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对照组内服西比灵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70.0%,两组比较,P〈0.05。结论: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服用中药自拟祛风活血通络方,对照组29例口服西比灵胶囊及谷维素片,2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58.6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风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疏肝活血汤配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勤 《山西中医》2005,21(4):29-30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汤配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疏肝活血汤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48例单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治疗组优35例。良7例,减轻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优23例,良8例,减轻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7.50%、64.5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1年未复发31例,未复发率68.89%;对照组1年未复发19例,未复发率46.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偏头痛均有较好疗效,但疏肝活血汤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星状神节阻滞,且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黄宏强  杨荣源  赵亚星 《新中医》2006,38(10):46-47
目的:观察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通络法组方(由全蝎、地龙、天麻、川芎、蜈蚣、僵蚕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0例,以西比灵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络法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搜风活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搜风活血汤治疗偏头痛42例,并与口服西药西比灵胶囊治疗的42例作对照,2组在治疗前1周或治疗期间禁服其他对血管舒缩功能有影响的药物,20d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追访1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搜风活血汤对偏头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化痰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治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法;对照组予西比林。治疗20天,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95%CI=80.6%~99.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5.63%(95%CI=49.2%~82.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8072,P=0.0071)。结论:祛风活血化痰法中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优于西比林。其收益为OR=0.12(95%CI=0.02~0.57);NNT=4(95%CI=2.16~11.19)。  相似文献   

7.
活血熄风通络汤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炳武 《新中医》2007,39(4):47-48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熄风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肿水肿、NIHSS评分、AD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9.31%,对照组为69.2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肿大小、水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水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能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熄风通络汤配合常规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安世华 《新中医》2010,(3):55-56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通络汤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姐采用利湿活血通络汤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列安栓纳肛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09%,对照组为68.1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湿活血通络汤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简便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吕启让 《新中医》2009,(1):55-56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汤口服配合颈椎牵引及特定电磁波(TDP)照射颈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按其治疗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以简易充气式颈椎牵引及TDP照射颈部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祛风活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6%,对照组为82.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祛风活血汤配合颈椎牵引及TDP照射颈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天丸治疗,均治疗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指数及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头痛指数及伴随症状积分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组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结论: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柱权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55-1557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通窍活血汤为主加减治疗(治疗组)偏头痛.观察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西比灵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刺为82.9%和61.3%.组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RBC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西比灵.且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液浓稠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这可能是通窍活血汤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邵瑛  闫兵  张全明  彭旭明 《新中医》2005,37(9):56-57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取穴:患侧丝竹空透刺率谷,颔厌透刺悬颅、风池、太阳)治疗;对照组33例,口服西比灵胶囊,疼痛发作时加服芬必得胶囊治疗。观察1~3疗程后的近期疗效,并于停止治疗6月后随访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93.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为88.6%,对照组为69.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与西比灵胶囊治疗相当,远期效果优于西比灵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以通络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以溶栓、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发热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络活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4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血府逐瘀胶囊,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观察患者在服药期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CD检查。结果:血府逐瘀胶囊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68.5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对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芍绞还五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内服芍绞还五汤,对照组口服西比灵,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总疗效、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明显改善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芍绞还五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五味清阳汤治疗偏头痛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江  曹胭莉  李俊玲 《陕西中医》2004,25(2):126-128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 ,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五味清阳汤 (川芎、当归、细辛、土茯苓、蜈蚣 )治疗偏头痛 5 6例 ,另设对照组 5 0例 ,采用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64% ,愈后复发率 1 0 .2 6%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 ,愈后复发率 5 8.33% ,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明显 ( P<0 .0 1 )。提示 :本方活血解毒 ,祛风通络 ,养血升清 ,对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并与西药组(塞立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42%,中药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具有温阳补肾,活血通络之功效,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风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祛风通痹汤及前列地尔静滴治疗;对照组40例,弥可保注射液肌注。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在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调节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痹汤治疗DPN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芎归辛蚣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以芎归辛蚣汤(处方:川芎、当归、细辛、蜈蚣)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比灵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黏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治疗后改善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变黏度、低切变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芎归辛蚣汤治疗偏头痛能够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蒙药红花十三味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3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口服蒙药加西比灵胶囊10mg睡前顿服,对照组睡前口服西比灵胶囊10mg。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西比灵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