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彤 《医疗装备》2009,22(2):68-69
随着影像科PAC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医用显示器在PACS系统中,成为医学影像图像的最终呈现者,它承载着替代胶片、保证影像质量、最终实现医生“软读片”的重任。“软阅读”(软拷贝阅读Soft-Copy Reading)是指在工作站数字图像显示屏上观察影像,以各种类型的显示器为介质进行疾病诊断的方式。专业医用显示器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胶片灯箱显示,成为图像显示的首选工具。其显示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1故障现象多幅相机的结构类似于照相机。在一个黑箱子里装一个显示器,在显示器的对面放一张胶片。显示器屏幕前装一个快门。胶片相对固定,显示器相对于胶片可前后左右移动。快门打开时,胶片即曝光。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控制曝光量大小。出白片是由于胶片没有曝光造成的。由此可见,快门打不开或屏幕没有图象都可造成出白片。2故障分析当MI-7出现白片时,首先要注意听。MI-7正常工作时,每一次曝光都可听见类似照相机快门的喀嗒声。如果快门没有打开,当然就照不上相,洗出来当然是白片,如果听不到声音,可打开后盖观察快门是否有动作。如果快门没…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医院、保健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的医疗影像都快速进入了无胶片时代。在无胶片环境下,用于医疗影像的液晶显示器的质量愈发重要。 医疗显示器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应用,因而会对显示器的表现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艺卓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医院内各样医疗显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德国AGFA公司生产的多幅照像机,与日本CT机配置较多。原机不配电路原理图,只配简单的框图,这样就给维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介绍两例根据框图进行的检修。故障现象一:照像机有时不能曝光,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出白片。连续出白片时关掉电源,过一段时间后再开机,机器能短时间工作。故障分格与检修:找开机器外盖,取下显示器遮光罩。曝光时观察显示器,发现有时按下曝光键后显示器上无光栅无图像。这说明白片的出现和不曝光是因为显示器无图像,快门动作时无图像光线照射到胶片上,而电动机又将胶片转到了下一幅图像所需的胶片位置…  相似文献   

5.
医用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选择及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PACS系统在医疗界的发展相当迅速,各种数字影像设备如DR,CR,多排CT,3D图像等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促使影像诊断由传统的硬读片(胶片)转为软读片(显示器).……  相似文献   

6.
数字医学图像诊断代替了胶片诊断,由此影响诊断质量的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际构成了数字影像诊断的网络环境,改变了原来孤立的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模式。本文探讨PACS诊断质量控制主要环节之一PACS显示系统的关键要求,从显示器的物理要求和显示一致性角度阐明数字影像诊断质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7.
医学影像干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影像可以在高分辨显示器上直接进行分析诊断。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了近100年来的照片图像分析,因此出现了数字影像的胶片硬拷贝技术。1972年CT机的问世,胶片的硬拷贝出现了CRT型多幅相机。10年后湿式激光打印机问世,由于应用数字激光打印,成像质量及其功能明显优于CRT型多幅相机。1994年干式打印机制造成功。可以说它是胶片成像技术的革命性成果。结束了医学影像胶片冲洗工艺中的繁琐工作。从而使放射科工作环境变得明亮、舒适干净(无需排废),设备明室安装、操作灵活。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影像数字化设备的发展,影像的输出方式也由传统的模拟胶片输出方式发展为数字化胶片打印与显示器输出两种形式。本文介绍了两种输出方式的基本原理、成像流程,以及影像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21日,中国-Eizo Nanao Corporation (简称EIZO)宣布推出专为临床覆查应用而设的FlexScan M系列液晶显示器,首批推出的产品包括200万像素的21.3英寸FlexScan S2100-M、100万像素的19英寸S1910-M和100万像素的17英寸L568-M彩色液晶显示器,上述型号的产品是专为满足无胶片环境中的非诊断成像应用设计的,用来显示临床记录和DICOM图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图像存储与传输系(PACS)的快速发展,图像识读已从传统的胶片和灯箱为主的硬拷贝阅读模式向以计算机和显示器为主的软拷贝阅读模式转变。指出了软阅读的认知载体——医用单色显示器的性能参数(包括亮度、分辨率和对比度等)是影响放射诊断系统效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用ROC曲线理论可以方便地对这种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并为选择合适的显示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医学图像分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医疗设备信息》2010,(5):121-124,120
图像分割是解决医学图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简述了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进展,综述医学图像分割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医学图像分割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学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的配准技术是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难点和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做了概括性介绍,重点介绍医学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配准的主要方法,讨论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配准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不同配准方法在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配准方面的适用性,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医学图象配准技术是当前医学图象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3-D医学图象配准的分类,配准技术中常用的变换模型,配准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及配准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文中首先对医学图象配准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常用的配准变换类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医学影像学数据的特点和数据挖掘技术背景、定义及基本流程,以及这门技术在生物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多进制小波在医学图像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影像的数据量日益增加使得建立一个高效的医学检索系统势在必行,而提高检索系统效率的关键技术就是合理地分类图像。纹理作为图像灰度的分布模式,是图像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图像的小渡多尺度分解本质上是一种多通道的滤波过程,其多分辨率分析结构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相一致。因而,在图像的多进制小坡变换域中提取不同分辨率下的纹理特征,特别有利于图像识别与检索。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八进制小波的医学图像分类方法,更好地解决了医学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很高的分类率。  相似文献   

18.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图像分割、伪彩色处理、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并且介绍了图像分割的评价标准以及医学图像配准和融合的研究热点,最后指出了医学图像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DICOM标准和MPEG2标准在医疗领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和系统基于DICOM和MPEG2格式进行图像或视频文件的存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ctiveX技术的多格式医学图像解读器MIViewer,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包括DICOM及MPEG2在内的各类医学图像及视频的解析阅读问题,而且可以内嵌于其它图像诊断和分析软件中.高效灵活地定制开发各类医学图像系统。  相似文献   

20.
二维小波变换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一般形式.在图像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二维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消噪和图像增强中的应用,同时给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分析进行医学图像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