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血清差异蛋白质,建立内异症血清差异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内异症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内异症患者73例,体检结果正常妇女48例,进行血清SELDI-TOF-MS检测,统计学分析检测差异蛋白质峰,构建诊断模型,并用盲法验证诊断模型。结果:内异症组与健康妇女血清差异蛋白质峰有26个,其中内异症组表达上调的13个,下调的13个。应用M/Z为5632 Da、8135 Da的两个蛋白质峰建立内异症诊断模型,诊断内异症的敏感性为98.00%,特异性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89.09%,阴性预测值97.14%,盲法验证敏感性为91.30%,特异性为92.86%。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建立内异症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诊断模型,对于内异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M/Z为5632 Da、8135 Da两个蛋白质峰有望成为内异症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建立内异症诊断分类树模型,并对该模型诊断内异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验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内异症组患者血浆中有14个异常表达的蛋白质峰(P<0.01).采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 956 000、11 710 000和6 986 000的3个蛋白质峰构成的内异症诊断模型,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3%;验证后其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0%.结论 SELDI-TOF-MS技术对于筛选内异症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立内异症诊断分类树模型,并对该模型诊断内异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验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内异症组患者血浆中有14个异常表达的蛋白质峰(P<0.01).采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 956 000、11 710 000和6 986 000的3个蛋白质峰构成的内异症诊断模型,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3%;验证后其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0%.结论 SELDI-TOF-MS技术对于筛选内异症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管癌癌变过程中血清低分子量蛋白的细微变化,探索食管癌发生的机制、寻找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方法。方法:应用表面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进行蛋白质谱指纹图谱检测,通过Biomarker Wizard软件筛选差异蛋白,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软件建立食管癌早期诊断模型并用盲法验证其诊断效果;将食管癌早期和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质谱图进行比对分析,寻找各期差异蛋白,并建立分期诊断模型。结果:发现食管癌和正常人差异蛋白5种,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差异蛋白3种。通过早期食管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建立早期诊断模型的灵敏度87.88%,特异度91.43%,准确度89.71%,经过盲法验证结果为灵敏度95.83%,特异度89.13%,准确度91.43%。建立的分期诊断模型中,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筛选的差异蛋白建立的分期诊断模型灵敏度75.76%,特异度79.17%,准确度77.19%。结论: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联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操作较为简便,在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纳米磁珠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蛋白,建立血清诊断模型及筛选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方法:正常对照组8例,良性肿瘤22例,交界性肿瘤16例,卵巢恶性肿瘤16例,用弱阳离子交换型(WCX)纳米磁珠检测各血清标本获得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所获得的蛋白图谱找出差异蛋白。同时与CA12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做比较。结果:m/z为4 508.71可以区别正常人群与交界性卵巢肿物,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5%,同时也能将卵巢交界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区分出来,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72.8%。另外m/z为2 665.32能将卵巢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区别开来,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50.0%,进一步与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A125(敏感度为76%)相比较,其鉴别交界性卵巢肿物方面敏感度更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敏感度为100%,与良性肿瘤组比较为83.3%)。结论:MALDI-TOF-MS技术不仅能够建立诊断模型,还能够筛选出对鉴别卵巢肿物有意义的血清标志差异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变化,筛选并建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分析2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研究组)和30例年龄、孕次、产次相匹配的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终止妊娠前的血清蛋白,获得IMAC3-Cu蛋白芯片表达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和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并建立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盲法分析验证该诊断模型。结果在相对分子质量2000~50000范围内,有10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筛选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9837、6196、15529、43248和22292的5个差异蛋白,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模型。应用该模型诊断研究组25例患者全部被正确检出,其敏感性为100%(25/25);对照组30例孕妇中有27例被正确排除,其余3例被误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异性为90%(27/30)。阳性预测值为89%(25/28),阴性预测值为100%(27/27)。盲法验证该模型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有多种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由5个差异蛋白组成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0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子宫肌层病灶组织(腺肌病组)及因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对照组)各5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建立两组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织考马斯亮蓝染色图谱中平均含(512±36)个蛋白质点,以其中1块凝胶为参考胶进行匹配,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点的匹配率为83.7%;银染图谱中平均含(762±54)个蛋白质点,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点的匹配率为81.1%.与对照组比较,腺肌病组中有15个恒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中10个被成功鉴定.这些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细胞骨架、氧化反应、凋亡和免疫反应等.结论 子宫腺肌病组织在细胞骨架、氧化反应、凋亡、免疫反应等过程中存在异常,这些过程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初步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谱,初步建立EMs的诊断模型。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用弱阳离子交换芯片(WCX2)和分析软件对79例EMs(EMs组)及72例非EMs妇女(对照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在不同的月经周期中分别筛选差异蛋白,建立诊断模型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在质荷比(m/z)2000-30000的范围内,得到16个有统计学差异(P<0.01)的差异蛋白,进一步按月经周期分期分析,增生期和分泌期分别得到3个和6个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峰。增生期所建的诊断模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和97.1%。盲筛结果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93.0%,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90.9%。结论:利用增生期血清样品建立的诊断模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对EMs临床诊断和发病机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变化,为其早期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15例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5例正常孕妇(正常对照组)和15例未孕高血压患者(未孕高血压组)血清蛋白,并获得蛋白芯片表达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和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并建立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根据所建模型对晚发型子痫前期(21例)和正常妊娠妇女(47例)进行盲筛,并统计其诊断特性.结果:①在分子量2000~ 25000范围内,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之间有4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未孕高血压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之间有16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析系统筛选出质荷比为5650.40 Da和13991.0 Da的标志蛋白建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模型,应用该模型盲筛,其预测灵敏度为69.6%(16/23),特异度为85.1% (40/47),准确率为82.4%(56/68).结论:通过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可作为晚发型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特异性指标.本研究建立的分类决策树模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测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谱,以筛选其特异肿瘤标志物。方法对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02—2005-10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44例对照组采用表面加强的激光解析/电离化时间-飞行质谱(SELDI-TOF-MS)技术结合弱阴离子交换芯片(WCX2)检测其血清蛋白质谱,用Biomark Wizar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峰。评价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并搜索鉴定蛋白。结果在分子质量0—50000u范围内,子宫内膜癌组与其对照组发现6个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差异蛋白质:2748、4106、4708、8895、9412、18344u,检测二者的敏感度为77.1%~87.5%,特异度为75.0%~90.0%。子宫内膜癌Ⅰ期组与Ⅱ、Ⅲ、Ⅳ期组发现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2748、4356、6442、11733u。区分二组的敏感度为75.9%~82.7%,特异度为73.9%~87.0%。子宫内膜癌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发现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5647、6888、7979、8059u,区分二组的敏感度为77.3%~86.4%,特异度为76.7%~86.7%。2748u的差异蛋白与Histatin-31/24(Histatin-5)相符。结论SELDI-TOF-MS技术无创有效,有望辅助子宫内膜癌筛查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宫颈癌C33A细胞中HPV16 E6蛋白过表达对内质网应激-自噬反应的影响。方法:构建HPV16 E6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 E6,转染C33A细胞[pcDNA3.1(-)-HPV16 E6组],同时设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组(C33A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C33A细胞中HPV16 E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对自噬蛋白Beclin 1、LC3Ⅱ、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自噬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HPV16 E6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V16 E6,其可以使C33A细胞中HPV16 E6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HPV16 E6在C33A中过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pcDNA3.1(-)-HPV16 E6转染后C33A的自噬率较pcDNA3.1(-)组和C33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 E6过表达使Beclin 1、LC3Ⅱ和GRP78蛋白表达增加,阻断内质网应激通路后GRP78表达减少,细胞自噬率降低。结论:内质网应激-自噬反应在HPV16感染导致宫颈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微创理念属于哲学范畴,是先进主动的主观思想的精髓,体现对医学与患者的忠诚、笃信和仁爱;微创技术是原始被动使用的临床手段,要求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微创理念决定微创技术,促进建立批判性思维,挑战传统医学行为,推崇精准化治疗,预示临床医学的未来。微创理念倡导保留器官和功能,既抵触过度治疗,也不苟同治疗不足,临床微创决策在于恰到好处地界定器官取舍之度,面对复杂多变之病,秉承以不变应万变之策,治疗之度则难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