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华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33-134
目的:总结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方法:对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进行护理,并观察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986例患者中,983例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为99.7%,3例失败。986例患者中,有50例轻度变态反应,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灵活的护理模式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作用.方法:对198例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灵活多变的护理模式,对不同患者所产生的护理影响及效果.结果:196例顺利完成检查.2例血管渗液.结论:增强前采用灵活的护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充分准备,以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在CT增强检查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CT增强扫描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配合检查,达到满意增强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1 080例CT增强患者实施增强前心理护理,合理选择穿刺部位,进行扫描中观察及护理,扫描后护理等。结果患者均能适应CT室环境,配合医师检查。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对使用CT增强扫描的患者检查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来自我院的500例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准备以及检查中注射造影时进行密切观察和心理护理。结果:这500倒患者顺利的完成CT增强扫描,没有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结论:患者在检查前准备完善和检查中的良好的护理在OT增强检查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检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总结造影剂的过敏反应的护理经验,降低过敏反应,提高病人在CT增强扫描中的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0例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结论:100例患者使用造影剂后,有1例在皮试时发生轻度过敏反应,其余99例全部扫描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漏的预防与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使用CT增强扫描造影剂的2146例患者,对其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预防、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2146例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其中20例出现造影剂外漏现象;而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2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对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出现造影剂外漏状况的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1790例患者用碘海醇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不同部位的增强扫描均获得良好影像效果.结果:在本组中发生副反应的15例,发生率0.83%.结论: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诊断器械.护理人员要加强检查中的配合,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出对行CT增强扫描患者所实施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使用高压注射器对508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扫描前、扫描中及扫描后的护理。结论:对实施了系统护理干预的CT增强检查患者可确保一次顺利圆满的完成检查,获取高质量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源CT胸痛三联征增强扫描中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108例胸痛患者行双源CT胸痛三联征增强检查,对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全程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中的重点及不足,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3例怀疑肺栓塞患者因严重呼吸困难,肺段及以下动脉图像出现呼吸运动伪影,4例怀疑急性心梗患者因闭气欠佳及心律不齐,出现冠状动脉错层现象.2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停止检查,5例患者检查后出现恶心、头痛、呕吐,1例患者检查后出现急性休克改变(呼吸心跳加快,大汗,血压下降).通过医生、护理人员及相关科室紧急采取措施,患者不良反应完全得到改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在双源CT增强检查过程中,采取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检查的顺利完成,为临床采取紧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究 CT 增强扫描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 CT 增强扫描患者1450例,并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1450例患者中,36例无任何不良反应,1306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全身皮肤热感与发痒、头痛、注射时喉部不适,检查结束后症状消失,8例患者出现中度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身荨麻疹样皮疹,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严重恶心、呕吐等,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 后症状逐渐消失,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T 增强扫描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病痛,最终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腹部CT增强检查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80例采用16排螺旋CT机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做好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工作,正确合理使用造影剂,扫描过程中对200例清醒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另80例患者因为意识不清等原因护理配合较差。由2名护士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00例护理得当患者中,180例无不良反应,20例有轻度不良反应;192例图像质量良好,8例图像质量不佳。80例护理不佳患者中,50例无不良反应,30例有轻中度不良反应;52例图像质量较好,28例图像质量不佳。护理得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不良患者,图像质量明显高于护理不良患者。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是腹部CT增强检查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结合数字化虚拟技术分析的四肢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64层CT增强扫描,扫描结果采用数字化虚拟技术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定;评估患者对CT和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价CT检查中患者依从性与效果.结果:观察组SAS、HAMD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HAMD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CT和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检查成功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好地掌握CT检查和疾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过程中能配合检查,取得良好的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期肝癌患者作能谱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早期肝癌并接受CT能谱成像至双期扫描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扫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疾病知晓率,配合治疗度,主动配合检查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8%(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优于对照组的82%(P0.05);观察组主动配合检查率100%优于对照组的86%(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100%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病灶检出率98%优于对照组的86%(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早期肝癌患者能谱CT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肾损伤的CT增强多期扫描,尤其是延时期扫描,由于患者外伤后病情危重,或是对多期扫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CT检查中应用很少.笔者在2002年3月-2006年2月对8例因肾损伤行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对4例患者加扫了延时扫描的病例进行了分析,就CT增强多期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CT增强扫描在CT检查中日益广泛,它既能显示平扫不能丑示或可疑病灶,义能根据病灶的增强特征鉴别病灶的性质,特别是在肝脏疾病中尤为重要。而多数肝病患者在作CT增强时心理、心态较为复杂。现对我院120例肝病患者存增强扫描中的心理、心态反应及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5月以来,在我院CT室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均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结果:在CT增强扫描中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无一出现造影剂渗漏现象,使扫描顺利进行。结论: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安全,同时也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CT增强扫描造影剂发生渗漏的预防策略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实施CT增强扫描检查中发生造影剂渗漏的1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实施回抽药液、局部湿敷等护理措施,并对处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5例轻度外渗患者在48h内症状消失,3例重度外渗患者在72h内症状消失,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增强扫描时,通过合理的预防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发生造影剂渗漏的情况。在发生渗漏情况之后,要积极地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或者避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时,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选择近年12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注射量及速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不同造影剂。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结果: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检查。结论:做好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检查,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镜检查护理配合的价值。方法对61例怀疑结肠疾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检查,先予口服50%硫酸镁50 mL肠道准备,平静呼吸下屏气,依次取左侧、右侧、俯卧位经肛门注入空气充盈肠道后立即扫描,分析CT仿真结肠镜图像质量,评价护理配合在CT仿真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结果本组61例结肠疾病患者均按照要求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CT仿真结肠镜对结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CT仿真结肠镜检查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检查前肠道清洁、检查中使气体充分充盈结肠、准确掌握屏气要领等技术可以显著改善CT仿真结肠镜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护理告知应用于做CT增强扫描中,促进护患沟通、合作,减少患者焦虑、恐惧心理,规避护理风险,避免护理纠纷。方法制定《CT增强扫描含碘造影剂使用告知书》,由CT室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结果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做好检查,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护理告知可使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做CT增强扫描的必要性及检查时遇到的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顺利有效的做好检查,达到了较好的护患沟通和法律保护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