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沈××,男,38岁。1987年11月30日诊。同年9月19日患肠伤寒而住入某医大附属医院,给予氯霉素、SMZco 等治疗而愈。出院后遵医嘱继服SMZco,服至第140片时,逐见面部、  相似文献   

2.
李××,女,41岁。1987年4月17日诊。患者于10年前因精神错乱,头痛呕吐而入解放军内江某医院治疗,诊为散发性脑炎,住院两月好转出院,但遗留整日头昏痛,严重健忘,不能胜任简单家务劳动,独自外出  相似文献   

3.
张××,女,29岁,未婚,上海支边青年,住院号144384。患者于1971年5月,在支边地区劳动时,发现有不规则低热、关节痛、两下肢无力。曾按“风湿性关节炎”行一般治疗。1973年9月因病情加重,出现四肢肌肉萎缩,影响活动而回沪医治。当时在上海几个大医院门诊就医,病情未见好转。1年半后住××医院,经化验和肌肉活组织检查,诊为多发性肌炎,经8个月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不久病又反复,延至1977年5月,因低热、严重贫血、肌肉萎缩不能行走而住我科中西医结合病房。体检:面色苍白,体软无力,心率100次/分,血  相似文献   

4.
充血型心肌病为现代医学病名,临床表现以全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为主。治疗除供给心肌营养和对症,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曾按中医理论辨证治疗两例,收效显著。例1.张××,男,58岁。1987年5月20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门诊中常见的一种病症,报导的治疗方法甚多。而笔者用按揉耳(膈)穴治疗本症12例,觉得治疗手法简单,容易掌握,且疗效满意,现将其中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黄××,男,44岁,干部,就诊日期:1987年11月×日,患者当日中午  相似文献   

6.
侯×男41岁病历号:0602。患者有慢性肝炎史18年,1976年急性复发后经常发腹胀、腹泻。1988年1月因受凉,突然发热38℃左右,伴肝区剧烈刺痛,恶心,呕吐,用解热镇痛药无效。进一步经邢台×医院、石家庄×医院及北京解放军×医院做B超及肝CT检查,确诊为:肝右叶原发性肝癌,巨块型(9×9.7cm~2),按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对肝癌进行TNM分类,属于T_2N_8M_0,按我国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会议分型为炎症型Ⅱ期。于2月26日行右肝动脉结扎术(HAL),伤口Ⅰ级愈合,于3月17日出院。4月开始坚持气功锻炼。1988年6月1日到北京××医院治疗。同年6月4日邀我会诊。症见:肝区隐痛,大便稀溏,日行4~5次,时有小便频数,食可,眠好。脉滑数,舌苔润,舌下静脉较长。证属:脾不得木疏而湿滞。处方:  相似文献   

7.
医话二则     
枪伤后肝区疼痛李××,男,28岁。1987年元月作战时,右上腹被枪弹击中。经战地医院紧急抢救后,转后方医院治疗。住院治疗一月后,伤口愈合,但肝区疼痛不止,且日甚一日。嗣后又经几处医治,肝区仍剧痛难忍。1987年7月  相似文献   

8.
患者何××,女性,35岁,工人,河北人,于1975年4月3日初诊。患者自觉胆囊区疼痛20多年,时轻时重,经治未愈,于1973年5月突然出现黄疸,当时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住××医院,经服药及输液等治疗后,黄疸好转而出院。出院后胆区仍疼痛不减,于同年9月份,高热40℃后出现黄疸,同时于右肋下胆囊区出现一  相似文献   

9.
患儿王××,男,8岁,病历号317034。问診:1962年10月間,发現两下肢有出血点,初在足背,继則蔓延足心、大腿等处,此起彼消,半月不已,同时又出現腹痛便血,經住某医院检查为过敏性紫斑,治疗后血止出院。出院一周,前症复发,于12月8日又住××医院月余,經服用激素等治疗,症状又复消失。出院十日后,于1963年1月22日又复发作而来就診。  相似文献   

10.
黄×,女性,48岁,职员,住院号0672 胸闷,心悸气短,眩晕,活动后加重,于1978年9月2日入×××厂医院住院治疗。缓解后出院先后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今年入秋以来因劳累病情加重,胸闷心悸气短、眩晕,头巅顶部沉重感,乏力,自汗,入我院治疗。查体:血压100/70mmhg,  相似文献   

11.
患者王××,男,32岁,社员。患者于1979年6月份因左下腹剧烈疼痛,伴高热,腹泻,在当地及县医院住院治疗,但腹疼不能控制,又转省××医院住院,先后应用抗菌素,解痉止疼药治疗,效果不佳,每次剧疼发作,需肌注度冷丁100毫克方能缓解。月余,病势稍退,患者自动出院。患者出院后,仍每日服用新霉素、普鲁苯辛等药,从不间断,但剧烈腹疼时有发作。每逢发作即大汗淋漓,坐卧不安,甚则翻滚床上,呻吟不已,需持续四、五小时方能缓解。于1979年10月8日来我处就诊。患者面色灰暗,形体消瘦,慢性病容,愁眉苦脸,左下腹按之疼痛,  相似文献   

12.
邱××,男,49岁。1986年11月10日诊。患者五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有一包块,但不疼痛,经当地医生按颈部淋巴结核治疗40余天无效。又一周前入市人民医院住院(住院号8803),经查:包块大小为8×6×4公分,周界清楚,质中度,无压痛。经穿刺抽出全血,诊断为颈部血管瘤。限于条件,未行治疗。出院后即来我院门诊。查:脉弦而滑,舌质红,苔薄微腻。此乃肝郁痰结热壅血瘀所致。  相似文献   

13.
高××,女,38岁,住院号12391。1987年6月诊。十三年前产后大出血,经治疗血止。后渐进性乏力纳差,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听力减退,月经延期,五年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腰背痛和自发性骨折为主症的综合症,多见老年人,绝经后妇女亦为常见。笔者辨证治疗两例介例如下。例一:顾××,女,72岁。1987年8月5日阵咳半小时后致  相似文献   

15.
例一:林××男39岁,于1950年右胁下开始剧痛,住协和医院治疗,出院后痛又发作再往协和医院检查诊断为胆石病。上年8月就本院用针灸疗法至今6月,  相似文献   

16.
<正> 拜读《中药通报》1987年12期的“芎芷细辛汤治疗偏头痛”一文后,获益匪浅,验之临床,治疗三例,疗效显著,特录一例,以兹佐证。朱××,男,39岁,工人,初诊:1988年3月2日。  相似文献   

17.
范××,男,40岁。1987年5月15日来诊。自诉晨起后,突感左侧颈部强直,不能转动,左颈与肩井部压痛。治疗方法选穴悬中、外关(均患侧)、阳陵泉(双侧)。嘱患者  相似文献   

18.
刘××,女,30岁。1987年8月20日诊。该患于86年春节前因在市场高声叫卖,加之着急,渐觉声音嘶哑,为了急于出售年货,未经治疗,终致音哑严重。春节后去医院经西医检查:声带充血肥厚,治疗用麦迪霉素、薄荷喉片等药,病情未见好转。后又求治于中医,阅  相似文献   

19.
陈某,男,62岁,退休工人,1987年8月13日入院。患者于1987年4月痔疮术后服氯霉素6片,1周后出现心悸、头晕、乏力气短,日渐加重。某医学院附院血液科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型,经用康力隆、叶酸等西药治疗并输血5次共1500ml,好转出院,出院时血色素80g/L。1个月后症状复发,自觉较治疗前更重。证见:精神萎靡,倦怠懒言,面色(白光)白;诉头晕心悸、乏力气短,动则加剧,舌淡边尖红,中有裂纹,薄黄苔,脉虚弦。查体温36.6℃,血压15.4/9.3kPa,重度贫血面貌,面部散在性痤疮,肺(一),心律齐,心率110次/分,心音低钝,心尖区收缩期杂音Ⅰ级,肝脾未触及,白细胞2.7×10~9/L,红细胞1.16×10~(12)/L,血色素37g/L,血小板32×10~9/L,因病人坚拒未行骨穿。中医诊断虚劳,气血阴阳俱虚,虚火热毒内扰,灼烁阴血。以  相似文献   

20.
一、肠梗阻术后反复大便不通胡××,男,24岁,1989年2月11日初诊。患者自诉于1987年3月因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出院后,经常腹痛、腹胀、大便不通、呕吐等,经武汉市某医院诊断为“术后肠粘连”,一直注射胎盘组织液,每用果导片及大黄、番泻叶热水泡服,症状得以缓解,但反复发作。1989年2月7日,一次食入12个鸡蛋和一碗糯米糍粑,当日发病,腹痛,腹胀,呕吐频繁,食入即吐,晚上心烦不得入睡,腹痛甚,大便不通,曾用大黄、果导片及输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满腹痛甚,汤水不得入,遂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