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指端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有V-Y推进皮瓣,指侧局部舌形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各种邻指、鱼际、腹部带蒂皮瓣,但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2006年7月以来我们利用背、掌两侧三角形皮瓣修复指端创面5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侧皮肤缺损疗效.方法 采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侧皮肤缺损32例,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3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侧皮肤缺损疗效满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对于手指外伤的早期组织修复进行探讨。方法总结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采用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指端旋转皮瓣、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65例指端缺损(含78指)。结果 5例(78指)皮瓣全部成活,42例(46指)随访4~15个月。平均7.2月。获得随访的患者指腹外形逼真,无瘢痕挛缩,肤色与正常组织相同,皮瓣弹性良好。结论应用V-Y推进皮瓣、邻指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指指端旋转皮瓣、游离皮瓣修复,可以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各种类型的指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3.
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应用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末节指端缺损的患者12例,应用在游离皮瓣过程中予以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时供区通过局部旋转皮瓣或Z字成形予以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有1例术后第2天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给予拆除部分缝线和消肿处理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修复手指外形好,功能满意. 结论 应用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带指动脉神经的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对15例18指指端皮肤缺损患者,以一侧指固有动脉神经背侧支为营养支,于远指间关节背侧设计皮瓣,带一侧指动脉神经,皮瓣旋转90°修复指端皮肤缺损,指背供区取上臂全厚皮片游离植皮.皮瓣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感觉.结果 术后15例18指皮瓣均存活.随访时间为6~ 12个月,皮瓣质地外观良好,感觉恢复至S~S4,两点分辨觉为4~8mm,患指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恢复优良.结论 采用指动脉神经的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操作简单,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血供可靠,供区损伤小,并能重建感觉,是一种修复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前臂尺侧单一穿支微型皮瓣急诊修复邻双指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对5例急诊邻双指指端缺损患者,应用游离前臂尺侧单一穿支微型皮瓣进行修复.并指后双指指端创面大小3.0 cm×l.2 cm~3.5 cm× 2.0 cm.结果 术后5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术后随访时间为3~6个月.皮瓣外观、弹性及手指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前臂尺侧单一穿支微型皮瓣结合合分方法是急诊修复邻双指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对15例指端缺损的患者,在清创术后3~6 d,采用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指端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n×1.2 cm~2.2 cm×2.0 cm.供区中节指背创面取前臂内侧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皮瓣与皮片全部存活.15例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患指伸、屈功能正常,伤指无疼痛,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有指纹,末节指端静止两点分辨觉为5~6 mm,指侧方静止两点分辨觉为8~10 mm.结论 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带血管和神经的双侧V—Y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双侧V-Y皮瓣推进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指动脉、神经为蒂的双侧V-Y皮瓣推进修复指端缺损56例63指,其中食指25指,中指26指,环指12指.结果 修复手指全部成活,随访3~14个月,按TAM法评定优良率达95%.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指端缺损的急诊岛状皮瓣修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介绍8种指岛状皮瓣对指端缺损创面的修复,并探讨其相关手术适应证。方法应用指神经血管束VY岛状推进皮瓣、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改良Moberg皮瓣、指动脉逆行皮瓣、Hueston皮瓣、指筋膜脂肪翻转瓣、指总神经血管束蒂双翼皮瓣等8种皮瓣修复79例82指指端缺损。结果手指外形和功能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结论这些指岛状皮瓣适宜指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端皮肤缺损是手部常见损伤,常用腹部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或游离趾腹皮瓣等修复,但各种皮瓣均有其优劣之处[1].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是一个较新型皮瓣,解剖方便、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2].我们自2003年2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该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39例39指指端缺损,指端皮肤缺损面积均小于或等于1.2 cm2.随访检测患指指腹外观、持物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出汗情况、感觉等指标.结果 术后39指指端缺损皮瓣完全存活.术后1年随访,外观、出汗情况、持物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等令人满意.39指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仅有7.7%,46.1%的患者两点分辨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感觉综合能力恢复达优者占92.3%.结论 选择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末节指端缺损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并可获得良好的修复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