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缠腰火丹西医称带状疱疹(HerpesZorste)。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因最常累及肋间神经分布区及腰部,且水疱基底呈红色故中医称缠腰火丹,又多呈长条状分布故又名“蛇盘疮”。临床上为常见病。二年来用龙胆泻肝汤治疗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令最小者10岁,最长者60岁。11例中40—50岁者5例,51—60岁5例。此组9例为健康者,1例为慢性肾炎肾病型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1例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口服四环素治疗。临床表现:11例中在局部水疱出现前2—3  相似文献   

2.
双黄连外敷加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 ,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以疱疹呈带状分布、伴有沿神经走行的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 ,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我科自19 97年 9月~ 1999年 10月 ,应用双黄连粉剂与食醋混合调成糊状外敷 ,加针炙围刺 ,治疗带状疱疹 4 2例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具有典型的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2例 ,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16~ 75岁 ,平均 4 3岁 ,发病时间最长 6天 ,最短 1天 ,平均 2 .5天。剧痛者 32例 ,痒、痛、麻木感 10例。皮损分布于头面部 6例 ,颈部 2例 ,…  相似文献   

3.
针刺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 ,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本病好发于胸腹、腰 ,偶有头面部 ,常为单侧。笔者于 1997~2 0 0 1年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本病 4 8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4 8例中 ,男性 18例 ,女性 30例 ;年龄 2 0~ 5 0岁 15例 ,5 0~ 75岁 33例 ;病程 1~ 5d12例 ,7~10d15例 ,10d以上 2 3例 ;发病部位在胸腹、腰 4 2例 ,头面部 6例。2 治疗方法采用针刺方法操作 ,病变周围局部常规消毒 ,用 30号 1 5寸毫针从病变外围 0 5cm处采用围刺方法 ,风热配支沟、曲池 ;湿热配三阴交、太冲。以上…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临床表现为乏力,低热,全身不适,睡眠差,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皮疹先为红斑,后出现群集米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呈带状分布,损害少者1群~2群,多者3群~4群。笔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中药糊剂外敷治疗本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8岁~20岁3例,21岁~29岁6例,30岁~39岁5例,40岁~49岁11例,50岁~59岁9例,60岁~69岁2例;病程最短1 d,最长7 d。2治疗方法取…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自1990年至1994年我院用扶正祛邪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1岁,其中31~40岁1例,41~50岁3例,51~60岁3例,61~70岁2例,70岁以上7例、病程最长一月,最短4天。疱疹部位:头部2例,胞部2例,腰胁部12例。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 ,祖国医学称之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本病疼痛剧烈 ,且其后遗神经痛更苦不堪言 ,病程缠绵。1994~1999年 ,我院应用痫痹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 94例 ,疗效卓著且治疗简便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2 94例 ,均明确诊断为带状疱疹 ,经治疗疱疹已愈 ,遗留原病灶区神经痛。其中男 188例 ,女 10 6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16岁 ,平均 5 6 .8岁 ,其中6 0岁以上者共 196例 ,占 6 6 .7%。疹愈到因后遗神经痛就诊时间 ,最长 16日 ,最短 3日 ,其中 1周以内为 16 0例 ;发病部位以胸背部为主 ,…  相似文献   

7.
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 9年~ 1999年 ,我们运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 4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 4例中 ,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 17岁 1例 ,2 0~ 3 0岁 2例 ,3 0~ 40岁 4例 ,40~ 5 0岁 8例 ,5 0~ 60岁 11例 ,60~ 72岁 8例。全部病例均为身体一侧胸肋部或腰肋部患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 1月余 ,在原皮损侧仍有明显的皮肤刺痛或灼痛等后遗神经痛症状 ,其病程 2~ 6个月 18例 ,6个月~ 1年 14例 ,1年以上 2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生地、枸杞、白芍各 15g ,沙参、麦冬、丹参、蚤休、延胡索、佛手各 12g ,当归、川楝子各 10g ,…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以成年患者为多 ,常突然发生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伴有刺痛 ,好发于腰胁、胸、颜面、大腿内侧等部位。笔者治疗带状疱疹 3 6例 ,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 3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1 4岁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诊断要点为 :发病时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 ,集簇性水疱 ,常发于身…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现在认为其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密切关系,目前对该病无理想的治疗药物.笔者近年来用龙胆当归散内服加王不留行散外敷治疗17例,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1~60岁,大多为22~45岁;发病部位在臂丛神经2例,肋间神经9例,腰神经5例.骶神经1例;病程1~3天;本组病人均有典型的带状疱疹皮损和程度不同的神经痛.二、治疗方法 1、内服龙胆当归散:取龙胆草、当归等量,粉碎后过120目筛,每次内服4克,日服3次.2、外敷王不留行散:将王不留用文火炒黄或炒至部分爆花后,研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如疱疹已破溃,可直接  相似文献   

10.
火针加罐及外涂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疱疹簇集 ,呈带状分布伴有神经痛为特点的皮肤病。祖国医学对此阐述较多 ,因症状及部位不同 ,故有“蛇窜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等病名。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0月间 ,笔者在门诊以火针、拔罐加外涂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 6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0例中 ,男 3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3岁~ 67岁 ;病程为1d~ 3d者 2 2例 ,3d~ 5d者 2 0例 ,5d以上者 18例 ;发于头颈部 10例 ,胁肋部 3 8例 ,四肢 12例 ;有发热者 47例 ,无发热者 13例 ;并发化脓感染者…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因疱疹累累如串珠 ,常沿皮神经排列成带状而得名 ,祖国医学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 ,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本人在 1994年~ 2 0 0 0年临床诊治 6 4例带状疱疹中 ,采用祖传自制三黄冰朱散外敷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4例中 ,男 39例 ,女 2 5  相似文献   

12.
新癀片治疗带状疱疹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近年我们采用新癀片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年3月~1997年12月,门诊及住院共收治带状疱疹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岁;对照组15例,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44岁,2组年龄、病变部位、程度均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疟疹性皮肤病,临床可见密集成簇的水疱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局部有灼热感和剧痛,多见于胸胁、腰肋部。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笔者自lop3年以来用刺络拔罐结合京万红软膏外敷治疗本病兀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至临床资料本组兀例中,男47例,女对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4岁,其中35岁以下者11例,36岁至冲岁老44例,61岁以上者对例;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对天,其中l-3天他例,4-10天24例,11天以上者11例,多数病人曾用中西药物治疗(维生素…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加鸡血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红 《吉林中医药》2004,24(9):17-17
带状疱疹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 ,一般认为多由肝经湿热所致 ,本病初期采用清肝泄热、健脾除湿之法治疗 ,可取得较好疗效。笔者在临床中经常碰到一些中老年患者 ,其皮损已经消退 ,但后遗的神经痛缠绵难愈 ,痛苦不堪。笔者在“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基础理论指导下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佐以扶正益气、清泄毒邪之法 ,方选王清任所创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 2 3例 ,男 10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4 2岁 ,平均年龄为 5 3± 11岁 ;病程半个月~ 1月者 15例 ,…  相似文献   

15.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皮肤病 ,中医学称缠腰火丹 ,欲称蜘蛛疮、蛇串疮、缠腰龙等 ,其特点为发病急剧 ,皮肤呈现水泡样丘疹 ,且密集成群 ,常发于身体单侧 ,沿神经分布呈带状 ,常伴有剧烈的疼痛。近年来我们采用刺络拨罐治疗带状疱疹 ,取得一定经验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来于门诊和住院处 ,其中男性 1 6例 ,女性 2 6例 ,年龄最小 2 9岁 ,年龄最大 72岁 ,左侧 1 8例 ,右侧 2 4例 ,将 4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2 1例。1 .2 临床表现 有轻度以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受损为炎症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院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10月带状疱疹住院患者 110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本科住院带状疱疹患者 97例 ,其他科住院患者并发带状疱疹 13例 ,共 110例 ;其中男 62例 ,女 4 8例 ,男女比例为 1.2 9∶ 1。1.2 发病年龄 :本文 110例按不同年龄分为三组。A组 :4 0岁以下 12例占 10 .9% ;B组 :4 0~ 60岁 2 7例占2 4 .6% ;C组 :60岁以上 71例占 64.5 %。1.3 皮损分布部位 :三叉神经受累 4 6例 ,C组发生 32例占 69.5 % ;面、听神经受累 6例 ,C组发生 5例 ;肋间神经受累 2 8例 ;腰神经受累 17例 ;颈段神经受累 3例 …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科病 ,又叫“蛇串疮” ,因其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笔者自 1998年 9月以来应用地 艹念 外用治疗带状疱疹 35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中男 2 1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6 9岁 ;病程最长 9d ,最短 3d。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新鲜地 艹念2 5 0g ,比常用圆珠笔芯略大的小爆竹 10只 ,干净泉水 5 0 0g。2 2 使用方法 把新鲜地 艹念 捣碎 ,放置盆装泉水里搅拌几下 ,去其渣 ,然后把小爆竹全部对中折断 ,点燃其硝 ,使其火星往地艹念 水里面窜 ,最…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缠腰火龙、蜘蛛疮等病范畴。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笔者近年来试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取效满意。采用六神丸内服,每次10粒,每日3次。再以六神丸外用,每次取六神丸5粒,研细末,用醋3ml调成糊状,用棉签蘸取,涂于患处,盖住疱疹和皮损,若皮肤溃烂流水,亦可直接将药末撒布在疱疹和皮肤溃烂流水处,每日2~3次。治疗7日为1疗程。曾治疗本病37例,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8~52岁;病程1~4天。经1疗程治疗后,31例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6例好转(皮疹消退3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本组27例患者均来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本院门诊,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43~78岁,平均67.3岁;病程为2.5周~3月;受损神经:三叉神经3例,颈神经2例,臂丛神经5例,肋间神经10例,腰骶神经7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带状疱疹48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或“缠腰龙” ,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水疱性皮肤病 ,中医学称此病为“蛇丹”、“缠腰火丹”、“蛇串疮”。十几年来我用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带状疱疹 4 8例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 8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7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78岁 ;病程 1~ 8天 ;疱疹发于额部者 2例 ,发于耳后者 7例 ,发于颈部者 6例 ,发于胸胁部者 2 4例 ,发于腰部者 9例。  诊断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 0 1.9- 94 ) ,皮损为绿豆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