常规滴鼻和服用抗生素基础上,给予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操作便捷,且可有效缩短病症恢复周期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鼻内镜术后应用疗效。方法56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术后鼻腔冲洗组和内镜清理组各28例。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包括内镜评估及患者症状缓解评估。结果2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鼻内镜下检查,鼻腔冲洗组与内镜清理组比较,鼻腔冲洗组黏膜光整,少数有囊泡形成,术腔干净。内镜组黏膜肿胀,囊泡较少,窦口清晰。2组症状缓解明显,内镜评估上,2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部症状控制评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冲洗有益于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可使鼻粘膜恢复时间缩短,且易掌握,依从性高,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在鼻—鼻窦炎内镜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0年9月在本院进行鼻内镜术后的2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2例进行鼻内镜手术后进行药物鼻腔冲洗和鼻内镜下换药。对照组142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换药,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2个月治愈72例,好转5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5.92%。对照组患者治愈46例,好转34例,无效62例,总有效率为56.34%,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术提高了鼻窦炎的治愈率,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变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联合鼻腔末梢神经阻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治疗应变性鼻炎的7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鼻腔末梢神经阻断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后半年、1年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联合鼻腔末梢神经阻断术治疗应变性鼻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鼻腔冲洗剂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分析观察,认为鼻腔冲洗剂的合理选择是鼻内镜鼻-鼻窦手术后恢复期治疗的重要临床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择期鼻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冲洗液,依次为海水,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注射液药水,中药水,最后生理盐水或清水(纯净水),半年为期限;对照组:生理盐水。追踪半年观察比较其手术疗效即观察其粘膜修复情况和鼻腔粘连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粘膜修复时间和鼻腔粘连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鼻窦炎患者术后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冲洗液进行鼻腔冲洗,既缩短了治愈时间,又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何双文  王菁 《贵州医药》2023,(10):1621-1622
目的 分析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 选取接受腺样体肥大治疗手术的患者15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76例。A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B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融切术。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有3例患儿出现咽鼓管圆枕损伤、3例出现咽后壁黏膜损伤等较严重并发症,B组并未出现咽鼓管圆枕损伤和咽后壁黏膜损伤,B组有6例患者在经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融切术后仍有部分腺样体残存,但对患者的通气情况并未造成影响,两组间以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手术一般情况与A组差异显著(P<0.05);B组的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1);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无鼻腔粘连患者,A组鼻腔粘连发生率高于B组(P<0.01)。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佳选择,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且患者苦痛小。  相似文献   

13.
唐春霞 《中国药业》2012,21(5):88-88
目的 观察鼻内镜术后进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比较159例鼻内镜术后采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159例治愈率为95.60%,对照组159例为92.45%(P<0.05);术后6月鼻内镜检查处理次数,治疗组为6.7次,对照组为7.6次.结论 鼻内镜术后进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复查次数,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费用低、治疗效果明确,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使用自制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住的180 例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在给予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自制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对照组仅行鼻内镜下换药,术后10d、1 个月、2 个月鼻内镜下观察鼻腔黏膜恢复情况,评价2 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术后使用自制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能够促进鼻腔黏膜的恢复和黏膜上皮化,缩短疗程,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鼻内镜手术:B组采用传统手术:比较A组与B组术后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发热、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结果A组与B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0%,70.0%,两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73,P<0.05),A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而B组均出现出血、发热、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8,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易于操作,具有微创、安全性好、并发症少,适合广大基层单位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护理中应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1年1-12月在我科行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另辅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术后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对于手术效果有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总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手术后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冲洗组以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器鼻腔冲洗,对照组每2~3天鼻内镜冲洗并清理1次,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冲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冲洗组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探讨鼻内窥镜术后用鼻朗冲洗液冲洗鼻腔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6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术后常规用药治疗外,观察组用用鼻朗喷雾器冲洗鼻腔,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观察二组鼻腔冲洗方法对术腔上皮化、临床表现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鼻腔清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腔通气、黏膜充血肿胀、囊泡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用鼻朗喷雾器冲洗鼻腔能有效促进术腔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对其进行鼻内镜手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采用鼻腔冲洗器冲洗)和观察组(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器鼻腔冲洗),每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愈率(56.7%)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增高(83.3%),P<0.01;与对照组的有效率(86.7)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增高(96.6),P<0.05。与对照组治愈的17例患者的平均上皮化时间(91.6±7.8)d相比,观察组治愈的25例患者的平均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62.3±5.7)d,P<0.05。结论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ENT射频消融系统对腺样体行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发热、出血、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B组在术后发热、出血、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较行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损伤小、出血少、预后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