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的325例胆囊结石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结合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心律失常及ST-T异常的发生率:合并心血管疾病组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5);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组高于中年组、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合并心脏疾患的老年胆石症患者心律失常及ST-T异常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苏丽华 《吉林医学》2013,34(9):177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标准组22例,测试组28例。对患者入院后、术前、出院时的状况和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进行比较。测试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地制定了舒适护理计划并实施,标准组采用传统模式。结果:测试组患者入院后、术前、出院时的焦虑状况、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舒适度均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实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了舒适度、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52例胆石症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后护理.结果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与护理,是减少胆石症并肝硬化患者行LC术的并发症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8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行LC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本组37例行LC术,1例中途转开腹,均痊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严格周到的护理,有效地控制了血糖,预防了感染,使患者平稳度过了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卢毅 《吉林医学》2012,33(33):7210
目的:对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及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20例,采用同期手术的治疗方法;乙组患者100例,采用分期手术的治疗方法;总结和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分期手术方法疗效的对比。结果: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采用同期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期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甲组患者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是全身情况良好适宜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同期守住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住院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提出选择老年患者胆道手术适应证时,应注意:1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应尽早行择期手术,以减少胆囊癌发生及急诊手术。2术前应对患者全身状态、重要生命器官功能进行全面评价。3 术前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4 手术力求简便,必要时可分期进行。本文并对胆道手术合并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石症和(或)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调查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37例胆石症和(或)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的护理需求、参与制订护理计划,按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结果:经围手术期护理,3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33例Ⅰ类切口7天愈合,切口有轻度感染的4例患者中,3例9天愈合,1例11天愈合。结论:围手术期合理护理,使患者能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问题。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98例60岁以上胆石症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98例中完全治愈90例,术后仍感右上腹疼痛7例,术后合并心梗死亡1例。结论:老年人胆石症患者多数病程长,内科合并症多,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术中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严格围手术期监护与处理,多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胆囊炎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女性患者居多。据相关数据显示,女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病率可高达12%,其中65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可达20%左右。我国是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高发地。当患者同时合并胆囊炎与胆石症,这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导致患者的病情愈加复杂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瘢痕不明显,现被广泛应用于胆囊炎胆石症的治疗中,该种手术方式治疗虽然具有较多的优势,但依然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胆囊炎胆石症的护理工作必不可少。本研究就胆囊炎但是在的调养与护理进行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心律失常手术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39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前治疗时间4 d ̄8 d,平均5.5 d,住院时间18 d ̄32 d,平均24 d;术后7例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7.9%.结论加强手术前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石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以来收治的胆石症患者56例,手术前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及护理,56例胆石症患者,治愈52例,好转2例,无效2例。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恢复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改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症状,可耐受手术。疼痛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生化指标正常。保证引流管通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护理.方法 53例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24 h内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对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提出了科学的护理方法.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及手术,围手术期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围手术期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并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使外科手术安全、有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保障病员安全,减少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报告1例Ebstein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心里护理;术后维持心功能稳定,预防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律失常发生;气道管理。本组1例经手术治疗,精心护理,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石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94例胆石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方法,并对2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石症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胆石症的总体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胆石症手术治疗的50例胆囊炎老年患者作为这次分析对象,入选患者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手术中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6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4例(78.6%),好转8例(14.3%),死亡4例(7.1%),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33.9%)。结论:充分认识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手术的危险性,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在治疗疗效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结果:胺碘酮治疗的针对性护理可以提升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显效率,降低无效率,治疗疗效上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树珍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20-2722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2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35例患者抢救成功,13例明显好转,死亡4例。结论: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持续监护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早期干预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冬 《求医问药》2014,(16):98-99
目的:分析为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施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危险性及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6例胆石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其中98例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将其中78例未患肝硬化的胆石症患者视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采用ERCP、EST及网篮取石术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及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ERCP手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在接受ERCP及手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因此应在为其设计周密的治疗方案后再为其实施ERCP手术,若此病患者(尤其是凝血功能较差的此病患者)在进行保守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应避免为其采用ERCP进行手术治疗。出血性疾病是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最易出现且最严重的并发症。在为此类患者施行手术前要积极改善其凝血功能,在术后应为其采取止血措施,并密切观察其病情,以有效预防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特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95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患者行6h内急诊手术治疗,对老年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处理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95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患者经急诊手术治疗,180例(92.31%)老年患者治愈,17例(7.18%)老年患者手术后即自动出院,2例(1.03%)老年患者因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4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05%。结论:对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