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惊恐障碍(PD)和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焦虑障碍的两种常见类型.既往研究发现PD和GAD具有相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然而两者独特的临床特征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这些改变对两者之间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PD和GAD在心理学、血生化、遗传学、电生理及影像学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为寻找鉴别PD和GAD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朱红灿  赵鹏  卢欣  李玉生 《临床荟萃》2009,24(21):1893-1894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最近研究发现PD除了上述的运动症状外.还存在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主要包括嗅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等。其中嗅觉障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PD的早期有嗅觉功能的改变,嗅觉障碍成为PD的早期信号。我们对30例PD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与帕金森病有关的神经心理学问题及其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常伴有一些精神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PD可并发智能障碍,情绪障碍和人格改变,目前这些障碍改变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和病交部位及护理措施等,各家报道不一。  相似文献   

4.
尤志珺  刘丹荣 《中国康复》2012,27(4):271-273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老年PD患者(PD组)和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各55例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PD组评定。结果:PD组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PD组中伴抑郁、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PD无抑郁、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P<0.05)。PD组中伴抑郁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显著低于PD无抑郁患者(P<0.05)。结论:老年PD患者血尿酸水平有明显的降低,其水平变化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个显著特征是纹状体多巴胺缺乏导致的PD患者运动自动化能力下降,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平衡障碍及步态异常等。此外,PD患者还常伴有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改变、睡眠障碍以及二便异常等。以上症状导致PD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6.
焦虑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总皮质醇及白介素-2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生化、内分泌和免疫等因素与焦虑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病例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CCMD-3)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诊断标准各30例患者,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血浆白介素-2(IL-2)测定。结果 GAD组和PD组血清NE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GAD组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GAD和PD存在神经生化和免疫改变。二者可有不同方向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PD 1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35例PD并发焦虑42例,以轻中度焦虑居多,男女比1∶1. 33;并发抑郁39例,中度抑郁居多,男女比1∶1. 29;并发睡眠障碍25例,中度睡眠障碍居多,男女比1∶1. 08;同时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29例,中度居多,男女比1∶1. 07。65~80岁PD患者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80岁、50~65岁、5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Hoehn-Yahr(H-Y)分级2. 5~4. 0级PD患者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率最高,明显高于改良H-Y分级1. 0~2. 5级和4. 0~5. 0级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6周后,分别并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同时并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PD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80. 00%。治疗4和6周后,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135例PD评价量表Ⅲ、改良H-Y分级、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及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女性较男性PD患者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但在睡眠障碍方面差异不大; 65~80岁PD患者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率最高;改良H-Y分级2. 5~4. 0级PD患者并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率最高。盐酸帕罗西汀和右佐匹克隆治疗并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PD患者效果显著,还可一定程度缓解PD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及明确睡眠障碍在预测评估PD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蒙特利尔量表(Mo CA)分别评估110例早中期原发性PD患者的睡眠状况和认知功能,并详细记录人口学资料和PD患者运动功能的评估状况,同时配合多项神经心理学测试对PD患者的注意和工作记忆、执行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以及视空间能力等5大认知领域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结果 (1)110例PD患者中98例(89.1%)伴发睡眠障碍,12例(11.9%)睡眠正常。PD睡眠障碍组Mo CA评分和各个分项认知评分均低于PD睡眠正常组,除数字正背和语义流畅性外,余测试结果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睡眠障碍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75.5%,睡眠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3.3%,两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伴有睡眠障碍的PD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χ2=7.28,P=0.007)。(2)睡眠障碍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7,P=0.012)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OR=1.304,P=0.006)是PD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和性别是日间过度思睡(ED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男性比女性出现EDS的危险性大。(3)PD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Mo CA评分<26分)78例,认知功能正常者评分(Mo CA评分≥26分)32例,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71%。PD认知功能障碍组和PD认知功能正常组的睡眠状况存在差异,PD认知功能障碍组PDSS 3、PDSS 6和PDSS 9的分数明显低于PD认知功能正常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认知功能障碍组的RBD的发生率为41%,明显高于PD认知功能正常组(18.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RLS和EDS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睡眠紊乱(标准系数-0.340,P值0.001)和睡眠效率(标准系数-0.234,P值0.019)与PD认知功能呈线性负相关。睡眠紊乱和睡眠效率下降能够直接影响PD认知功能。(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和睡眠紊乱等睡眠因子分数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具有普遍相关性(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服用睡眠药物与BVMT-R测试呈负相关(P<0.01);白天功能紊乱与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试有关(P<0.05)。结论 PD患者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伴有睡眠障碍和RBD的PD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伴或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睡眠状况存在差异;睡眠质量差对PD认知功能的各个领域均有影响,而服用睡眠药物和白天功能紊乱则有针对性的影响PD患者的记忆力;夜间睡眠紊乱和睡眠效率下降均能够直接影响PD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其临床表现分为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 NMS)。据报道,约88%的PD患者存在NMS,包括认知功能下降、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PD合并NMS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危害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有效且可行的影像学检查对诊断疾病至关重要。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技术可直接反映脑白质纤维束的变化,进一步评估脑微结构的改变,为P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法及证据。本文就DTI在PD合并NMS患者脑纤维束评估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 wake disorders,CRSWDs)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昼夜节律紊乱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也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运动症状出现之前或之后,其发生可能与PD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关,也可能是P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PD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均存在昼夜波动,给患者及照料者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提高临床医师对于PD患者昼夜节律紊乱的认识,本文就PD患者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