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制度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前,通过调研并制定班班交接质量互评的具体条目且对护理人员进行动员和培训。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5个ICU护理单元在实施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制度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制度可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HES)评分,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信息质量、互动和支持、效率和H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的实施可提升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在护理早晚交接班中的应用,以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在传统交接班和床旁交接班的基础上,增加对病房每位患者较为详细的护士与护士之间的独立交接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的情况、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的认可程度、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及交接班所需时间。结果实施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65±0.59),(96.15±3.31)分,均高于实施前的(6.30±1.30),(90.40±5.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19,-5.20;P〈0.01);实施后医生和护理人员对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的认可程度分别为91.67%,90.00%,均高于实施前的41.67%,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75,9.23;P〈0.05);实施前后所需交接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混合交接班模式基础上加入护护独立交接班模式,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1M3S理论的交接班模式在老年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医院老年科收治的435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0月老年科收治的457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老年科参与护理交接班的7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1M3S理论的护理交接班模式。比较基于1M3S理论交接班模式实施前后老年科护理交接班质量及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老年科护理交接班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t=3.039,P=0.00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3.199,P=0.001)。结论 在老年科实施基于1M3S理论的护理交接模式,可改善护理交接班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班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在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高级、初级责任护士,护士助理不同层次的使用和管理,对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明确了不同层级护士在交接班活动中的责任;发挥了护理组长在交接班活动中的骨干作用;促进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护士群体良好习惯的养成。结论:规范交接班流程和指引,充分发挥护理组长在交接班活动中的作用,可以保证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交接班质量,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黄秀兰 《全科护理》2013,11(14):1309-1310
[目的]使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畅通,体现工作的连续性,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制定消毒供应室交接班制度,规范交接班流程、内容、质量标准并进行评价,实施晨会交接班结合现场交接班模式。[结果]工作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效率、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均得到提高。[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晨会交接班结合现场交接班模式,其方法可行,在工作质量、工作人员素质、管理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交接班过程中实施交接核查单对交接班时护理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9月实施护理交接核查单前78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2019年10—12月实施护理交接核查单后的78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交接班的护理质量、交接班效果。结果实施护理交接核查单后,交接班时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评价相较于实施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实施护理交接核查单对于ICU的护理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实践中应用并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术后监护技术管理,使重症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加强恢复室制度管理,建立了查房制度,落实床头交接班及恢复室管理制度,健全了健康教育内容,对病人用物及空气消毒管理也建立了相应的制度;通过整体护理的实施及专科重症监护技术的管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求知欲,调动了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病人达到最佳监护和康复状态;加强护理员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了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增强门诊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全面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制订规范的门诊交接班流程、内容、要求、评价标准,实施门诊护上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制。结果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对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门诊患者满意度由2003年的92.43%上升到2006年的98.25%,患者投诉及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采用门诊护士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的方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人员掌握5项护理核心制度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柳红 《护理学报》2008,15(4):34-35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核心制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在某三级甲等医院87个护理单元中抽取215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核心制度相关知识的现场考核,包括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输血制度、患者告知制度和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对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基本掌握和全面掌握的占53.0%~93.5%,掌握情况最好的是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最差的是输血制度;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中,护师的掌握情况最好,护士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不佳,应针对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加强护理核心制度学习,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医院护理核心制度的建立,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手段,达到全程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宏观、微观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三级护理指挥系统的领导作用,并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工作标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以及医院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内容。我院从2009年制订了规范的交接班程序及标准,泌尿外科按照护理部规范,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规范的交接班程序及标准的制订1.准备阶段。泌尿外科按照护理部要求制订规范交接班质量考核标准、检查评分标准等并组织实施,将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相关资料印刷成册,发放到每位护士手中,并组织学习,使护士认识到交接班是护士传递信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2.交接班的程序。(1)护士长每天提前30min到病区,早会前查看病区患者情况、夜班护士的工作落实情况、陪客人数及保洁员的工作。(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20min到病区,阅读病室报告、护理记录、交班记事本,巡视病房,评估患者,重点巡视新患者和危重患者,检查晚夜间、晨间护理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在肿瘤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未实施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选取7~12月100例实施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病情知晓程度、掌握专科知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病情知晓程度、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肿瘤科实施医护沟通型晨会交接班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晓燕 《妇幼护理》2022,2(16):3810-3812
目的 探讨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34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我院实施结构化沟通模式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交接班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7.65%(P<0.05).观察组的护理投诉率为0.00%,对照组的护理投诉率为17.65%(P<0.05).结论 急诊抢救室交接班工作中引入结构化沟通模式,可提升交接班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科实施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前(2019年1—6月)和实施后(2019年7—12月)各选择180例妇科手术患者及科室1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实施前后患者交接班质量合格率、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评分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交接班质量合格率、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双维合理改良交接班法的应用,可提高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质量合格率与床边交接班满意度,提高妇科护士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施流程化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改进病区护理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一线护理管理者提供全面提升和持续改进护理工作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查阅2010年2月-2013年7月本科室的护士晨会记录,以2011年7月实施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为分界线,对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两个时期的护士晨会和绩效考核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从护士交接班的绩效考核内容、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口服药安全管理3个方面进行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实施效果的比较。[结果]流程化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发挥了护士长基层管理者的职能,提高了病区护理服务水平,完善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使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结论]流程化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是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保证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与交接班内容完整性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规范急诊抢救室交班流程及内容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交接班质量评价表和交接班现状调查表进行调查,对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进行评价,了解各项目内容是否进行完整交接,比较不同职称、学历和层级护理人员的交接班质量及完整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得分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交班者总分(50.75±6.49)分,接班者总分为(43.40±5.46)分,交班内容完整率为61.25%,不同职称、学历和层级护理人员各条目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管理人员应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安全,交接班时应减少干扰,避免发生交接班人员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并建立规范化的交接班流程。  相似文献   

17.
张文光  荆科峰  张红 《护理研究》2014,(16):2015-2017
[目的]探讨实施流程化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改进病区护理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一线护理管理者提供全面提升和持续改进护理工作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查阅2010年2月—2013年7月本科室的护士晨会记录,以2011年7月实施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为分界线,对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两个时期的护士晨会和绩效考核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从护士交接班的绩效考核内容、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口服药安全管理3个方面进行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实施效果的比较。[结果]流程化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发挥了护士长基层管理者的职能,提高了病区护理服务水平,完善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使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结论]流程化上岗护士接班报告制度是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保证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运行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连续、高效、安全运转的护理核心制度之一[1].利用晨间护士交接班后讨论和护士长对重点病人进行点评,把护理质量监控工作前移,可以避免护理风险,确保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和培训护士专科知识的目的.我院综合内科、儿科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晨间护士交接班后讨论和护士长点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交接班质量,减少交接班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针对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修订交接班制度,细化交接班内容,改进流程与方法,加强交接班工作的监督。结果改进交接班制度后,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患者满意度、接班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缺陷隐患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规范交接班制度,提高交接班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在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3年1月起,采用双向互动点评模式进行护理晨会交接班,量化护理交接班评价指标及考核方法,观察比较实施前6个月及实施后6个月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交接班质量、病人护理质量)、护士自我感受与满意程度、合作与服务对象对护士的满意程度等情况。结果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护理交接班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护士自我感受与满意程度、合作与服务对象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晨会交接班流程再造,创新交接班模式,强化了护士交接班意识,给不同班次的护士提供了相互交流患者信息的制度保证,促进了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了护理质量,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提升了医患对护士的满意度,建立了和谐的沟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