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通过较为详细地介绍英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机构和设施、康复服务模式的演变过程、社区所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和梯队服务措施以及各类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角色等内容,反映英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特点和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残疾儿童的残疾状况、康复需求特点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方法以130290名残疾儿童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实名制数据为样本,对残疾儿童的残疾现状、康复需求特征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残疾儿童占总残疾人口的5.33%。其中,男性60.4%,女性39.6%;0~6岁16.3%,7~18岁83.7%;农业户口88.4%,非农业户口11.6%。残疾程度由重度到轻度占比依次为28.3%、39.5%、17.7%、14.6%。在报告的康复需求中,从高至低依次为辅助器具40.3%、功能训练37.4%、护理32.2%、药物24.9%、手术5.7%。在报告获得的康复服务中,从高至低分别为辅助器具37.9%、功能训练33.7%、护理服务31.0%、药物19.7%、手术2.9%。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残疾等级对于报告康复需求和获得康复服务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P<0.001)。结论残疾儿童的功能特点直接影响到其服务需求,应该根据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特点布局康复服务发展规划,要根据不同类型残疾儿童的功能特点,开发个别化和结构化的康复服务项目,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国内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尚未有大量经验可以借鉴。探索促进残疾儿童家长参与的家庭-社区康复,能够激活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的内在活力,从根本上提高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服务能力。从个人-环境-活动(PEO)及ICF模式角度,分析现阶段影响残疾儿童家长参与家庭-社区康复的相关问题。1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服务目标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成为社会焦点。残疾儿童由于年龄、生理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处于弱势地位。据2006年第二  相似文献   

4.
<正> 英国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可以得到英国政府、地方政府、社区、保健部门及慈善事业和非官方组织的不同渠道的关怀、帮助和服务。 由于受到法律和特殊政策的保护,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在许多方面得到优先和特殊照顾。他们接受免费的保健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服务、教育服务以及物质和经济资助。他们可以得到来自政府的资金和其他资助,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方法采用专家现场评审法,依据《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本市6个中心城区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分别计算信息管理相关一级、二级指标的实现程度和三级指标的达标率。结果6个区康复服务信息管理平均实现程度为73.1%;康复服务建档率仅有2个区达标,康复服务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库动态维护的达标率分别为50.0%和66.7%;残疾儿童首诊报告制度、残疾人全面康复服务转介有效率和社区疑似残障者报告制度的达标率分别为16.7%、16.7%和33.3%。结论康复服务信息化建设亟需加强;信息监控工作亟需切实抓好;要加强认识,切实做到全面转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残疾儿童标准、数量、致残原因以及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福利保障情况,分析残疾儿童的特征,对我国残疾儿童的康复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残疾儿童康复纳入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重点工程和抢救性康复工程、开拓儿童残疾康复领域、加强康复与教育的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香港引导式教育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香港引导式教育系统以教育的原理统筹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康复理念,尊重残疾儿童人格意愿和发展需求,将国际引导式教育先进思想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符合港情的教育康复系统,帮助众多的残疾儿童通过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全人发展,为融入社会和贡献社会打下了好的基础,值得内地康复服务机构及广大康复工作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徐悦洋  李巧秀  常艳玲  闫超然  王雪芳 《全科护理》2021,19(18):2503-2504,2546
阐述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政策下护理经济学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指出在国家政策引导之下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是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点工作,更是从事儿童康复工作的医护人员的核心目标.护理经济学是运用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阐明和解决护理服务中出现的经济学问题,以达到护理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与利用的最优化.运用护理经济学解决康复护理资源配置、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拓展康复护理服务市场,可以有效促进"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尽快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念架构探讨残疾儿童心理康复工作。方法通过分析ICF,重新阐释残疾儿童心理康复工作的目标、工作团队组建、环境支持和核心问题等。结果心理康复的目标主要体现在残疾儿童精神功能的康复上;要组建包括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多学科的工作团队;专业工作者、家庭、社区、同伴及无障碍环境等支持性环境塑造是实现残疾儿童心理康复目标的有效手段。尊重、平等是残疾儿童心理康复的前提;积极关注是残疾儿童心理康复的工作态度。结论 ICF-CY可以为残疾儿童心理康复提供有效的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10.
“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已成为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领域中残疾儿童服务从业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医教结合探索的产生有特殊背景,医教结合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广泛。预计今后残疾儿童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探索的重点将集中在儿童康复人才培养、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基于学校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建设和儿童医院康复科室(中心)的改革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东营两地0—18岁残疾儿童的医疗康复现状并分析残疾儿童进行医疗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定点普查的方法,对广州、东营两地0—18残疾儿童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调查地区残疾儿童基本情况、医疗康复形式和康复器具使用情况等信息。结果:1872例残疾儿童中,已进行医疗康复的比例为57.9%(1053例)。各种类型残疾儿童接受医疗康复的比例分别为听力残疾63.3%(62例),言语残疾69.0%(29例),视力残疾54.3%(50例),智力残疾60.9%(337例),肢体残疾57.2%(301例),精神残疾50.0%(16例),多重残疾54.7%(250例)。残疾儿童康复形式为家庭康复57.5%(606人次)、医院治疗36.7%(386人次)、康复机构18.9%(199人次)、社区康复站10.5%(111人次)、其他机构6.6%(69人次)。残疾儿童年龄、户籍性质、残疾家庭年收入和享有社会救助情况是影响残疾儿童进行医疗康复的主要因素。结论:残疾儿童医疗康复现状不容乐观,接受正规医疗康复的比例较低。应重点改善农村地区残疾儿童的医疗环境,提高残疾家庭收入并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必要的补助,为残疾儿童得到较好的医疗康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北京市残疾儿童调查中确定的237例智力残疾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列联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004年的残疾程度( P<0.001)、现是否接受教育( P<0.05)、社区对儿童的态度( P<0.05)是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影响因素.结论 智力残疾儿童能否康复成功,首先取决于残疾程度,轻度残疾或中度残疾儿童在较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中,通过正常的教育体系可以较好地康复,社会环境中社区对儿童的态度也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儿童残疾的特点与统计,运用ICF的理论探讨残疾儿童康复的主要理念和方法,参考《社区康复指南》讨论如何在社区开展残疾儿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6~12岁智力残疾儿童体育参与的现状及其发展需求。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420名6~12岁智力残疾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约72.6%的调查对象认为参与体育有必要,约70%的调查对象每周至少可以参与体育活动1次,其参与体育活动目的主要以康复为主,发展需求主要集中在特殊教育需求,康复医疗需求,功能训练需求以及厨房、卫生间改造需求上。结论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6~12岁智力残疾儿童综合康复和服务有待提高,差异化的需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各地儿童康复机构相继成立,儿童医院及儿童保健机构也开始设立康复科,有关儿童康复病历的设计正引起国内儿科康复工作者的关注,一份好的康复病历无疑对残疾儿童的诊断与康复治疗起促进作用。本文对儿童康复病历的特点和构成发表一些探讨性意见,供国内同行参考。儿科康复诊疗对象都是残疾儿童,残疾儿童一般分五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病残疾。而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精神病残疾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发育障碍儿童康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发育障碍儿童接受康复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北京市残疾儿童调查中确定的三类发育障碍儿童269人,其中智力组237人、肢体组57人、精神组26人。结果智力组从未接受过康复训练/医疗的比例为71.31%;肢体组为33.93%;精神组为42.31%;康复服务主要集中在功能训练和医学治疗方面,心理咨询等服务极少;发育障碍儿童是否采取康复的影响因素包括独生子女与否(P<0.01)、母亲年龄(P<0.001)、母亲文化程度(P<0.05)、父母是否知道发育迟缓儿童需早期干预(P<0.001)、合并残疾种类数(P<0.001)等。结论影响残疾儿童康复的影响因素很多,应该对贫困家庭采取康复救助政策,当务之急是加强康复服务方面的健康教育,对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康复知识普及服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和康复意识的逐渐增强,给儿童视力残疾康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相继在各省市展开,这其中,对视力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验配助视器等成为重点实施项目。1儿童低视力康复面临的一些问题1.1儿童低视力康复三级服务网络不完善目前,低  相似文献   

18.
智残儿童康复现状及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康复特点,为卫生保健的公平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诊断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为对象,结合其个人残疾情况和家庭背景,对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进行评分并组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这一综合评价指标,描述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它的影响。智残严重度以Gesell评分为准,55-75分为轻度;40~54分为中度;253-9分为重度;〈25分为极重度。社会经济因素分层:总分3-5分为社会经济地位下层;6~8分为中下层;9-11分为中上层;12-15分为上层。 结果:调查筛选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诊断出的智残儿童558人中,轻、中、重度及以上分别占54.7%、25.6%、19.8%。②按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由低到高,所占比例依次为45.7%、38%、11.6%和4.7%。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儿童之间无年龄差异,而存在性别差异,下层家庭女孩比例较高(46.7%),而上层仅占19.2%。③所有智残儿童都有康复需求,64.5%的智残儿童得到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以家庭为主(占51.6%),其次是特殊机构(25.6%)、普通机构(16.1%)和医院(6.6%)。④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400元的儿童康复比例最低(53.8%).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接受康复的比例依次为70.0%(200元以下),67.7%(401-600元),65.2%(601-800元和800元以上两组合并为一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下层家庭的康复比例最低56.1%,其余各层(下层、中上层、上层)孩子的康复服务利用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上层、中上层家庭孩子仅对特殊机构有需求,而下层儿童对普通机构、特殊机构、医院的需求量都相当大,且近一半在家康复的儿童应寻求更高层次的康复服务。 结论:小龄智残儿童康复形势严峻,需对患儿康复形式给予正确指导,提高相应特殊机构、普通机构建设力度;重视中下阶层家庭患儿的康复指导提高卫生保健的公平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康复特点,为卫生保健的公平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诊断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为对象,结合其个人残疾情况和家庭背景,对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进行评分并组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这一综合评价指标,描述智残儿童的康复现状和需求,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它的影响。智残严重度以Gesell评分为准,55~75分为轻度;40~54分为中度;25~39分为重度;<25分为极重度。社会经济因素分层:总分3~5分为社会经济地位下层;6~8分为中下层;9~11分为中上层;12~15分为上层。结果:调查筛选出的智力残疾儿童558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调查诊断出的智残儿童558人中,轻、中、重度及以上分别占54.7%、25.6%、19.8%。②按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由低到高,所占比例依次为45.7%、38%、11.6%和4.7%。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儿童之间无年龄差异,而存在性别差异,下层家庭女孩比例较高(46.7%),而上层仅占19.2%。③所有智残儿童都有康复需求,64.5%的智残儿童得到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以家庭为主(占51.6%),其次是特殊机构(25.6%)、普通机构(16.1%)和医院(6.6%)。④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400元的儿童康复比例最低(53.8%),按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接受康复的比例依次为70.0%(200元以下),67.7%(401~600元),65.2%(601~800元和800元以上两组合并为一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下层家庭的康复比例最低56.1%,其余各层(下层、中上层、上层)孩子的康复服务利用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上层、中上层家庭孩子仅对特殊机构有需求,而下层儿童对普通机构、特殊机构、医院的需求量都相当大,且近一半在家康复的儿童应寻求更高层次的康复服务。结论:小龄智残儿童康复形势严峻,需对患儿康复形式给予正确指导,提高相应特殊机构、普通机构建设力度;重视中下阶层家庭患儿的康复指导,提高卫生保健的公平利用。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残联、卫生部、公安部<关于进行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的通知>,常州市在2001年5-7月,开展了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获得了全市残疾儿童发生率、致残因素及康复需求等方面的大量数据,为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发展社会助残事业取得了大量可靠依据.通过此次调查,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